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文化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2016-03-26 04:46 87 1 收藏

太极文化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而太极文化在其中已有多年的发展。小编今天与您一起学习一下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这两者之间有何关系呢。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太极拳教程吧!

【 tulaoshi.com - 太极文化 】

太极文化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而太极文化在其中已有多年的发展。图老师小编今天与您一起学习一下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这两者之间有何关系呢。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太极拳教程吧!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

  谈到传统,很多人便会问,什么是传统?我认为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和书籍都是传统。

  第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其主体是儒家文化。

  纵观五千年历史,如今的文化已有很大的发展,但都是在古老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第二,太极拳内涵是什么

太极拳内涵是什么

  太极拳的核心思想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通过对万物相生相克的理解,太极拳重在表现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并希望万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和谐。

  太极拳不是进攻性拳法,其主旨在于提高人的个人修养,达到身体各部位,身体与内心,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三,儒家文化核心思想

  儒家文化倡导以中庸为核心的礼乐思想,仁是其思想核心。它符合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需求,也符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因此被古代统治者定位为中国主导思想,从而得到极大发展。

  太极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形成,练习太极拳有中国传统中医原理,和现代医学原理,练习太极拳能预防疾病等功效。

  第四,太极拳的发展与儒家文化关系

  儒家文化倡导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点与太极拳不谋而合。太极拳主张万物相生相克,人应该与自然相互尊重,和谐发展。由于基本指导思想的一致性,因此可以说,太极拳是儒家文化在运动上的具体表现。

  第五,如何结合现代文化发展趋势促进太极拳运动发展

  太极拳既是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极好方式,也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让世界更好的认识中国的一种手段。

  当今社会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交流成为其中重要一环,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要学习中国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更是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外国人从直观上了解中国文化相当困难。

  利用太极拳这种形象具体的方式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让外国人更好的理解中国的和谐思想。在中国走向世界意识必然趋势的形势下,借助先进传媒方式,结合中国文化传播,必能促进太极拳运动极大发展。

  太极文化与《周易》

  《周易》是传统哲学的根,《周易》的核心思想就是阴阳相济”。以《周易》为根的传统哲学很重视人体生命与自然社会中矛盾的普遍性,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揭示出事物中正反、强弱、生死、远近、前后、上下、虚实、难易、动静、快慢、刚柔、美丑等诸矛盾负阴抱阳”,既对立又统一,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相生相成、相形相亲的关系。

  太极拳就是依据传统哲学中这种既对立又统一、阴阳相济、阴阳互根互生的思想来构建其拳理和拳架造型的。

  历经先辈前贤们长期揣摩实践,历尽艰辛反复演练形成了太极拳非圆即弧、非顺即逆、刚柔相济、开合相寓、虚实相生、快慢相间、轻沉兼备、内外兼练、对立平衡、八面支撑等一整套拳理拳法。

  由此,传统哲学思想完美地演化成了太极拳的拳学理论,并且具体落实到了拳法的每个招式之中,使每一个招式每一个动作都具有了不同于传统武术的哲学依据。

太极文化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2)

  太极文化与老子学说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意为道即自然”,并非道以自然为法”。在老子学说中,关于形而上哲学的最高诠释就是道”。由此可见,老子所讲求的道,正是一种回归本源,崇尚自然的境界。

  所谓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语)也是此意。如此也正符合太极拳理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而阴阳之本矣”。所以,说太极拳上承老子”,虽不中,不远矣”。

  太极文化与传统养生学

  对于不可抗拒的生老病亡,传统养生术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努力探讨能减少疾病、延缓衰老的养生健身方法,以不断的实践,去突破人体生命能量的极限,提出了我命在我不在天”这样极具挑战性的口号。

  太极拳充分吸纳传统养生术的精华融人拳架之中,胸腰折叠,内气鼓荡,沿路缠绵,静运无慌”,生生不已,自强不息,练拳成了一代代拳家修炼身心健康的最佳方式。

  通过寓养于拳,使体内水火交融、阴阳平衡,生命的质量得到全面有效的提高,从而实现了人们所向往的祛病强身、延年益寿。

  即使遇敌,太极拳也很好地解决了既能最有效地保护自己,又能最节省力气地克敌制胜的矛盾,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从而实现防身护体、保全性命,以维护个体生命的健康延续。

