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 孕期 分娩 月子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快速怀孕 怀孕初期症状 怀孕同房 宝宝起名 孕妇食谱 孕妇水果 孕妇感冒 孕妇便秘 月子餐 宝宝食谱 宝宝发烧 宝宝咳嗽 宝宝腹泻 疫苗 产后同房 幼儿早教 生男生女 婴儿湿疹

孩子乘车安全存九大误区

2015-12-04 15:37 28 1 收藏

生病吃药是再平常不过的,但这貌似平常的事,却包含着很多常识,而很多人都“蒙查查”,经常做错了仍不知道,甚至因此伤了身。近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办的“全国药

【 tulaoshi.com - 皮肤干燥综合症 】

[标签:内容22

儿童用药常见误区有哪些 禁忌症用药需谨慎

儿童常用药物的用量需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来准确计算给药剂量。不正确的年龄计算方式如虚岁,不规范的体重单位如斤等,均易导致剂量计算错误。另外,超重儿童按体重计算给药剂量时可能超过儿童用量上限,造成超剂量给药。

儿童用药常见误区有哪些 禁忌症用药需谨慎(配图)

处方书写错误

医师开处方时要确保医嘱书写清楚,不使用不规范、不明确的缩写,例如,应写每天一次而不是q·d,后者可能被误认为q·i·d(一天四次),或被误认为0·d(右眼)。

使用规范的药物剂量单位如毫克,而不写剂型单位如片或瓶。在小数表达时,使用引导零如0.5毫升,而不使用末尾零如5.0毫升,因为有可能误读导致10倍的过量用药。units(单位)应拼写出全名,例如,10单位胰岛素,不缩写成10u,后者可能被误看为100。

给药剂量错误

医师处方正确,药师调配无误,依然可能发生实际给药剂量与医嘱不符的用药错误,为给药剂量错误。

由于市售药品缺乏适宜儿童规格,儿童用药常需要一次甚至多次稀释,稀释药品所涉及的计算和注射器精确量取,是发生用药错误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注射剂复配和给药过程中,护士可能出现剂量计算错误、注射液量取错误、给药速度错误等。一项研究收集了配制后注射器药液并测定其中药液浓度,发现7%的注射器药物浓度超出规定浓度50%。此外,漏服或擅自加大剂量,也属于给药剂量错误。

例如,一名1岁零5个月川崎病患儿,医师处方阿司匹林泡腾片40毫克,每日一次。药师嘱咐将阿司匹林泡腾片0.1克/片溶入50毫升水中,一次服用20毫升。但给药过程中,因患儿不配合,母亲每次喂药不足5毫升,实际给药剂量不足医嘱剂量的1/4,因此,病情控制不理想。

品种错误

一品多规药品、缩写名相同的药品,易发生给药品种错误

因儿童期包含从新生儿到18岁青少年,临床用药需要一品多规。例如,阿司匹林有50毫克普通片、25毫克及100毫克肠溶片和500毫克泡腾片等多种制剂规格,医师检索药品目录开具处方或药师调剂发药时,若不仔细辨别,极易发生品种错误。

医师采用电子医嘱系统开具处方时,一般将药品名称拼音首字母设为检索词,如某医院曾出现因药品缩写名相同,错将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口服降糖药艾汀(吡格列酮)开为抗肿瘤药艾达(阿那曲唑),所幸药师审核处方及时发现,拦截了这一用药错误。

听似和看似药品易发生混淆

听似药品是指药品名称相近,包括商品名和通用名,例如皮肤康洗液与儿肤康搽剂、醋酸泼尼松片与醋酸泼尼松龙片等。看似药品是指药品的外包装相似,此类药品通常是由同一厂家生产。听似和看似药品是导致儿科急诊药师发药错误的最常见原因。

国家用药错误报告项目统计显示,将近1/4的用药错误是由于药名混淆所致。例如,用于儿童退热的泰诺林和用于治疗感冒的泰诺,二者商品名仅一字之差,极易发生品种错误。泰诺林为单方制剂,有效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泰诺(通用名为酚麻美敏混悬液)是复方制剂,含4种成分,除了对乙酰氨基酚外,还含有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和马来酸氯苯那敏。

禁忌证用药

由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不同,适用于某个年龄段的药物可能禁用于另一个年龄段儿童,相当一部分药品有不同的年龄限制。医师若不熟悉药品说明书禁忌证信息,可能发生超禁忌证用药。

