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喜欢“搞破坏” 父母责怪起反效果

2015-10-13 20:45 44 1 收藏

良好的早期教育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与潜能也是极有帮助的,父母们一定要重视。图老师小编接下来分享宝宝喜欢“搞破坏” 父母责怪起反效果,早教小知识需要慢慢累积~

【 tulaoshi.com - 分娩 】

小孩子搞破坏,在家里玩“天女散花”、“龙卷风袭击”甚至还有大搞“地道战”,家长们看见了可千万不能扣上“不学无术”、“玩物丧志”等帽子,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锻炼途径,家长们一定要顺其自然的同时积极鼓励引导孩子心理正常发展,这样才能避免拔苗助长,才能正确引领孩子们健康成长。

一、宝宝为什么喜欢“搞破坏”

1、宝宝经常用“破坏”来探索未知的世界。三到五岁的宝宝开始接触和认识外界的一切,对于自己遇到的东西,他会利用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偶尔也会摔一下的方法,来看看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如果您家的宝宝正处在这个年龄段,就请把家里贵重的东西收藏好,给他一些安全的家用物品,或是买些耐摔的玩具,让他好好研究研究吧!

2、宝宝无法控制他的“蛮力”。宝宝对力量的使用也有一个尝试的过程,因为他还不了解应该用多大的气力去完成某件事,所以家里会出现抽屉被拉到地上,东西被摔坏等现象。这也是他的正常行为,是宝宝在学习与外界相处的一种方式。总之,对宝宝的这些行为,你应该做的不是惩罚,而是让他领会,哪些事他做了别人会称赞,哪些事他做了会造成伤害。从而让宝宝了解普遍的社会规范,知道每个人做事的限度和应该遵守的法则。

3、孩子的身心成长自有他的一套规律,有其自身的阶段特征,家长们是急不来的,有些父母觉得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就主动承担起“引导”的义务,以为可以启发孩子们的心智,说不上哪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会引发出宝宝们的天赋,给孩子们带来影响一生的改变,所以爱子心切的爸妈们就不惜血本为儿女购置各种玩具、书籍、益智用品等等,但是家长们的一厢情愿孩子们也许“并不领情”,不是他们不喜欢或是不需要,也许是他们还没到那个年龄,当然也不会对这些满载着父母深情厚望的东西感兴趣。

二、家长可以采取的对策

1、家长要以引导为主。

家长要慢慢引导宝宝建立什么东西可以碰,什么东西不可以碰的概念。比如他可以玩一个小皮球、摆弄一个大水桶,但他不可以把笔记本电脑当玩具,不然会有大麻烦。同时,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一些组合式的玩具,鼓励他尝试组合不同的造型。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宝宝手里的东西要少棱角且质量好。

2、让“好奇宝宝”当修理工。

如果宝宝好奇地想知道各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总想弄明白不停转动的车轮里到底装了些什么?电视机里是否真有个会讲话的小人儿?那么,在你修理家中物件的时候,不妨让他也来参与。您可以当着他的面拆卸家中废弃的物件,没有危险性的动手部分可以让“好奇宝宝”来操作。

3、不要责备“笨拙”的探索者。

三到五岁的宝宝,手脑的配合还不是很协调。他在四处碰触探索的过程中,会由于手脑配合的不协调而产生许多“危险动作”,例如一不小心就把桌子上的杯子打翻了,或是把玻璃瓶打破了。其实,他不是故意的,你应该更耐心些,你可以责怪他,但目的是让他懂得什么是危险。

4、让“闯祸宝宝”自己善后。

对宝宝无心造成的过失,你可以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杯子打翻了,就让宝宝用抹布擦干桌子,玻璃瓶打破了,让他帮你拿来扫帚和畚箕。让宝宝善后要比严厉地责备他好,毕竟他不是故意的。

5、和“野蛮宝宝”玩“温柔游戏”。

如果宝宝拉抽屉的力气用大了,不妨再让他慢慢地轻轻地拉一次。让宝宝尝试从轻到重地使用他的力气也能使他学会如何控制好自己的力量,但这对周围环境的伤害却小多了。

6、他用“破坏”来“抗议”。

如果你发现宝宝有破坏性行为,就应该多留心他最近的动向。说不定他的“破坏”情绪的起因是你对他过于严厉。有时候,宝宝外在的破坏行为也是他内心困扰的表现。也许宝宝只是觉得孤单,也许他只想引起妈妈的注意。

