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鼎穴位位置图

2016-04-13 17:48 11 1 收藏

天鼎穴位位置图,岁数大了,QQ也不闪了,微信也不响了,电话也不来了,但是图老师依旧坚持为大家推荐最精彩的内容,下面就是图老师大家精心准备的天鼎穴的相关知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tulaoshi.com - 天鼎穴 】

天鼎穴位位置图

天鼎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穴与缺盆穴连线中点。

天鼎穴穴位位置图_天鼎穴的功效与作用_按摩手法


天鼎穴的名词解释

1、天鼎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出自《针灸甲乙经》。

2、别名:天顶,天项,天盖。

3、穴义:大肠经经水受热气化上行于天。

4、天鼎:天,头面、皮部也。鼎,炉鼎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水受热气化并上行于天。本穴物质为巨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受心部外传之热水液蒸 发并上行于天,如鼎内之水被加热一般,故名。(从地球坐标系来看,天鼎在上,何以经水能上行,其理同巨骨穴气血运行之解)。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

天鼎穴穴位位置图_天鼎穴的功效与作用_按摩手法

5、天顶、天盖:天,指穴内气血所处的部位或运行的方向。顶,支撑也。盖,外盖也。天顶、天盖名意皆指穴内物质为气化之气,对天起支撑或护盖作用。本穴物质为气化后上行于天的阳热之气,阳气的存在,既是对皮部的支撑也是对皮下之物的护盖,故名。

6、天项:天,指穴内气血所处的部位或运行的方向。项,指穴所处的部位。天项名意指本穴的阳热之气从项部上行天部。

天鼎穴穴位位置图_天鼎穴的功效与作用_按摩手法


天鼎穴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咳嗽、咽喉肿痛、扁桃体炎、上肢麻木、失语、暴喑气梗、瘰疬、瘿气等。

2、按摩天鼎穴的功效:向头面天部传送大肠经的气化之气;利咽喉,清肺气。

天鼎穴穴位位置图_天鼎穴的功效与作用_按摩手法


天鼎穴的配伍应用

1、暴喑:天鼎、合谷、间使;

2、喉痹哽噎,咽肿不得消,食饮不下:天鼎、气舍、膈俞;

3、瘿气:天鼎、臑会、合谷、足三里、天突、天容;

4、失音嗫嚅:天鼎、间使。

天鼎穴穴位位置图_天鼎穴的功效与作用_按摩手法


天鼎穴的疗法及注意事项

1、:寒则补之并久留针,热则泻之。

2、:天鼎穴,艾条灸5—20分钟,天鼎穴,艾炷灸3—5壮。

3、:天鼎穴,直刺0.5—0.8寸。

天鼎穴穴位位置图_天鼎穴的功效与作用_按摩手法

4、

(1)用力按压天鼎50次,可缓解扁桃体红肿所造成的疼痛,以及喉咙阻塞等症状。

(2)用中指指腹按摩天鼎,每次1—3分钟,对咽喉和耳部有很好的保养作用,能缓解咽喉肿痛,预防听力减退。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

天鼎穴穴位位置图_天鼎穴的功效与作用_按摩手法


天鼎穴的按摩手法

1、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并做环状运动,时间宜短。

2、特别注意:因为天鼎穴位接近气管,因此不可用力过度。

来源:https://www.tulaoshi.com/n/20160413/2200386.html

延伸阅读
标签: 养生 健康养生
髋骨穴位位置图 髋骨穴属于经外奇穴,髋骨穴的准确位置位于大腿,梁丘穴两旁各1.5寸,一侧两穴。 髋骨穴的功效与作用 按摩髋骨穴缓解治疗膝关节痛、中风偏瘫、脚气等。 按摩髋骨穴位的功效: 按摩髋骨穴具有祛风湿、清热的功效。 髋骨穴的配伍功效 治膝关节炎∶ 髋骨穴,阳陵泉,足三里,犊鼻。 治下肢瘫痪∶ 髋...
标签: 养生 健康养生
强间穴位位置图 强间穴的位置,位于人体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 强间穴的名词解释 强间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别名大羽。 “强间穴”: “强”,强盛也。“间”,二者之中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强劲的上行阳气。本穴物质为脑户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颅脑的外散...
标签: 养生 健康养生
曲泽穴位位置图 曲泽穴的位置,位于人体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曲泽穴的名词解释 曲泽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厥阴心包经。合(水)穴。 曲泽: 曲,隐秘也;泽,沼泽也。该穴名意指心包经气血在此汇合。本穴为心包经之穴,所处为南方之地,虽然心包经上、下二部经脉的经气在此汇合并散热冷降,表现出水...
标签: 养生 健康养生
头临泣穴位位置图 头临泣穴的位置:位于人体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中点处。(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一个) 头临泣穴的名词解释 1、头临泣穴: 经穴名。《针灸甲乙经》名临泣;《圣济总录》名目临泣;《针灸资生经》:“临泣二穴,在目上直入发际五分陷中。”名头临泣。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足少阳...
标签: 养生 健康养生
外陵穴位位置图 外陵穴的位置: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 外陵穴的名词解释 1、外陵穴: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 2、穴义: 胃风吹扬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 3、名解: 外,指本穴气血作用的部位在经脉之外;陵,陵墓也、土丘也。 4、 该穴名意指胃经的脾土微粒输送胃经之外。 5、 本穴物...

经验教程

242

收藏

85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