例如,一名5岁患儿,体温39℃,被诊断为扁桃体炎,医师开具阿司匹林泡腾片(巴米尔300毫克/片),300毫克/次,必要时口服。药师发现该药品最新版的说明书标明,16岁及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不宜服用,除非有明确的适应证,如川崎病。药师建议医师修改处方,更换为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给药方式或给药技术错误

不同制剂剂型给药方法不同,正确地使用药品可以发挥应有疗效,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事件,但错误的给药方式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用药错误也可能因为未对患者充分进行合理用药说明而造成。

例如,哮喘患者使用喷雾吸入剂,因用法不当而未能将药充分吸入,影响疗效。一名哮喘发作期的3岁患儿,医师处方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和储雾罐配合使用。由于药房不发放医疗器械,药师仅向患儿监护人交代了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的使用方法,未告知监护人如何将储雾罐和气雾剂配合使用,使得装置未获恰当使用,患儿吸入药品量不足,哮喘控制不理想而住院治疗。

]

孩子乘车安全存九大误区

前不久,沈阳一个8岁男孩独自坐在车内等爸爸,头被卡在副驾驶车窗玻璃之间,父亲离车办事仅10分钟,孩子送医时已无生命迹象。

这一惨痛教训再次敲响了儿童乘车安全的警钟。

交管部门初步归纳儿童乘车安全存在九大误区:

●让孩子坐副驾驶位置。

●认为抱着孩子乘车最安全。

●任孩子把头探出天窗。

●让孩子在后排尽情玩耍。

●把孩子独自留在车中。

●车内遍布玩具。

●驾车中逗孩子玩。

●让孩子自行上下车。

●让儿童系成人安全带。

沈阳交管部门提醒:

首先应为儿童准备合适的安全乘车设备,如儿童安全坐椅。

其次,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为确保安全,使用车窗和车门儿童锁十分必要。

第三,安全带应从手臂下面跨过肩膀斜对角贴胸而过,腿部安全带应该跨过大腿根部,不应该停留在胃部区域或在脖子上。

常见交通陋习盘点Tulaoshi.Com

交通陋习已成为我国道路交通伤害的重要诱因。

公安部交管局对当前常见的交通陋习进行了盘点:

●随意变道

●从车窗扔垃圾

●驾车接打手机

●开斗气车

●不系安全带、不戴头盔

●乱鸣笛

●恶劣天气开车不减速

●不礼让斑马线

●夜间行车滥用远光灯

●车辆乱停乱放

新闻链接

我国私家车 10年增长13倍

记者从公安部交管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达8507万辆,比2003年增长13倍,在载客汽车总量的占比已达82.8%。近两年来,私家车数量仍在以年均1400多万辆的速度迅猛增长。

公安部交管局局长许甘露表示,部分群众安全文明观念缺失,交通陋习比较普遍,事故伤亡总量仍然较大,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新华社

专家指路 儿童用药避开四大误区

家长滥用药、用错药对孩子的危害非常大且不可逆转,因此,家长们切勿因求愈心切,在不咨询医生的情况下就给孩子盲目自行用药,以免误伤孩子。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儿童用药不再是没童装,家长在用药时应谨慎首选安全、可靠的儿童专用药,才是科学用药之道。

专家指路  儿童用药避开四大误区(配图)

一、家长给孩子科学用药应避开四大误区:

误区一:对号入座诊断病情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病情很轻,如果是半夜发病,到医院看病太麻烦,干脆就自行决断,在家附近药店选购平常大人对应病情的常用药直接减量给孩子吃。

专家表示,年纪越小的孩子越要到医院看病,家长切勿根据成人的症状对号入座来给小孩判断病情。同一种病,在成人身上的症状和在婴幼儿身上可能完全不同,如成人肺炎的症状是发烧、咳嗽和气促,但婴幼儿不一定发烧和气促,而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其他全身症状,家长如果根据自己经验判断,很容易耽误病情。

误区二:按图索骥吃药

有些家长以为孩子生病情况跟自己某次生病情形类似,就把自己未用完的成人药剂按图索骥约莫减量给孩子吃。

儿科专家冯晓勤提醒,成人药品切勿给孩子服用,就算剂量减少,其药品的具体成分也不适合孩子使用,就算是孩子未服完的药物也不应继续服用,因为即便发病的症状和上次发病时差不多,也不代表就一定是上次的病因,甚至即便是同一种病,孩子在不同时候发病的症状和病情也不同,不能按同一药方治疗,应及时到医院做诊断后开药。