推荐阅读: 八招 教孩子提高防范意识

  孩子爱拆东西不是破坏狂

  刚给孩子买了个电动小汽车,可没两天却发现已经被孩子拆成一堆零件了。洋娃娃本来穿着漂亮的裙子,宝宝却把她的裙子给脱了,胳膊也扭了。甚至你会看见孩子把镜子打破了,却努力地用胶水粘,想“破镜重圆”……

  面对孩子的“破坏”你会怎样呢?生气、呵斥孩子再也不许拆东西,还是帮孩子一起完成他的“杰作”?著名的幼教专家提醒家长,千万不要粗暴地干涉孩子的探索欲。

  这样的“破坏性”其实是值得鼓励的。幼教专家说,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拆开,是孩子学习探索的一种表现,他们不是故意去破坏一个东西,而是因为他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如很多男孩喜欢把玩具拆开,去看车子里面到底是什么,车子为什么会动等,他是沉浸在了自己喜欢的事物里面,并努力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寻找答案。

  幼教专家认为,对于孩子这样的“破坏”,家长首先要对孩子有宽容的心态,因为破坏的过程就是个学习的过程。不要严厉地批评孩子,也千万不要说“不许再把玩具拆了,不然下次就不给你买了”等这样警告和威胁的话。因为家长的批评和威胁很可能会扼杀孩子可贵的探索精神。

  其次,家长应该尽可能地鼓励并且参与进来,因为孩子“破坏”的过程,是一个手、眼都在活动的过程,能够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鼓励孩子适当地“破坏”,就是在鼓励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对更多事物的探索兴趣。所以,当家长看见孩子把机器人拆了,应该蹲下来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机器人里面是什么啊,怎么会动的啦?”……引导、帮助他们一起寻找结果,然后再跟孩子一起把拆开的玩具恢复原样。这样才能让孩子在“破坏”———探究———重建中获得心理的满足。

  幼教专家说,家长们在鼓励孩子“破坏”的行为之余,还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引导孩子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提些问题让他们去猜、去想,比如,闹钟滴滴答答地走,家长可以问,闹钟为什么会响,为什么会走呢?皮球为什么一拍就跳很高,如果把气放了,还能跳那么高吗?要在问题提出后,主动带领他们从“破坏”中寻找答案。

  “破坏狂”心理揭密--善意、有趣、发泄、好奇......

  很多妈妈常常抱怨到:“我家的孩子简直就是个破坏狂,什么东西到他手里立刻变成废品,弄得家里都不敢随便放东西。好像孩子根本就不知道珍惜,难道破坏东西让他很高兴吗?真不知道孩子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fm/)

推荐阅读:不同年龄的宝宝怎样选择玩具

  “破坏狂”心理揭密--善意、有趣、发泄、好奇......

  很多妈妈常常抱怨到:“我家的孩子简直就是个破坏狂,什么东西到他手里立刻变成废品,弄得家里都不敢随便放东西。好像孩子根本就不知道珍惜,难道破坏东西让他很高兴吗?真不知道孩子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fm/)

  其实,对于爱破坏东西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很复杂,有很多种类型,父母需要耐心、有心地去发现,不可一棍子打死,不能轻易地以打骂来应对孩子的破坏。一般说来,孩子爱破坏有以下的几种心理类型:

  1、好心办坏了事

  幼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经验不足或能力有限,结果事与愿违。有的孩子见金鱼缸里结了一层薄冰,怕金鱼冻死,把金鱼全捞上来包在手帕里;看到盐有点脏,把盐放在淘米篮里用水淘;出去打开水摔坏了水瓶……成人首先要肯定孩子的想法是好的,接着告诉孩子失败的原因。自己不懂的事先要请教大人,自己力不能及的事长大了再去做。