  太极文化与宗教

太极文化与宗教

  太极拳理论虽以《易经》及《道德经》中的阴、阳”,虚、实”,五行”(金、木、水、火、土),八卦”(乾、坤、坎、离、震、艮、巽、兑)为本。实则契合儒、道、释三家之本旨。

  近代学者梁实秋先生尝言:一个真正中国人的思想,就是儒、道、释三教合流的产物”。半个多世纪前,当外国学者收敛目光,切实的研究中国人的思想时,深感诧异一个中国人的居然能同时信奉三种截然不同的宗教”(即儒、道、释)。

  这是因为洋人没有认清三家的本旨,而局限于宗教形式了。儒、道、释三家哲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明显区别于西方文化,便是向内的探究。故可戏称中国传统文化为内家文化”,而西方文化则为外家文化”。

  西方哲学执着于外物,是故数千年来唯物、唯心的争论龈龈不休。而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的重点则是修身养心。

  人们常以入世”、出世”区分儒、道。进而以为道家是清静无为、修养身心的性命之学,却误会儒家的思想是锐意进取的。其实,这只是概念的模糊。且以孟子达者兼济天下,退求独善其身”而论之。

  或曰:兼济天下”是为之进取的目标,而独善其身”是失意后的无奈之举。余曰:唯唯,否否,不然。依据儒家的一贯思想来解释这句话,应译为无论何时都该坚持独善其身”,而兼济天下”则是碰到机遇后,或可一为。

  如此方符合《中庸》中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的意思。而《大学》亦是以修身为本。由此可见儒家思想重在修身,而非入世”。

  至于释教所追求的明心见性、证道成佛,依旧如此。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说过一句蛮有趣的话:佛者,觉也,即觉性、觉他、觉性圆满,再比较《大学》中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两者何其相似。”

  可见儒、道、释三家皆是修身养心之学。所谓君子、神仙、佛,名异而旨同,殊途同归。

  由此,再看太极拳,重用意”,以心为令”,就不难理解了。无疑,太极拳理论是与儒、道、释三教合流的中国文化思想相辅相成、一脉贯通的。而太极拳的宗旨,以修心为本,练体为用,也正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

  太极文化与兵家

  《兵法》历来被兵家尊为兵经”,对我国历代的战争,乃至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等方面都有着极为广泛深远的指导意义。

  陈式太极拳的奠基人陈王廷就是一个历经战斗的战将,他编创太极拳又参考移植了明代名将戚继光的《拳经》。

太极文化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3)

  由此太极拳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兵法》具有了天然的密切联系,太极拳整套拳理拳法所阐发和体现的诸如练武德为先”,捶自心出,拳随意发”,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莫能御之也”。

  察来势之机会,揣敌人之短长,静以制动,动以处静”,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顺势借力、后发先至”,虚而实之、实而虚之、避实击虚、取本求末”等等技战术思想,《兵法》上基本都能找到依据。太极拳与《兵法》的这种天然渊源关系,使得太极拳具有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和极其厚重的魅力。

  太极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很重视物体的对称平衡之美、圆弧螺旋之美、中正安舒之美,乃至气势之美、神韵之美。被列为国宝之一的中国书画,就很讲究顾盼呼应、疏密有致、浓淡得当,讲究气势、意境、神韵。这些在太极拳中都有很好的体现,甚至是完全一致,如出一辙。

  太极拳在每招每式每个动作之中,都要求对称平衡,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刚柔相济,阴阳合德;要求所有动作非圆即弧,非顺即逆,螺旋缠丝,裆走下弧,即使倒换重心,也不允许简单地把重心平移或上抬过去;要求身法中正,沉稳安舒,像坐在小板凳上那样稳稳当当”;要求拳架外形美与内在神韵美有机结合,不仅每个动作的造型都能给人美感,而且尤其要有潇洒而凝重、轻灵而沉稳、舒展而紧凑、圆活而端庄,有理有节。有情有景,赏心悦目,意趣盎然等美感。

  正所谓是文至极则武,武至极则文”,文武之道,同根同理。可以说。太极拳从拳理到拳法都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美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孕育而生的太极文化,自然浸润了充沛的传统文化底蕴。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了太极文化,而太极文化的出现,更加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藏。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完善着极富魅力与内涵的中国文化!