误区三:随量用药或叠加用药

有些家长虽然知道药物说明书上表明用药一个疗程为7天,但给孩子服药两三天后孩子病就好了,于是就停药了。或者,有部分家长对孩子求愈心切,以为好几种药物叠加使用,孩子就能快些好。

专家强调,孩子服药一定要够疗程,如果没满疗程就自行停药,容易产生药物的耐药性。没有服够疗程,虽然症状得到控制,表面看起来没病了,但体内的致病菌实际上没有被完全消灭,而是在体内潜伏起来。等到下次条件适合,致病菌又死灰复燃,但对使用过的药物就产生耐药,再用药就无效了。另一方面,多种药物叠加使用更要不得,药物成分不一,药性也有差别,叠加用药容易发生药物的二次化学反应,非常危险。即便是相同的药物,若过量服用,不仅不会让孩子加速痊愈,还会加重孩子的肠胃负担,损失了孩子的肠胃。

误区四:滥用营养品和补品

有些家长以为长期给孩子服用营养品和补药,可增强孩子的体质,让孩子少生病。

专家指出营养过剩容易导致孩子肥胖,新陈代谢负担过重,反而损害了孩子的脾胃,消化系统疲乏,反之降低孩子抵抗力,让孩子容易受到病菌的侵扰。因此,专家呼吁家长给孩子补充营养要适度,切勿大补。

二、家长给孩子科学用药要清楚儿童规范用药的基本原则

专家结合儿科医生在给小患者用药时的心得,提出如下的基本原则:

1.孩子生病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遵循医生的意见,不要盲目自行用药;

2.首选有儿童专用剂型的药物;

3.如果没有儿童剂型药物,选择成人和儿童都可使用的药物,同时保证这些药物已经有在儿童身上使用的经验。这类药物在说明书上会给出儿童公斤体重的用药剂量,给孩子用时要严格按公斤体重来计算,莫凭感觉,随意减一半或三分之二给孩子用;

4.如果碰到儿童少见病等特殊情况,需要选择特殊药物,这些药物没有儿童使用的先例,一般不要贸然使用,而是请专家会诊讨论,或者借鉴其他医院使用该药物的经验再决定是否用药。

 

宝宝如何用药 家长最容易犯这十个错误

宝宝用药家长最容易犯的十个错误

错误一:没病用药预防

很多家庭常备板蓝根,认为在流感流行季节给宝宝服用能预防感冒。实际上,这些措施都是无效的。提醒家长,对药品要心存敬畏,别轻易给儿童用药。并且板蓝根并非万能的,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

错误二:滥用或拒绝抗菌药

滥用抗菌药将增加耐药的几率,导致孩子一旦真正需要抗菌药治疗时,却没有有效的药可以用。

有一些家长开始一味地拒绝抗菌药,这也是不理性的。抗菌药是处方药,不赞成家长自作主张给孩子使用,但如果在就诊时,医生明确诊断是细菌感染并且要求服用抗菌药了,就应遵医嘱足量、足疗程服用,而不应抱有排斥心理而盲目拒绝。

在抗菌药的使用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孩子病刚好就立即停用抗菌药;二是,一旦不见好就随意停用或频繁更换抗菌药;三是,一些家长认为抗菌药越新越好,一到医院就要求医生给开第三代、第四代药。

错误三:迷信中药无毒

中药是祖国医学文化的传承,药品说明书里的不良反应通常写着尚不明确。尚不明确只表明没有可参考的临床数据,并不代表绝对安全。因此提醒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吃所谓的小中药来强身健体,要牢记是药三分毒的古训。

错误四:多种药同时吃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觉,认为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于是中药加西药,多种药一起上。事实上,无论中药还是西药,绝大多数进入体内都要经由肝脏代谢灭活,肾脏排泄清除。而儿童的肝肾功能还不健全,如果多种药同时服,很容易造成肝肾的损伤。

当需要中药和西药同服时,一般建议两药间隔时间至少1个小时。

错误五:不看药物成分

有些家长在医院开完药后,自己又到药店去买药,如果不注意各种药物的有效成分,就可能发生重复用药,加重药物不良反应。

错误六:给儿童服大人的药

有些家长会给孩子吃自己服过的觉得有效的药,他们认为只要剂量减半了就不会有什么问题。然而,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他们的肝脏还没发育成熟,对药物的解毒能力不如成人;他们的肾脏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也不如成人。另外,儿童大脑的血脑屏障功能还没发育完全,不能阻止某些药物对大脑的伤害。因此,不能给宝宝随意服用成人的药物,即使减少剂量也不行。