  2、感到有趣

  有些幼儿损坏东西,并未意识到行动的后果,而是对活动的过程感兴趣,觉着好玩。例如把图书中色彩鲜艳的画面撕下来折叠玩具;到田里揪下菜花、豆角、嫩瓜;用刀、笔在墙上、桌上乱刻乱画……成人发现后要及时制止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这些东西损坏就再也恢复不了原样了。要适当引导幼儿兴趣,例如对爱撕书折叠的,可给孩子色彩鲜艳的彩纸,由他折叠;对爱乱刻乱写的,可给他硬纸、刻刀、彩笔及作品范例,让孩子模仿着刻画。

  3、发泄心理

  因未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与大人赌气,故意损坏东西,发泄心中的愤怒。某些被溺爱的孩子常以此要挟成人,以达到个人目的。对这种故意破坏的行为,成人绝不能姑息迁就,既要严厉批评,也要让孩子尝到破坏的滋味。例如摔坏了玩具,至少在半年内不买新玩具;捣熄了煤炉,让他与家人一起挨饿;砸坏了碗碟,告诉孩子两周内不买他最爱吃的冷饮,以省下购买新碗碟的钱。孩子受到一定的惩罚后,会留下深刻印象,就不敢再由着性子耍泼了。

  4、满足个人需求

  有的孩子因提出的要求被大人拒绝,便耍手段,迫使成人“就范”。例如故意磨破衣服、鞋子,让父母买新的。为了得到自己最想吃的东西,故意淋雨,使自己患感冒。为防止这类行为发生,大人要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若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就要把原因告诉孩子,取得孩子的理解。一旦发现孩子有这种不良行为,要严肃批评,且绝不能简单满足他,更不能不容分说就加以打骂。

推荐阅读: 父母要怎样才能发掘孩子的潜能

  好心办坏了事

  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经验不足或能力有限,结果事与愿违。有的孩子见鱼缸里结了一层薄冰,怕鱼冻死,就向鱼缸里倒开水;看到盐有点脏,把盐放在淘米篮里用水洗……大人首先要肯定孩子的想法是好的,接着告诉孩子失败的原因,自己不懂的事先要请教大人,自己力不能及的事长大了再去做。

  感到有趣

  有些孩子损坏东西,并未意识到行动的后果,而是对活动的过程感兴趣,觉着好玩。例如把图书中色彩鲜艳的画面撕下来折叠玩具;用刀、笔在墙上、桌上乱刻乱画……大人发现后要及时制止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这些东西损坏就再也恢复不了原样了。另外,爸妈还要善于从孩子的行为中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例如对爱撕书折叠的,可给孩子色彩鲜艳的彩纸,由他折叠;对爱乱刻乱写的,可给他硬纸、刻刀、彩笔及作品范例,让孩子模仿着刻画。

  发泄心理

  因爸妈未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便赌气,故意损坏东西,发泄心中的愤怒。某些被溺爱的孩子常以此要挟大人,以达到个人目的。对这种故意破坏的行为,大人绝不能姑息迁就,既要严厉批评,也要让孩子尝到破坏的滋味。例如摔坏了玩具,至少在半年内不买新玩具;砸坏了碗碟,告诉孩子两周内不买他最爱吃的冷饮,以省下购买新碗碟的钱。孩子受到一定的惩罚后,会留下深刻印象,就不敢再由着性子耍泼了。

  好奇心理

  好奇是幼儿心理的主要特征,他们对不理解的事物,都有强烈的探究心理,总想摸摸、看看、闻闻、尝尝,弄个明白,喜欢拆卸钟表、玩具、收音机、笔,乱按电器开关或遥控器,从而损坏了东西。

  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可引导孩子把拆下的东西装配起来,恢复原样。平时,父母要明确告诉孩子,哪些东西是不能乱摸乱尝的(如电器、药品),以防事故发生。对爱动手的孩子,可为他们购买拼插、组合玩具,使他们在装装拆拆的活动中体会构造的快乐。

  盲目模仿心理

  爱模仿是幼儿典型的心理特征。孩子把大人当作行动的榜样,大人怎样做,他也机械地跟着学,由此产生不良后果。例如见父亲刮胡子,便将小猫胡子剪了;看见妈妈化妆,趁大人不在时,也将自己化成个大花脸……对于盲目模仿的孩子,爸妈在事后要给孩子补充有关知识,使他们明白为何自己的行为会带来破坏。平时要告诉孩子哪些事可以学成人的样子做(如刷牙、洗脸、摆碗筷、洗手帕等),哪些不能。