  练习太极拳的好处

练习太极拳的好处

  一、对骨骼肌肉:矫正脊柱

  学习太极拳,对我们的脊柱有着矫正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增强骨骼肌肉。

  太极拳几乎每个招式都要求立身中正,头向上领、髋关节向下松沉,在拳称对拉拔长”。长期的积累下来,对脊柱的形态和结构有良好的作用。

  很少能看到练太极的老人会发生脊柱畸形的,驼背的也很少。驼背是典型的老年畸形,是衰老的结果,但是经常练太极拳的人,驼背的发生率就远比一般人少。经常打太极拳,脊柱的活动幅度比较好,连贯动作具有一定的防老作用。”

  二、对呼吸:拥有开阔”的心胸

  练习的时候,有助于我们呼吸的均匀,也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心肺功能。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

  太极拳每个招式都要求有开有合,长期的坚持练习太极拳的人,肺组织的弹性好,胸廓的活动度也大,同时还会增强肺的通气功能。

  太极拳,多半是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深长均细,在反复的动作中,腹肌和膈肌经常运动,因此可以增加透气功能。通过腹压有规律地改变,使体内的血流加速,增进肺泡的换气功能,这些都有助于保持老人的活动能力。

  因此,我们经常看到打太极拳的老人,运动流汗不气喘,并且恢复很快,其秘密就在这里。

  三、对物质代谢:打击胆固醇

  练习太极拳的同时,可以促进我们的新陈代谢,对胆固醇也有一定的作用。

  专家表示,打太极拳对脂类、蛋白质类以及无机盐中钙、磷的代谢,有良好的影响。

  专家强调,打太极也会影响物质代谢,可以说是运动防老。以前曾有过实验,证实老年人打太极锻炼5~30钟后,血内的胆固醇含量会下降,其中以胆固醇增高的老人,下降尤为明显。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

  对动脉硬化的老人进行锻炼前后的代谢研究发现,经过5~6个月锻炼后,老人血中的白蛋白含量增加,球蛋白及胆固醇的含量却明显减少,而且动脉硬化的症状也会大大减轻。

  图老师小结:综上所述,太极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练习太极拳能修身养性,在练习中,领会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同时太极拳也涵盖了古老不变的思想,那就是延年益寿,练习太极拳能完成长寿的梦想。

来源:https://www.tulaoshi.com/n/20160326/1997708.html

延伸阅读
标签: 健康养生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武术也是中华民族先民在求生智慧和积极的生存方面的一种集中体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冷兵器时代的远去,对于武术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减弱,所以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也要考虑中华武术的未来和发展。中华武术的精神和灵魂不可消失,传承中华武术是时代的要求,本文就针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所面临的困...
养生太极拳 太极拳文化的三大健身价值 太极养生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潮流,随着人们对养生要求的提高,太极拳在医学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学习养生太极拳你会发现,太极拳是养生的最佳运动。 太极拳文化的健身价值 太极拳文化主要分为技击与健身运动,其健身价值被越来...
太极拳视频 讲解陈式太极拳的发展和文化 陈式太极拳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传承,是太极拳流派之一。今天,图老师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陈式太极拳的一些简介以及文化发展和整个套路的理论来源,一起跟着图老师小编往下了解一下吧! 陈式太极拳 简介 陈式太极拳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老架由清初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
太极拳视频 了解中国传统武术技击特点 中国的传统武术技击它具有独特的特点,千百年流传至今必有它的精华所在,它的魅力令所有武术界的人所吸引,如今武术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谈论的对象,老少皆宜,它的表演更是堪称美妙。 武术技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 一、拳无空出手无空回 拳经中说到,出拳的时候没...
陈氏太极拳 传统陈氏太极拳重心与虚实关系 太极拳流派众多,陈氏太极拳在其中却是一枝独秀,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是传统陈氏太极拳的重心与虚实的关系,只有掌握这点,在练习中才能保持身体立身中正,下面随着太极拳资料演练一下吧! 传统陈氏太极拳的重心与虚实关系 学习传统陈氏太极拳,首先要弄清楚陈式太极拳的虚实关...

经验教程

826

收藏

65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