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批

竹叶

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 的叶,是中医一味传统的清热解毒药。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可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癔,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等。

经验文章 概述
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 var. henonis (Mitf.) Stapf ex Rendle 的叶,是中医一味传统的清热解毒药。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可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癔,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等。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竹叶

拉丁学名

Phyllostachysnigra(Lodd.)Munrovar.henonis(Mitf.)StapfexRendle

禾本科

采集

随时采鲜者入药

性味与归经

甘辛淡寒,入心胃小肠经

基本简介

竹叶在中国乃至东南亚的广大地区有着长期的食用和药用历史,

1998年(淡)竹叶被卫生部批准列入了“药食两用的天然物名单”,以竹叶黄酮为内容物的“竹康宁”胶囊和片剂也分别于1999年和2002年获得了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

中国素有“竹子王国”之称,境内有竹类40多属400余种,竹林面积约400万公顷。竹子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多用途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在竹叶有效成分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竹叶

竹叶在清.中记载:"竹叶主咳逆上气,疗筋急(疾),恶疮,杀小虫.......主咳逆上气者,以其能清肺胃之热也;疗筋急(疾),恶疮者,以其能化身中之气也,气化则百骸条畅,何有小虫之患乎." 清.中记载:"竹叶清香透心,微苦,凉气热气俱清.经曰:治温以清,专清心气,叶锐能散,味淡利窍,使心经热气分解.主治暑热消渴,胸中热痰,咳逆喘促,皆用为良剂也.又取色青入胆,气清入肺,是以清气分之热,非竹叶不能......."

竹叶是中医一味传统的清热解毒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列入"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国珍竹康宁是以竹叶为主要原料,竹叶提取物高度浓缩了黄酮类化合物和香豆素类内酯营养素,具有良好的抗自由基能力;其抗衰老,抗疲劳和免疫调节作用与松花粉相当;降血脂和血胆固醇作用与银杏叶提取物相近;抗菌,消炎和抗病毒作用与茶多酚相似;具有调节血脂的保健功能,可有效保护人体健康.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服用:松花粉+竹康宁+养生茶

主要功效

竹叶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疮。①《别录》: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

②《药性论》:主吐血热毒风,止消渴。

③《食疗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饮,喉痹,除烦热。

④《日华子本草》: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壮热,头痛头风,并怀妊人头旋倒地,止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

⑤张元素:凉心经,益元气,除热,缓脾。

⑥《纲目》:煎浓汁,漱齿中出血,洗脱肛不收。

⑦《本草正》:退虚热烦躁不眠,止烦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风热惊痫。

⑧《重庆堂随笔》:内息肝胆之风,外清温署之热,故有安神止痉之功。

⑨《本草再新》:凉心健脾,治吐血、鼻血,聪耳明目。

主要功用

竹叶

⑴[1]:用于心火炽盛引起的口舌生疮、尿少而赤,或热淋尿痛(如急性泌尿系感染),常配生地、木通、甘草梢(如导赤散)。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癔,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

⑵清热除烦:用于热病后余热未尽之燥热心烦,常配生石膏、麦冬。

外形特征

竹叶呈狭披针形,长7.5~16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形,叶柄长约5毫米,边缘之一侧较平滑,另一侧具小锯齿而粗糙;平行脉,次脉6~8对,小横脉甚显著;叶面深绿色,无毛,背面色较淡,基部具微毛;质薄而较脆。气弱,味淡。以色绿、完整、无枝梗者为佳。

功用主治

竹叶的功效: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疮。

①《别录》: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

②《药性论》:主吐血热毒风,止消渴。

③《食疗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饮,喉痹,除烦热。

④《日华子本草》: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壮热,头痛头风,并怀妊人头旋倒地,止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