  嫉妒心理

  孩子见别人东西比自己的好,产生嫉妒心。由于孩子的情感外露、冲动,自控力差,嫉妒往往直接付诸行动,搞破坏行为。例如故意剪坏别的小朋友的新衣服,弄坏同伴高档玩具,摔坏同伴新书包、新铅笔盒……嫉妒是一种阴暗、狭隘的心理,它既给孩子心中带来了苦恼,也影响孩子的成长及与他人的交往。为此,爸妈要从小引导孩子学会欣赏别人,让孩子的心胸开阔起来。

  报复心理

  有些幼儿因弱小,斗不过“强者”,便偷偷地采取报复破坏,以求在心理上得到平衡。对孩子的这种报复行为,爸妈首先要及时制止和批评,然后再问清孩子这样做的原因,若孩子果真受了委屈,可告诉对方父母或老师,寻求恰当的解决之道。

  三、如何教育小小“破坏狂”?

  首先家长要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有所了解,这样你就不会面对小小"破坏狂"不知所措了。

  孩子在六七个月时,开始对因果关系特别感兴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玩汤匙。当孩子手拿汤匙时,会咬一咬、敲一敲,下一步就是把它扔到地上;你拾给他,他等一下又会把它扔掉。孩子的这些举动,并非故意要惹你生气,其实他已开始探究事情的因果关系。

  孩子到一岁时,已经能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比如说:你会知道按墙上的电灯开关,电灯会亮;玩具小狗上了发条才会走。通常孩子到两岁的时候,就能从结果推想原因了,这种能力是靠着一次又一次的学习累积而成的。所以,当孩子对某些事物一再尝试,或将家里搞得一团糟时,家长先别生气,因为对一岁的宝宝而言,这正是学习的最佳环境。

  既然"扔东西"是这阶段孩子正常的行为,作父母的就不必为此沮丧、发脾气,反而要为孩子准备一些扔不坏的东西,充分满足孩子扔东西的欲望。您可先将家中不能扔的东西收拾好,再设计一些活动,如:准备一篮大大小小、硬的软的球,让孩子尽情地、有目标地扔,训练他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孩子一再重复的实验行为,对父母的耐心的确是一大考验。不过父母必须了解,如果仅仅为了维持一丝不乱的环境而处处限制孩子的行为,久而久之就会浇灭孩子对事物的好奇与兴趣。

  给年轻父母一点建议:让孩子自由且安全地探索、发现与学习,只要保持环境的安全与清洁,混乱一点又何妨?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说起宝宝的“破坏行为”,妈妈们有一肚子的话。“我家宝宝是个破坏狂,什么东西到他手里都能被他搞得变了形!拆得七零八落防都防不过来。”“哎!我才买回一套小音箱,刚装上,就被儿子拔掉了连线。”“刚买的电动小汽车,我还没会玩呢,就被宝宝拆成一堆零件了。”“洋娃娃本来穿着漂亮的裙子,宝宝却把她的裙子给脱了,胳膊也扭了。”“在外边晾了一会儿衣服,没有几分钟,宝宝就把刚换的床单剪了个大窟窿,自己还想当然地用胶水粘。”

  宝宝把好东西弄坏了,妈妈可能会心疼,这个时候,可不可以一气之下打宝宝几巴掌呢?

  破坏也是建构

  宝宝把物品拆散了、弄碎了,不管妈妈多么心疼,都不能打骂宝宝。打骂作为一个惩罚手段,用在这么小的宝宝身上,会让宝宝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情,以后不敢这么做了。

  那么,宝宝搞“破坏”的初衷,是为了把东西弄坏吗?当然不是,宝宝一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1。探秘心理

  宝宝是想搞明白这件东西里面藏着什么样的奥秘,为什么能跑、能发声、能说话、这么重、这么小呢?宝宝的小脑袋里满是问题,有了问题他们就要想法搞明白,他们用他们所能支配的体力,咬啊、砸啊、摸啊、摔啊、打啊,不管是钟表、玩具、收音机、笔、电器开关、遥控器,他们都要弄一弄。