错误七:搞混药名和剂量

一项国家用药错误报告项目统计显示,将近1/4的用药错误是因搞混药名所致。例如儿科常见的泰诺林和泰诺,前者是单一成分的药品,有效成分对乙酰氨基酚,用于儿童退烧;而后者是复方药,含有4种成分,除了对乙酰氨基酚外,还含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用于儿童感冒的对症治疗,有嗜睡、乏力以及食欲不振等副作用。

药品有不同的剂量单位,家长也需要识别。如果家长没有注意剂量单位,把2.5mg错看成2.5ml,给孩子服用就达到了中毒剂量,严重者会导致儿童死亡。

错误八:买药轻信朋友推荐

很多家长喜欢相互交流育儿经,对朋友孩子用过、吃过的药物都非常信赖。提醒家长,不要根据朋友或熟人的推荐,私自给宝宝服用药物。因为每个宝宝的年龄、身体发育不同,生病的原因也不一样,只有专业医务人员才能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确定他们需要用哪种药。

错误九:保健品随便吃

儿童保健品市场一直很红火,不少家长怕孩子缺维生素或微量元素而选择给儿童吃保健品。但是需要家长注意的是保健品吃多了也会中毒,要把保健品放到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错误十:洋货一定好过国货

由于认为洋货一定好过国货,导致一些家长喜欢从网络上购买国外的药,这里面其实存在很大的风险。由于语言障碍,很多家长无法了解国外药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用量,并且由于网上的商家缺乏监管,也很难及时获得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比如网上流行的小蜜蜂紫草膏,商家可能会夸大它的疗效,说成是可以入口的万用药膏。但实际上,其在美国的适应证只是提神醒脑、缓解疲劳,使用人群是2岁以上,而2岁以下的宝宝使用时需要咨询医生。这种药膏的主要成(图老师整理)分是紫草科植物,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就其口服剂型曾发出过肝毒性的警告,因此外用时还要避开溃破的皮肤,以防药物吸收入血。

来源:https://www.tulaoshi.com/n/20151204/966706.html

延伸阅读
我国宝宝乘车安全状况 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再次准备迎接即将来临的“回暖期”。然而,随着我国汽车购买欲望的走强,消费者用车时相关的安全意识却没有提高,特别是在儿童汽车安全方面的忧患颇深。 某汽车网站展开了一次网络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近六成车主留孩子在车内只图更方便;仍有很多车主不注意孩子乘车安全的一些细...
儿童乘车安全隐患 随着汽车走入家庭,儿童与汽车安全也受到人们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18万以上的15岁以下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数十万的儿童致残。在所有死因当中,交通事故对5—14岁儿童的致死率已经排在各种死因中的第二位。 据中国汽车研究中心调查发现,儿童乘车时,45%的家长采用自己看护或怀抱这一...
九大避孕误区要远离 即使你们已经采取了疑云措施,但是为什么还是造成了意外怀孕呢?这主要是因为你们走进了避孕误区,采取的避孕方式有问题,那么如何避孕远离避孕误区呢? 避孕误区1:生理期就是安全期 有不少人会认为女性的生理期爱爱是不会怀孕的,这种认识也是不科学的,在女性生理期,子宫处于血管...
标签: 生活常识
解酒九法存起来 1.酒后头痛:蜂蜜水 2.酒后头昏:西红柿汁 3.酒后反胃、恶心:新鲜葡萄 4.酒后全身发热:西瓜汁 5.酒后口气:柚子 6.酒后肠胃不适,颜面发红:芹菜 7.酒后烦躁:酸奶 8.酒后心悸。胸闷:香蕉 9.酒后厌食:橄榄 10.酒后耍酒疯:擀面杖,扫把,大嘴巴子 送给身边经常...
孕妇如何平安过冬 (2) 孕妈妈别求太暖 孕妇在被家人“重点保护”的同时,自己也备加小心,生怕胎儿受到丝毫的伤害。很多孕妇会特别注意腹部的保暖,为避免受寒会在肚子上捂个热水袋。但专家指出,孕妇尤其是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腹部不能过热,最好是保持常温。 因为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已经证实,胎儿在前3个月对高温极为敏感,高温甚至...

经验教程

249

收藏

12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