⑤张元素:凉心经,益元气,除热,缓脾。

⑥《纲目》:煎浓汁,漱齿中出血,洗脱肛不收。

⑦《本草正》:退虚热烦躁不眠,止烦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风热惊痫。

⑧《重庆堂随笔》:内息肝胆之风,外清温署之热,故有安神止痉之功。

⑨《本草再新》:凉心健脾,治吐血、鼻血,聪耳明目。

性味归经

甘淡,寒。   

①《别录》:味辛平,大寒。   

②《药性论》:味甘,无毒。   

③《履巉岩本草》:苦,甘,微寒,无毒。   

④《本草正》:味甘淡,气平微凉。   

归经入心、肺、胆、胃经。   

①《滇南本草》:入肺。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胃三经。   

③《本草汇言》:入手太阳经。   

④《药品化义》:入心、肺经。

竹叶

异名:淡竹叶(《别录》)。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

采集:随时采鲜者入药。

药材:叶呈狭披针形,长7.5~16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形,叶柄长约5毫米,边缘之一侧较平滑,另一侧具小锯齿而粗糙;平行脉,次脉6~8对,小横脉甚显著;叶面深绿色,无毛,背面色较淡,基部具微毛;质薄而较脆。气弱,味淡。

以色绿、完整、无枝梗者为佳。

主要作用

研究表明,竹叶提取物有效成分包括黄酮、酚酮、蒽醌、内酯、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扩张毛细血管、疏通微循环、活化大脑、促进记忆、改善睡眠、抗癌症、美化肌肤等功效。据相关研究报道,在“第二届国际天然抗氧化剂会议”上,国内外多位学者报告了关于天然生物黄酮对抗癌药引起的骨髓毒性及免疫功能抑制的影响,对冠心病患者微循环、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心肌出血的改善。

竹叶提取物有良好的工艺特性,易溶于热水和低浓度的醇,具有高度的水、热稳定性,加工适应性好,并且具有高度的抗氧化稳定性,在局部浓度大大超标时,也不会发生茶多酚样的促氧化作用。同时竹叶提取物具有典型的竹叶清香,清爽怡人,微苦、微甜。竹叶提取物可广泛用于医药、食品、抗衰老产品及美容化妆品、饲料等领域。

现代研究

1.《名医别录》:“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

2.《药品化义》:“竹叶,清香透心,微苦凉热,气味俱清。经曰:治温以清,专清心气,味淡利窍,使心经热血分解。主治暑热消渴,胸中热痰,伤寒虚烦,咳逆喘促,皆为良剂也。”

史书记载

竹叶

①疗热渴:淡竹叶五升,茯苓、石膏(碎)各三两,小麦三升,栝楼二两。上五味,以水二斗煮竹叶,取八升,下诸药,煮取四升,去滓分温服。(《外台秘要方》竹叶汤) ②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二把,石膏一升,半夏(洗)半斤,人参二两,麦冬(去心)一升,甘草(炙)二两,粳米半升。(《伤寒论》竹叶石膏汤)

③治霍乱利后,烦热躁渴,卧不安:浓煮竹叶汁,饮五、六合。(《圣济总录》竹叶汤)

④治小儿心脏风热,精神恍惚:淡竹叶一握,粳米一合,茵陈半两。上以水二大盏,煮二味取汁一盏,去滓,投米作粥食之。(《圣惠方》淡竹叶粥)

⑤治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一把,葛根三两,防风一两,桔梗、甘草各一两,桂枝一两,人参一两,附子(炮)一枚,大枣十五枚,生姜五两。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温覆使汗出。(《金匮要略》竹叶汤)

⑥治诸淋:淡竹叶、车前子、大枣、乌豆(炒,去壳)、灯心、甘草各一钱半。上作一服,用水二盏,煎至

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奇效良方》淡竹叶汤)⑦治心移热于小肠,口糜淋痛:淡竹叶二钱,木通一钱,生甘草八分,车前子(炒)三钱,生地黄六钱,水煎服。

(《医力简义》导赤散)