  妈妈打骂、斥责宝宝,无异于是在宝宝的成长路上设置障碍,扼杀掉宝宝宝贵的探索精神,使得宝宝的智力和能力发展受到阻碍。

  2。好玩心理

  宝宝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玩,看到好玩的东西,他们当然要研究研究。至于研究的过程是否会损坏东西,处于单项思维阶段的宝宝当然意识不到后果,所以就有了把妈妈钱包上的照片撕下来、把小猫放到奶奶的帽子里、把花盆里的花朵揪下来栽到其他的花盆里、把圆珠笔芯的头拔下来用嘴吹等行为。

  宝宝玩得高兴的时候,不会想到这样做的后果,妈妈要尽可能地做到“不知者不怪”,才利于宝宝的成长。妈妈呵斥、打骂宝宝,都会破坏宝宝的兴致,让宝宝不高兴,甚至会在宝宝心中留下不愉快的阴影,一生都不快乐。

  3。模仿心理

  有的时候,宝宝的“破坏”行为是模仿着大人的行为来的。比如,家里的什么东西坏了,大人会带着工具修理一下。宝宝见到家长专注修理的样子觉得很酷,就想着尝试一下。

  宝宝觉得妈妈化妆的样子很好看,趁妈妈不注意,就把妈妈的口红、粉底等涂到自己脸上,宝宝哪里懂化妆知识,加之手上没轻没重,不是口红弄折了,就是粉底弄掉了,抹得到处都是。

  宝宝看到爸爸对着镜子晃动着手上的电动剃须刀,对着下巴嗡嗡地呜叫,觉得很酷,爸爸不在家的时候,便偷偷实验了。宝宝没用过,看不懂操作说明书,按按这里,敲敲那里,想把剃须刀打开,就这样,剃须刀被弄坏了。

  在这些情况下,妈妈也不能怪罪宝宝。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妈妈可以事先做一些预防工作。比如,父母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一旦宝宝表现出好奇心,妈妈可以告诉宝宝:“你还小,这个剃须刀你不能动的,如果特别想玩可以在爸爸妈妈陪伴下玩!”

  模仿是宝宝成长的重要方式,宝宝在不断的模仿中,掌握一定的技能,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所以,妈妈不能伤害宝宝模仿的天性。

  支持一下宝宝

  宝宝是在“动”的过程中长大的,不管是动手还是动脚,动作不到位的情况会很多。原因在于宝宝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展好,不能很好地协调各种动作,小肌肉不够发达,完成不了某些宝宝想完成的动作,于是,一些做法就成了“破坏”了。但是不能低估这些“破坏”,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成功的尝试,才有了宝宝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宝宝的认知提高了、经验增加了、肌肉获得了锻炼、胆量获得了锻炼……所以说,宝宝的“破坏”不可小觑。

  既然妈妈需要支持宝宝的很多可能带来“破坏”的行为,那么就要为宝宝创造一个可供自我发展的环境,让宝宝既获得了锻炼,又不至于伤害自己、糟蹋物品造成浪费。

  1。重视敏感期培养

  3岁前,是宝宝多种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比如,口的能力、动手能力、爬的能力、行的能力等,如果妈妈为宝宝提供了形成这些能力和行为的良好环境,宝宝的这些能力会快速发展起来,促使宝宝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反之,宝宝的敏感期会延缓。这就是为什么宝宝最初的几个敏感期到来的时间基本相同,到了后面就出现了差异的原因。

  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赢在起跑线上,而遵循宝宝的成长规律,发展好每一个敏感期,同时又不透支宝宝的自身能量,就是最好的赢取高品质成长的养育方式。

  2。鼓励一下宝宝

  几个月的宝宝进入了口的敏感期,这个时候,妈妈除了支持宝宝吃手、啃脚外,还可以找出不同的物品,增加宝宝的体验,比如,奶棒、黄瓜条、西瓜条、白肉、红肉、玉米粒、馒头等。当宝宝用牙齿接触到这些物品的时候,妈妈可以对着宝宝描述:“这是黄瓜条,脆脆的,很爽口。宝宝咬得真好”,“这是白肉,软软的、腻腻的。宝宝吃得真香”。

  宝宝进入手的敏感期,什么都抓、什么都碰的时候,妈妈可以准备不同的东西,满足宝宝的“抓欲”。比如,把西红柿洗干净放到盘子里,让宝宝抓;把米饭和菜放进碗里,让宝宝抓着吃;把宝宝带到野外,让宝宝触摸花草、沙土等。宝宝在用手感知这些东西的时候,心情是非常愉快的。宝宝笑的时候,妈妈可以陪着宝宝一起笑!笑声是最好的鼓励!

