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 孕期 分娩 月子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快速怀孕 怀孕初期症状 怀孕同房 宝宝起名 孕妇食谱 孕妇水果 孕妇感冒 孕妇便秘 月子餐 宝宝食谱 宝宝发烧 宝宝咳嗽 宝宝腹泻 疫苗 产后同房 幼儿早教 生男生女 婴儿湿疹

受孕选时机免生缺陷儿

2015-12-04 16:50 4 1 收藏

如何能轻轻松松的怀上宝宝呢?你还在犯愁吗?那就来看看这些办法吧 1)给怀孕一个准备期:70%左右的出生缺陷发生在非计划妊娠的情况下。造成先天性畸形的原因有多种,例如

【 tulaoshi.com - 七招帮你健康怀孕 】

七招帮你健康怀孕

  如何能轻轻松松的怀上宝宝呢?你还在犯愁吗?那就来看看这些办法吧……

  1)给怀孕一个准备期:70%左右的出生缺陷发生在非计划妊娠的情况下。造成先天性畸形的原因有多种,例如本身身体的因素,生活环境中不利胎儿健康发育的因素,当然怀孕期的营养素缺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其实上述很多因素可以在怀孕的准备期加以避免或改善的。专家建议,最好留给自己3个月的怀孕准备期,从各方面调整自己,为宝宝创造最佳的母体环境。这一招对目前背负工作压力的白龄女性尤为适用,这也是对未来宝宝健康的负责。

  2)选择最宜怀孕时间:其实怀孕在时间上并没有明显的宜和忌之分,如果从综合角度考虑,专家认为每年的3、4月份怀孕比较好。这是因为,怀孕之后进入的夏季,水果和蔬菜都比较充足,另外预产期为隔年1-2月份,出世的宝宝正好能避开冬季感冒、流感高发的季节,随着天气的转暖,对产妇的产后恢复和宝宝的发育都是一个好的季节。

  3)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酗酒、吸烟、熬夜、喝咖啡、偏食、挑食都有可能导致低体重儿、流产、AIDS的发病机率。如果你计划要一个孩子,请注意了,夫妇双方应该共同改变这些不利于宝宝健康的不良习惯。如果你还一直服用避孕药,应停用至少3个月之后再怀孕,因为避孕药中荷尔蒙也会影响胚胎的早期发育。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

  4)做一次孕前体检:不孕不育TuLaoShi.com专家提醒:要准备怀孕的夫妇双方都应先到医院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尤其是婚后数年才准备要孩子的夫妇,孕前做一次检查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避免遗传等其他医学问题,确保身体处于最佳状态时妊娠。

  5)提前补充维生素:在准备期除了均衡饮食,还应该开始服用孕妇专用的多种维生素,这样可以确保从怀孕的最初,你体内的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就有充足的储备,从而避免和预防早期因某些维生素缺乏引起的胎儿发育缺陷和先天畸形。一些孕妇专用维生素产品可有效预防婴儿神经管畸形。在怀孕初期,维生素的补充也能改善恶心、呕吐和晕眩等症状。对于爸爸而言,也应当适量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C就能提高精子质量和活动能力。

  6)妥善安置宠物:由于猫、狗等动物的排泄物是引起弓形虫病的主要来源,弓形虫病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所以怀孕前一要去医院验个血,看看弓形虫指标是否是阳性,一旦呈阳性,就不宜怀孕,必须先使用药物治疗让指标转为阴性后,过一两个月再怀孕。但也要千万注意,怀孕期间在家处理宠物的排泄物也要特别小心。

  7)切勿好吃懒动:怀孕时适当的运动会对母体和婴儿的发育都有好处。如骑自行车、散步、游泳等,但应避免一些激烈的运动,如慢跑、骑马、潜水和竞技类的运动,这会使流产的概率增加。

受孕选时机免生缺陷儿

  现代医学认为,在出生缺陷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约占25%,环境因素约占10%,更多的缺陷是发生在遗传和环境两种因素复杂的相互tulaoShi.com作用下。

  因此,育龄夫妇应在工作和生活中避免有害因素的影响,积极控制和消除诱发出生缺陷的不良因素,避免婴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科专家建议夫妇双方怀孕前应对自身的生理条件、心理准备及社会状况有足够的了解,做好生育的充分准备。一般情况下,生育的最佳年龄是青年夫妇结婚后2—3年。这样不仅有利于控制人口的增长,对家庭和个人来说,也能使婚后有一个缓冲时间,更利于夫妇的健康、工作和学习,经济上和精力上也不至于过分紧张。生理上女性生殖器官一般在20岁以后才逐渐发育成熟,骨骼发育成熟要到23岁左右,如在骨骼尚未发育成熟之前怀孕,母子就会互相竞争营养,从而影响母亲的骨骼发育。而孕妇年龄一旦超过35岁,生育时出现难产或胎儿先天性缺陷的发生率又会相对增加。因此,夫妇双方婚后一定要有计划,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

  其次,应选择适宜的受孕时机。受孕时机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夫妇双方的身体健康状况,最好是将妊娠安排在工作或学习都不紧张的时期,特别要注意怀孕前工作或生活的环境,是否接触过对胎儿有害的物质,如放射线、铅等,如果有接触,应与有害物质隔离一段时间再受孕。如服用避孕药,应先停服药物,半年后再受孕为宜。