⑧治产后血气暴虚,汗出:淡竹叶,煎汤三合,微温服之,须臾再服。(《经效产宝》)

⑨治头疮乍发乍差,赤焮疼痛:竹叶一斤烧灰,捣罗为末,以鸡子白和匀,日三、四上涂之。(《圣惠方》)

竹叶产品

竹叶黄酮

竹叶黄酮对人类的健康长寿有着重要的意义,日本科技界认为,竹叶黄酮的结构与人体的血红蛋白相似,可以制成针剂直接注入静脉,以提高产品功效。

竹叶黄酮安全、无毒。众所周知,银杏叶中含有一定量的白果酸,对人体有害,必须彻底去除。而在竹叶有效成分的研究中,迄今尚未发现任何有毒、有害成分,其安全性大大高于银杏提取物。

竹叶抗氧化物

竹叶抗氧化物(AntioxidantofBambooleaves,简写为AOB) AOB是一种从禾本科(Graminae)、竹亚科(Bambusoid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Sieb.etZucc)的淡竹犤Phyllostachysnigravar.hnonis(Bean)StepfexRendle犦等叶子中得到的酚性制剂。其生产工艺既可以是在原有专利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结晶所得,也可以是在竹叶粗提物的基础上,采用组合式膜分离技术精制而成。

竹叶大麦茶

竹叶大麦茶由淡竹叶之提取物竹叶黄酮和胚芽大麦经科学方法精制加工而成。竹叶黄酮保健功能显著独特,对人体健康有诸多好处:抗炎症,抗过敏,抑制细菌,抑制寄生虫,抑制病毒,防治肝病,防治血管疾病,防治血管栓塞,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抗化学毒物等。淡竹叶提取物中所含的功能因子主要是黄酮碳苷和香豆素类内酯,其有效成份的含量和生物活性均与银杏叶提取物有可比性。同时,竹叶黄酮不含有害成分和抗营养因子,无任何副作用,其有效成份能深入病灶部位,直接发挥功效。竹叶黄酮能消除多种类型的活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心脑血管。同时,竹叶黄酮还具有抗衰老和抗疲劳的作用,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竹叶 - 竹叶抗氧化物

在中国食品添加剂产业的品种结构中,抗氧化剂是最薄弱的一环。尤其是天然抗氧化剂,目前国外共有商品47种,抗氧化效果明显优于BHA和BHT的有迷迭香提取物,其他如鼠尾草提取物、甘草抗氧化物、茶多酚、鞣花酸、向日葵籽提取物等;而中国目前批准使用的仅有茶多酚、植酸(钠)、磷脂、甘草抗氧化物等少数几种等。以天然食用抗氧化剂取代合成抗氧化剂是今后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开发具有本土资源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高效、成本低廉的天然抗氧化剂更是重中之重。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有着几千年药食同源的传统,发展天然、营养、多功能的食品添加剂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国素有“竹子王国”之称,境内有竹类40多属400余种,竹林面积约400万公顷。竹子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多用途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在竹叶有效成分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从1998年起,笔者及其合作者对竹叶黄酮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做了大量研究。如分子水平的体外模拟试验表明,金毛竹(淡竹)叶提取物显著抑制了由AAPH诱导的脂质体的过氧化,防止了Cu++中介的人类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在麦乳精(阿华田)中强化1%的竹叶提取物,显著提高了制品的抗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并保护了其中VA和VE的活性;在啤酒中强化一定量的竹叶提取物后,抗氧化性能和储存稳定性大大增强,双乙酰回升受到显著抑制;对竹叶黄酮进行控制性酸水解,使其部分黄酮糖苷转化成苷元,亲油性有了显著改善,TBA快速测定法表明,在菜籽油体系中,水解苷元显示了与BHT可比的抗氧化活性,其有效浓度在0.2‰左右;改良烘箱法试验表明,水解苷元抑制猪油过氧化的能力与槲皮素和茶多酚相似;化学发光法测定的结果显示,水解苷元的清.OH活性接近槲皮素。表明竹叶黄酮具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潜力。2002年“竹叶抗氧剂”被国家经贸委列为《国家级轻工业新产品开发指南》中“食品添加剂行业优先开发产品汇总表”的第一项。