  3。让“破坏”上个台阶

  宝宝做出“破坏”行为后,不管宝宝当初是出于好奇、好玩,还是模仿的心态,就此放手都不是最好的结局。当宝宝沮丧的时候,妈妈可以加入进来,让宝宝的探索行为绝处逢生。

  比如,宝宝把家里的小闹钟拆了,拆坏后宝宝心里一定很不安,他担心妈妈惩罚他。这个时候,妈妈可以引导宝宝试着把小闹钟装上。如果宝宝没有信心,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装。如果还是装不上,妈妈可以带着宝宝去钟表店,让修理钟表的师傅帮助宝宝装上。

  这样一来,宝宝不但学会了怎么装钟表,还懂得了一个做事的方式,那就是探索一发现一思考组装一寻求帮助一完美结局。圆满的结局可以带给宝宝更大的心理满足,鼓励宝宝更积极地探索。

  当然,为了安全起见,妈妈要告诉宝宝药品、电器、手机之类物品不要私自拆装。同时,给宝宝买回一些可供拼插、组合、捏塑的玩具,让宝宝按着自己的想法建构新的玩具,既开发了思维,也锻炼了动手能力。

  对于爱破坏东西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很复杂,有很多种类型,父母需要耐心、有心地去发现,不可一棍子打死,不能轻易地以打骂来应对孩子的破坏。一般说来,孩子爱破坏有以下的几种心理类型:

  1、好心办坏了事

  幼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经验不足或能力有限,结果事与愿违。有的孩子见金鱼缸里结了一层薄冰,怕金鱼冻死,把金鱼全捞上来包在手帕里;看到盐有点脏,把盐放在淘米篮里用水淘;出去打开水摔坏了水瓶……成人首先要肯定孩子的想法是好的,接着告诉孩子失败的原因。自己不懂的事先要请教大人,自己力不能及的事长大了再去做。

  2、感到有趣

  有些幼儿损坏东西,并未意识到行动的后果,而是对活动的过程感兴趣,觉着好玩。例如把图书中色彩鲜艳的画面撕下来折叠玩具;到田里揪下菜花、豆角、嫩瓜;用刀、笔在墙上、桌上乱刻乱画……成人发现后要及时制止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这些东西损坏就再也恢复不了原样了。要适当引导幼儿兴趣,例如对爱撕书折叠的,可给孩子色彩鲜艳的彩纸,由他折叠;对爱乱刻乱写的,可给他硬纸、刻刀、彩笔及作品范例,让孩子模仿着刻画。

  3、发泄心理

  因未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与大人赌气,故意损坏东西,发泄心中的愤怒。某些被溺爱的孩子常以此要挟成人,以达到个人目的。对这种故意破坏的行为,成人绝不能姑息迁就,既要严厉批评,也要让孩子尝到破坏的滋味。例如摔坏了玩具,至少在半年内不买新玩具;捣熄了煤炉,让他与家人一起挨饿;砸坏了碗碟,告诉孩子两周内不买他最爱吃的冷饮,以省下购买新碗碟的钱。孩子受到一定的惩罚后,会留下深刻印象,就不敢再由着性子耍泼了。

  4、满足个人需求

  有的孩子因提出的要求被大人拒绝,便耍手段,迫使成人“就范”。例如故意磨破衣服、鞋子,让父母买新的。为了得到自己最想吃的东西,故意淋雨,使自己患感冒。为防止这类行为发生,大人要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若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就要把原因告诉孩子,取得孩子的理解。一旦发现孩子有这种不良行为,要严肃批评,且绝不能简单满足他,更不能不容分说就加以打骂。

  5、盲目模仿心理

  爱模仿是幼儿典型的心理特征。孩子把大人当作行动的榜样,大人怎样做,他也机械地跟着学,由此产生不良后果。例如见父亲刮胡子,便将小猫胡子剪了;看见妈妈化妆,趁大人不在时,也将自己化成个大花脸……对于盲目模仿的孩子,爸妈在事后要给孩子补充有关知识,使他们明白为何自己的行为会带来破坏。平时要告诉孩子哪些事可以学成人的样子做(如刷牙、洗脸、摆碗筷、洗手帕等),哪些不能。