  再者,是季节的选择。春末夏初万物更新,夫妇双方精神饱满,精卵细胞的发育较好,怀孕后3个月内是胎儿大脑和神经系统形成的时期,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给孕妇带来精神上的愉快,多种多样的瓜果蔬菜更给孕妇提供了丰富的营养选择,为胎儿的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相反,冬末春初是各种病毒性疾病(风疹、流感、腮腺炎等)好发的季节,孕妇一旦感染,很容易造成胎儿畸形,而且冬季受孕,分娩时正值夏季,天气的炎热会给孕妇和婴儿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测生育力 培育优秀宝宝

 www.Tulaoshi.com 怀孕是上天赐给女性最神圣伟大的任务,但并不是每对夫妻都可以让「结婚生子」顺利的完成,因此国泰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赖宗炫建议,想生孩子的夫妻,最好在健康与年龄都处于最佳状态时计划较好。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

  女性、男性生育能力评估表

  如何才能知道女性、男性的生育能力呢?以下的表格可提供参考:

  年龄:20~30岁的体力与健康都处于最佳状态,若还要生育第二胎也比较有充裕的时间。

  赖宗炫建议,30岁以前的想生第一胎的妇女,如果在没有避孕的状况下,维持一年都还未怀孕,而30岁以上的妇女则是半年都还未怀孕时,应该至妇产科门诊检查看看夫妻双方有无异常。

  BMI值:也就是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女性大约在18~25为正常范围,也是最适合怀孕的比例。

  避孕历史

  赖宗炫表示,早期的避孕药确实会因为药剂超重,而有吃久了导致不孕的可能性,但现在由于都是低剂量的避孕药,这样的情况比较不易发生。但未婚及未怀孕过的妇女要注意,放置子宫内避孕器如果时间过久,很容易造成骨盆腔感染、沾黏,或者输卵管阻塞及沾黏,如此可能会有不易受孕的后遗症。

  月经周期

  月经周期不顺的妇女比较不容易受孕,尤其是有寡经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人,通常会隔很久才有一次月经,这样月经周期长、排卵机会少,受孕的机会当然就比较小了。但月经周期短的人也不见得好喔!尤其是又合并有子宫内膜异位的人,这表示黄体功能不健全,实时有排卵也会不孕,或者是会增加流产的机会。

  性经验

  性经验对女生来说比较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但如果男性性行为次数太密集也是不容易受孕的。

  健康状态

  无论男女,当然是健康状况愈好愈适合受孕,因为在有足够体力与能量的情况下,再搭配充足的营养,能让胎儿健康茁壮。如果女性有慢性疾病或癌症、自体免疫性疾病、肝病、脑部病变、肾脏疾病时,比较不容易受孕,因为健康状况不佳时,生殖荷尔蒙也容易紊乱,甚至有家族性疾病的人,例如染色体异常,也会造成不易排卵的问题。尤其现在社会环境不佳,长期曝露于电磁波、X光或辐射线下,易让胎儿产生异常与流产,所以孕妇最好远离这类物品。

来源:https://www.tulaoshi.com/n/20151204/968788.html

延伸阅读
选择受孕的最佳时机 自古就有不在“弦望晦朔,大风大雨,大雾大寒大暑,雷电霹雳,天地晦冥,日月薄蚀”等天气中受孕的说法,其中有些说法虽然不当,但也包含了一定的道理。当你决定做父母时,心中一定希望将来出生的宝宝活泼可爱、健康聪明。为此,要把握最佳的受孕时机,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 一、受孕年龄最好选择在于25-29岁。因为20岁以...
标签: 分娩 蔬菜 营养
夏季的“受孕”时机如何把握 夏季怀孕的受孕时机 很重要,其实不仅仅是夏季,任何季节都要注意这一问题,如此才能保证母婴健康。既然夏季怀孕的受孕时机很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掌握呢,下面的怀孕知识将告诉你夏季怀孕的受孕时机要注意避开哪些问题。 一、忌近期内情绪波动或精神受到创伤后(大喜,洞房花烛夜;大悲,丧亲人;意外的公...
标签: 孕前
这些孕前准备能让你有备而孕 众所周知,怀孕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才利于优生优育,因此在这里,亲亲宝贝图老师小编提醒未准爸妈们,以下这些孕前准备能让你有备而孕,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怀孕需要具备的条件: 1、夫妻双方需具有正常的生殖细胞也就是要有正常的卵子www.Tulaoshi.com和精子。 ...
标签: 孕前
如何保持上班族老公“精力”旺盛     上班族的精子合格率普遍偏低,就诊的人士中,约三分之二的男性是由于精液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而导致难以受孕。如何保持上班族老公精力旺盛,一同和图老师小编来探讨西安。健康的精子与卵子,是孕育生命的前提。而近年来却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上班族的精子合格率不断...
TuLaoShi.com 如何掌握最佳受孕时机? 健康 、聪明的 婴儿 来自于优质、健康的受精卵,而受精卵的来源是夫妻双方,因此,优良的受精卵也就自然来源于 精子 优良的丈夫及卵子优良的妻子。这就要求夫妻双方在受孕之前与受孕的当时及妻子一方在受孕之后的一段时期之内,身体处于健康状态,只有双方都保证健康,精...

经验教程

203

收藏

72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