中国从2002年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要求,对竹叶抗氧化物(AntioxidantofBambooleaves,简写为AOB)的生产工艺、理化性质、质量标准、毒理试验结果、应用效果(应用范围、最大应用量)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1.生产工艺

AOB是一种从禾本科(Graminae)、竹亚科(Bambusoid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Sieb.etZucc)的淡竹犤Phyllostachysnigravar.hnonis(Bean)StepfexRendle犦等叶子中得到的酚性制剂。其生产工艺既可以是在原有专利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结晶所得,也可以是在竹叶粗提物的基础上,采用组合式膜分离技术精制而成。

2.化学组成

AOB的抗氧化成分包括黄酮、内酯和酚酸类化合物,其总黄酮含量30%。由于经柱层析和逆流色谱进一步分离后所得组分的抗氧化效果都低于或等同于本品,所以说这是一组复杂的、而又具有相互协同增效作用的混合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黄酮碳苷,包括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等;内酯类化合物主要是羟基香豆素及其糖苷;酚酸类化合物主要是肉桂酸的衍生物,包括绿原酸、咖啡酸和阿魏酸等。

3.鉴别方法

AOB的外观为黄色或棕黄色的粉末或颗粒,可溶于水和乙醇,略溶于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等;AOB有吸湿性,在干燥状态时相当稳定。化学试剂鉴别:取本品0.5g溶于100mL95%的乙醇中,按下法鉴别:取上述溶液1mL,加1%FeCl3-乙醇溶液2~3滴,应显深蓝色或蓝紫色。取上述溶液1mL,加1%AlCl3-乙醇溶液2~3滴,应呈鲜黄色;取本品0.5g,加入10mL乙醚,超声波辅助萃取30秒,过滤。取滤液1mL,置70~90℃的水浴中挥干乙醚后,依次加入2%的间二硝基苯溶液(用95%乙醇配制)和2.5mol/L的KOH水溶液各1mL,立即出现微红色,放入上述热水浴中,迅速变成深紫红色。经溴化钾压片后的红外光谱图显示,在3400、2900、1610、1520、1080cm-1等附近有特征性吸收。将其溶于光谱纯甲醇后,在200~600nm的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紫外光谱图显示,在240~400nm区域有两个主要的吸收峰,其中在240~280nm之间有一强吸收峰,在300~350nm之间有一次强吸收峰,呈现了植物黄酮制剂的典型特征。

4.安全性评价

竹叶在中国乃至东南亚的广大地区有着长期的食用和药用历史,1998年(淡)竹叶被卫生部批准列入了“药食两用的天然物名单”,以竹叶黄酮为内容物的“竹康宁”胶囊和片剂也分别于1999年和2002年获得了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卫生部GB15193-199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对力夫牌竹叶抗氧化

竹叶物(AOB)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阶段大、小鼠急性及口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雌雄两性均大于10000mg/kg体重,按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判定,属实际无毒类。第二阶段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提示该样品无致突变性。第三阶段大鼠90天喂养试验设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相当于人最大可能摄入量(860mg/d)的100、200、300倍,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AOB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4.3g/kg体重;传统致畸试验显示各剂量组各项指标均未见有明显的母体毒性和胚胎毒性、致畸性;大鼠一代繁殖试验母体效应、胎仔效应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代谢试验表明,AOB中四种碳苷黄酮在大鼠胃肠道内均无直接吸收,灌胃后各个时相血浆和主要组织器官(肝、肾、脑及肌肉组织)均无检出,灌胃后0.5h、1h、1.5h、2h、3h、4h、6h、8h、12h在胃肠道及其内容物中,四种碳苷的回收率分别为83.3%、68.8%、65.0%、61.1%、59.9%、59.1%、57.8%、53.7%、51.7%;一次性灌胃给予受试物,24h后从粪便中检出的原型物占摄入量的27.6%,尿液中未见原形物排出。AOB中的另一主要羟基香豆素类组分则主要经血液途径吸收。灌胃后各时相在大鼠肝脏、脑及肌肉组织均无检出,在血液及肾脏从有检出;给予受试物24h后该组分在尿液中检出1.9%,在粪便中未检出。