  6、嫉妒心理

  孩子见别人东西比自己的好,产生嫉妒心。由于孩子的情感外露、冲动,自控力差,嫉妒往往直接付诸行动,搞破坏行为。例如故意剪坏别的小朋友的新衣服,弄坏同伴高档玩具,摔坏同伴新书包、新铅笔盒……嫉妒是一种阴暗、狭隘的心理,它既给孩子心中带来了苦恼,也影响孩子的成长及与他人的交往。为此,爸妈要从小引导孩子学会欣赏别人,让孩子的心胸开阔起来。

  7、报复心理

  有些幼儿因弱小,斗不过“强者”,便偷偷地采取报复破坏,以求在心理上得到平衡。对孩子的这种报复行为,爸妈首先要及时制止和批评,然后再问清孩子这样做的原因,若孩子果真受了委屈,可告诉对方父母或老师,寻求恰当的解决之道。

  8、好奇心理

  好奇是幼儿心理的主要特征,他们对不理解的事物,都有强烈的探究心理,总想摸摸、看看、闻闻、尝尝,弄个明白,喜欢拆卸钟表、玩具、收音机、笔,乱按电器开关或遥控器,从而损坏了东西。

这样的“破坏性”其实是值得鼓励的。幼教专家说,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拆开,是孩子学习探索的一种表现,他们不是故意去破坏一个东西,而是因为他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如很多男孩喜欢把玩具拆开,去看车子里面到底是什么,车子为什么会动等,他是沉浸在了自己喜欢的事物里面,并努力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寻找答案。

  对于孩子这样的“破坏”,家长首先要对孩子有宽容的心态,因为破坏的过程就是个学习的过程。不要严厉地批评孩子,也千万不要说“不许再把玩具拆了,不然下次就不给你买了”等这样警告和威胁的话。因为家长的批评和威胁很可能会扼杀孩子可贵的探索精神。

  其次,家长应该尽可能地鼓励并且参与进来,因为孩子“破坏”的过程,是一个手、眼都在活动的过程,能够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鼓励孩子适当地“破坏”,就是在鼓励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对更多事物的探索兴趣。所以,当家长看见孩子把机器人拆了,应该蹲下来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机器人里面是什么啊,怎么会动的啦?”……引导、帮助他们一起寻找结果,然后再跟孩子一起把拆开的玩具恢复原样。这样才能让孩子在“破坏”———探究———重建中获得心理的满足。

  家长们在鼓励孩子“破坏”的行为之余,还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引导孩子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提些问题让他们去猜、去想,比如,闹钟滴滴答答地走,家长可以问,闹钟为什么会响,为什么会走呢?皮球为什么一拍就跳很高,如果把气放了,还能跳那么高吗?要在问题提出后,主动带领他们从“破坏”中寻找答案。

  如何教育小小“破坏狂”?

  首先家长要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有所了解,这样你就不会面对小小"破坏狂"不知所措了。

  孩子在六七个月时,开始对因果关系特别感兴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玩汤匙。当孩子手拿汤匙时,会咬一咬、敲一敲,下一步就是把它扔到地上;你拾给他,他等一下又会把它扔掉。孩子的这些举动,并非故意要惹你生气,其实他已开始探究事情的因果关系。

  孩子到一岁时,已经能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比如说:你会知道按墙上的电灯开关,电灯会亮;玩具小狗上了发条才会走。通常孩子到两岁的时候,就能从结果推想原因了,这种能力是靠着一次又一次的学习累积而成的。所以,当孩子对某些事物一再尝试,或将家里搞得一团糟时,家长先别生气,因为对一岁的宝宝而言,这正是学习的最佳环境。

  既然"扔东西"是这阶段孩子正常的行为,作父母的就不必为此沮丧、发脾气,反而要为孩子准备一些扔不坏的东西,充分满足孩子扔东西的欲望。您可先将家中不能扔的东西收拾好,再设计一些活动,如:准备一篮大大小小、硬的软的球,让孩子尽情地、有目标地扔,训练他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孩子一再重复的实验行为,对父母的耐心的确是一大考验。不过父母必须了解,如果仅仅为了维持一丝不乱的环境而处处限制孩子的行为,久而久之就会浇灭孩子对事物的好奇与兴趣。

