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溪穴位位置图

2016-04-13 18:01 17 1 收藏

太溪穴位位置图,每个人都希望每天都是开心的,不要因为一些琐事扰乱了心情,闲暇的时间怎么打发,关注图老师可以让你学习更多的好东西,下面为大家推荐太溪穴相关知识,赶紧看过来吧!

【 tulaoshi.com - 太溪穴 】

太溪穴位位置图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足内踝(高点)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即: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

太溪穴位位置及图片_太溪穴的功效与作用_按摩手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

太溪穴的名词解释

太溪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阴肾经。输(土)、肾经俞穴、原穴。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

别名:大溪穴,吕细穴。

第1步“太溪穴”:“太”,大也。“溪”,溪流也。该穴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本穴物质为然谷穴传来的冷降之水,至本穴后,冷降水液形成了较为宽大的浅溪,故名“太溪穴”。大溪名意与此穴同。

第2步“吕细穴”:“吕”,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也,总称六吕,此指穴内物质为纯阴之液。“细”,弱也、小也。吕细一名意在形容穴内流行的地部经水水面宽大而流动缓慢,故名“吕细穴”。

第3步“肾经俞”:“俞”,输也。本穴为肾经经水的传输之处,故为肾经俞穴。

第4步“肾经原”:“原”,本源、根源也。本穴输出的地部经水真正表现出肾经气血的本源特性,故为肾经原穴。

第5步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地部流行的经水,其变化为进一步的气化散热,表现出土的长养特征,故其属土。

太溪穴位位置及图片_太溪穴的功效与作用_按摩手法


太溪穴的功效与作用

第1步缓解治疗头痛、目眩、牙痛、咽喉肿痛、气喘、支气管炎、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胸痛咳血、消渴等;

第2步缓解治疗女性生理不顺、月经不调、肾脏病、遗精、膀胱炎、阳痿、小便频数、乳腺炎、增强性功能等;

第3步缓解治疗关节炎、风湿痛、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内踝肿痛、下肢瘫痪、足跟痛、腰肌劳损、手脚冰凉、手脚无力等;

第4步缓解治疗精力不济、失眠、健忘、祛斑、美容、祛痘、祛眼袋浮肿、祛黑眼圈、美白肌肤等。

太溪穴位位置及图片_太溪穴的功效与作用_按摩手法


太溪穴的配伍功效

第1步配少泽治咽痛、齿痛;配飞扬治头痛目眩;配肾俞、志室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腧穴学》);

第2步配少泽,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主治咽喉炎,齿痛;

第3步配飞扬,为原络配穴法,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第4步配肾俞、志室,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

太溪穴位位置及图片_太溪穴的功效与作用_按摩手法


太溪穴的主治病症

主治:头痛目眩,咽喉肿痛,牙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咳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膀胱炎,遗精,遗尿;

呼吸系统疾病: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

五官科系统疾病:慢性喉炎,口腔炎,耳鸣;

运动系统疾病:下肢瘫痪,足跟痛,腰肌劳损;

其它:心内膜炎,神经衰弱,乳腺炎,膈肌痉挛。

太溪穴位位置及图片_太溪穴的功效与作用_按摩手法


太溪穴的按摩手法

可以用拇指的罗纹面来按摩,缓慢加大力量,一般3—5分钟。如果实在掌握不了手法,就买一根艾条来灸吧。或者也可以用双手擦热放在后腰的肾俞处,也有补肾的效果。

来源:https://www.tulaoshi.com/n/20160413/2200611.html

延伸阅读
标签: 养生 健康养生
髋骨穴位位置图 髋骨穴属于经外奇穴,髋骨穴的准确位置位于大腿,梁丘穴两旁各1.5寸,一侧两穴。 髋骨穴的功效与作用 按摩髋骨穴缓解治疗膝关节痛、中风偏瘫、脚气等。 按摩髋骨穴位的功效: 按摩髋骨穴具有祛风湿、清热的功效。 髋骨穴的配伍功效 治膝关节炎∶ 髋骨穴,阳陵泉,足三里,犊鼻。 治下肢瘫痪∶ 髋...
标签: 养生 健康养生
强间穴位位置图 强间穴的位置,位于人体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 强间穴的名词解释 强间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别名大羽。 “强间穴”: “强”,强盛也。“间”,二者之中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强劲的上行阳气。本穴物质为脑户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颅脑的外散...
标签: 养生 健康养生
曲泽穴位位置图 曲泽穴的位置,位于人体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曲泽穴的名词解释 曲泽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厥阴心包经。合(水)穴。 曲泽: 曲,隐秘也;泽,沼泽也。该穴名意指心包经气血在此汇合。本穴为心包经之穴,所处为南方之地,虽然心包经上、下二部经脉的经气在此汇合并散热冷降,表现出水...
标签: 养生 健康养生
头临泣穴位位置图 头临泣穴的位置:位于人体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中点处。(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一个) 头临泣穴的名词解释 1、头临泣穴: 经穴名。《针灸甲乙经》名临泣;《圣济总录》名目临泣;《针灸资生经》:“临泣二穴,在目上直入发际五分陷中。”名头临泣。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足少阳...
标签: 养生 健康养生
外陵穴位位置图 外陵穴的位置: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 外陵穴的名词解释 1、外陵穴: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 2、穴义: 胃风吹扬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 3、名解: 外,指本穴气血作用的部位在经脉之外;陵,陵墓也、土丘也。 4、 该穴名意指胃经的脾土微粒输送胃经之外。 5、 本穴物...

经验教程

269

收藏

67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