传统选方

①疗热渴:淡竹叶五升,茯苓、石膏(碎)各三两,小麦三升,栝楼二两。上五味,以水二斗煮竹叶,取八升,下诸药,煮取四升,去滓分温服。(《外台秘要方》竹叶汤)

②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二把,石膏一升,半夏(洗)半斤,人参二两,麦冬(去心)一升,甘草(炙)二两,粳米半升。(《伤寒论》竹叶石膏汤)

③治霍乱利后,烦热躁渴,卧不安:浓煮竹叶汁,饮五、六合。(《圣济总录》竹叶汤)

④治小儿心脏风热,精神恍惚:淡竹叶一握,粳米一合,茵陈半两。上以水二大盏,煮二味取汁一盏,去滓,投米作粥食之。(《圣惠方》淡竹叶粥)

⑤治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一把,葛根三两,防风一两,桔梗、甘草各一两,桂枝一两,人参一两,附子(炮)一枚,大枣十五枚,生姜五两。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温覆使汗出。(《金匮要略》竹叶汤)

⑥治诸淋:淡竹叶、车前子、大枣、乌豆(炒,去壳)、灯心、甘草各一钱半。上作一服,用水二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奇效良方》淡竹叶汤)

⑦治心移热于小肠,口糜淋痛:淡竹叶二钱,木通一钱,生甘草八分,车前子(炒)三钱,生地黄六钱,水煎服。
(《医力简义》导赤散)

⑧治产后血气暴虚,汗出:淡竹叶,煎汤三合,微温服之,须臾再服。(《经效产宝》)

⑨治头疮乍发乍差,赤焮疼痛:竹叶一斤烧灰,捣罗为末,以鸡子白和匀,日三、四上涂之。(《圣惠方》)

用法介绍

竹叶黄岑汤一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组成】竹叶(切)30克 黄芩6克 茯苓9克 甘草 麦门冬 大黄各6克 生地黄(切)15克 生姜18克 芍药12克

【用法】上九味,哎咀。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

【主治】精极实热,眼视无明,齿焦发落,形衰体痛,通身虚热。

竹叶黄岑汤二

【来源】《内科摘要》卷下。

【组成】淡竹叶6克 黄耆 生地黄 麦门冬 当归 川芎 甘草 黄芩 石膏(煨) 芍药 人参各3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气血两虚,胃火盛而作渴,以及痈疽、发背、诸疮之大渴。

竹叶黄岑汤三

【来源】《医宗金鉴》卷六十二。

【组成】人参2.4克 生黄耆2.4克 石膏(煅)2.4克 半夏(制),2.4克 麦冬2.4克 生地6克 白芍2.4克 甘草2.4克 川芎2.4克 当归2.4克 竹叶10片 黄芩2.4克

【用法】上十二味,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灯心20根,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温服。

【主治】痈疽发背,诸般疔毒,表里热甚,阴液不足,口中干渴。

灯心竹叶茶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组成】灯心草5克,鲜竹叶30克。

【功用】清心,降火,除烦,利尿。

【主治】虚烦不眠证,起于心阴不足;或热病耗伤心阴而致心烦口渴,夜寐不宁者。

【制法】上药放保温杯内,以沸水冲泡,盖闷15~20分钟后,代茶频饮。睡前1小时,再按原量冲泡顿服。

【宜忌】小便不禁者慎用。    

相关文章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