  给年轻父母一点建议:让孩子自由且安全地探索、发现与学习,只要保持环境的安全与清洁,混乱一点又何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fm/)



延伸阅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三)

7.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

宝宝想要某个玩具,想吃麦当劳,父母一定要满足他吗?不一定。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会让宝宝觉得一切太顺利,而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人往往不珍惜,而且从中获得的乐趣也没了。

正确做法:宝宝想要买某个玩具,可以对他说,假如坚持一周都去幼儿园,妈妈就买给你。要是宝宝想吃麦当劳,可以告诉他生日的时候在这里开生日PARTY。这样让宝宝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追求的愿望。父母要注意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承诺,不能骗宝宝。

8.父母替宝宝道歉

二三岁的宝宝一起玩时,宝宝把别人打哭,这时有些父母会挺身而出,替宝宝道歉。这样一来,宝宝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他长大后不会自己承担责任。

正确做法:做错的事情,父母要及时纠正宝宝,因为宝宝不知道哪样做是正确的,哪样做是错误的,正误都需要父母指引。告诉宝宝打人是不对的,要向人道歉,让他自己承担后果,这样才能让他记住,明白对与错。

9.与出生不久的宝宝说话没必要

父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语言发展有深刻影响。婴儿听觉研究专家发现,婴儿脑内的“听觉地图”大概到1岁左右完成,在此期间,给零岁婴儿输送越多的有意义的声音,越能促进婴儿脑内主管听觉的神经元的敏感性。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婴儿获得的词汇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对婴儿说话的数量。

正确做法:当给宝宝穿衣服时,当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时,要和宝宝说话,告诉他:“妈妈在给你换衣服,凉不凉啊?伸伸小胳膊、抬起头”等等。也就是说尽可能地与孩子多说话,这是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所必不可少的。当到了一定时候宝宝的语言会突然爆发,于是很多话都会说了。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来源:https://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2800.html

延伸阅读
父母为啥不待见准女婿 如果是一个女生的父母不待见这个女婿,可能是女方父母有问题,但是,如果好几个女朋友的父母都不喜欢这个女婿,那么,问题肯定出在他自己的身上,应该好好的检讨。现在,有好多男生在找对象过程中总是会遭遇不断被女方拒绝的尴尬,理由大多是女方的父母不同意。虽说现在很多女孩对物质的东西看得比较重,许...
标签: 宝宝
www.tulaoshi.com 孩子早恋勿责怪 各位家长注意了,对于青少年早恋问题,堵不如疏。由于青春期的萌动,孩子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一种正常反应,家长和学校老师都不应大惊小怪,更不应把事情扩大。相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一般都会接受。那些导致孩子早恋者,问题往往正是出在家长身上。要么是单亲家庭,要么是...
读者金女士:今年夏天特别热,为了让宝宝更凉快些,我隔一段时间就给他剃一次光头,但是上周发现宝宝有点中暑的迹象,请问夏天到底该不该给宝宝剃光头?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王俊怡:在夏季给孩子剃成小光头,有利于散热,避免出痱子。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外出时注意戴遮阳帽和打遮阳伞,注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头部,如果...
标签: 孕期
流产男人别再责怪妻子 流产,人们似乎一致认为是女人的事情,跟男人没关系,而却忽略了这样一种人,有一种男人因为精子DNA受损或染色体平衡易位,往往会导致妻子怀孕后流产,这种男人被称作流产男人。流产男人的精子因为电脑辐射、吸烟或精索静脉曲张等疾病导致精子DNA受损,成为配偶受孕后容易出现胚胎停止发育而流...
玩具太多宝宝阻碍神经系统发育 玩具太多 不利于 宝宝 神经 系统的发育 很多年轻的父母认为,给予宝宝越多刺激,大脑就会越发达。所以,爸爸妈妈们都愿意给宝宝买各式各样的玩具,恨不得宝宝一玩玩具就瞬间变聪明。其实玩具太多不利于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 适宜适量选玩具 1.适合tulaoShi.co...

经验教程

218

收藏

59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