四白穴治面瘫如何定位、操作 穴位解剖层次如

2016-01-08 00:29 22 1 收藏

今天给各位广大的图钉带来的是四白穴治面瘫如何定位、操作,穴位解剖层次如,希望各位图钉们喜欢,谢谢。更多关于生活百科的经验教程内容,尽在图老师生活百科频道。

【 tulaoshi.com - 生活常识 】

    (1)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2)操作方法:直刺0.2~0.3寸,此穴正对眶下孔,不可深刺;或朝直下沿经刺约1寸。

    (3)进针层次:

    ①皮肤:较薄,有来自三叉神经第2支──上颌神经的分支眶下神经分布。

    ②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和面神经颧支的分支,血液供应主要来自眶下动脉的分支。也有面动脉的分支。静脉则与同名动脉伴行。

    ③眼轮匝肌与提上唇肌:穴位区为眼轮匝肌下部纤维与提上唇肌起始部纤维交错之处。眼轮匝肌受面神经的颞支及颧支支配,提上唇肌则受面神经颊支支配。

    ④提口角肌:位于提上唇肌的深面,其起始部在取穴点略下方,当沿经向下斜刺时可刺中此肌。

    ⑤眶下孔或上颌骨。

    上述三肌均属表情肌,因此,针刺此肌可以辅助治疗面部表情肌瘫痪。

    (4)注意:此穴深面正对眶下孔,为眶下动脉主干穿出眶下管处,若针刺过深即直入眶下管。动、静脉在管内不易移动,极易刺伤,造成出血。

    (5)主治:面神经瘫痪、面部表情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结膜炎、近视,为眼科手术针麻之常用穴。              (www.tulaoshi.com)


延伸阅读:

防辐射的7个小技巧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辐射,虽然一般的辐射对身体可能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还是需要我们注意。尤其是孕妇,特别应该注意防辐射,因为辐射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或者早产等。下面分享一些防辐射的小技巧。

1.别让电器扎堆。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

2.勿在电脑身后逗留。电脑的摆放位置很重要。尽量别让屏幕的背面朝着有人的地方,因为电脑辐射最强的是背面,其次为左右两侧,屏幕的正面反而辐射最弱。可以穿防护服(防辐射背心或防辐射围裙)防辐射。

3.用水吸电磁波。室内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如舒适的温度、清洁的空气等。因为水是吸收电磁波的最好介质,可在电脑的周边多放几瓶水。不过,必须是塑料瓶和玻璃瓶的才行,绝对不能用金属杯盛水。

4.减少待机。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让它们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shenghuochangshi/)

5.及时洗脸洗手。电脑荧光屏表面存在着大量静电,其聚集的灰尘可转射到脸部和手部皮肤裸露处,时间久了,易发生斑疹、色素沉着,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皮肤病变等,因此在使用后应及时洗脸洗手。

6.补充营养。电脑操作者应多吃些胡萝卜、白菜、豆芽、豆腐、红枣、橘子以及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以补充人体内维生素A和蛋白质。还可多饮茶水,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质有利于吸收与抵抗放射性物质。

7.接手机别性急。手机在接通瞬间及充电时通话,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因此最好在手机响过一两秒后接听电话。充电时则不要接听电话。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shenghuochangshi/)

  更多生活小常识推荐:

  生活小常识 西瓜果盘的3种切法  

  生活小常识 怎样把虾洗干净

  生活小常识 懒人快速叠衣方法

来源:https://www.tulaoshi.com/n/20160108/1298459.html

延伸阅读
    (1)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tulaoshi.com     (2)操作方法:取仰靠坐或仰卧位,在鼻翼外侧缘中点旁开与鼻唇沟交点处取穴。针法:① 针尖向鼻通穴透刺,深0.5~0.8寸,在治鼻病时用。②针尖向四白穴透刺,深0.5~1寸,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感应:局部酸胀,流泪和痛感,有时可...
    (1)定位: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2)操作方法:取仰靠坐或仰卧位,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取穴。针法:斜刺,从前下方向后上方刺入0.3~0.5寸。感应:局部胀痛感。灸量:灸3~5壮;温灸5~10分钟。     (3)进针层次:     ①皮肤:由下...
    (1)定位:在上唇部,当鼻孔外侧缘直下,平水沟穴。     (2)操作方法:取仰靠坐或仰卧位,在鼻孔外缘直下与上唇上1/3与中1/3交界点的延长线相交点取穴。针法:横刺,向内0.3~0.5寸。感应:局部痛感。禁灸。     (3)进针层次:     ①皮肤:由眶下...
    (1)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处。     (2)操作方法:取正坐或侧卧位,于眉梢与目外眦连线的中点后方1寸处取穴。针法:①直刺0.5~1寸。感应:局部酸胀感。②横刺,向后沿皮透率谷,进针1~2寸,用于治疗偏头痛。感应:酸胀感扩散至同侧颞部。③横刺,向下沿皮透颊车,...
    (1)定位:在面部承浆穴外侧约1寸之凹陷中。     (2)操作方法:取仰靠坐或仰卧位,在承浆穴旁开1寸,地仓直下,颏孔附近取穴。针法:① 直刺0.2~0.5寸。感应:局部胀痛感。②斜刺,向内下方斜刺进针0.3~0.5寸,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感应:有麻电感放射至下唇。     ...

经验教程

640

收藏

68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