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怕打针?教你5招好对策

2015-10-13 21:41 17 1 收藏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早教要从婴幼儿时期就要重视。接下来图老师小编给大家讲解下宝宝怕打针?教你5招好对策,懵懂的父母们赶紧看过来!

【 tulaoshi.com - 分娩 】

  

大部分宝宝都怕打针,到了医院又哭又闹,弄得爸爸妈妈心烦意乱。长长的针头刺入宝宝娇嫩的肌肤,更是刺进了父母的心里。宝宝打针,更多地牵动着父母关爱的神经,体验着复杂的情感。

  宝宝为什么怕打针

  1、肌体对外界刺激的自然反应

  出于人体自我保护目的,当外部刺激进入肌体立即会引起人体的一种不舒适的感觉,从而引发一系列反应。对于宝宝来说,这种体验是非常不愉快的,所以他总是想尽办法,如嚎啕大哭、手舞足蹈等等阻挠打针。害怕打针,实质上是再自然不过的人的本能反应了。

  2、医院陌生的场景激发了宝宝的恐惧心理

  人对于不熟悉的事物通常抱有一种恐惧、害怕的心理。在医院这一陌生的场景中,戴着口罩、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各式各样的针管、仪器,和我们日常的生活场景有很大的差异。无论多么胆大的宝宝,到了陌生环境,行为也会变得谨小慎微。有时,父母和宝宝在家里事先讲好了不怕打针不哭,但是到医院就是不行。这不能怪宝宝,是医院本身的氛围带来了宝宝的恐惧。

  3、不恰当教育方式的强化

  有些父母常这样吓唬宝宝:“再不听话,就让医生给你打针!”这样一来,宝宝已有的感觉在语言营造的情境中又一次被不恰当地强化和放大,本来并非不可忍受的感觉变得难以承受了。

  4、成人紧张心理的传递

  往往在宝宝还没有打针时,父母就开始担心宝宝是不是能够忍受得住。这种紧张无意识就能够传递给宝宝,从而造成宝宝紧张的心理。

  各方面的压力聚集在一起,远远超过了宝宝所能承受的心理底限。他需要释放,但他还不会像成人那样运用各种解压的手段,只能通过本能方式――哭闹、折腾来消除压力了。

  舒缓恐惧5策略

  面临打针的时候,不管是父母还是宝宝,情绪的调节非常重要。事先充分的准备远远胜过临时的安抚。这里推荐5个小策略,您不妨试一试。

  1、提高宝宝的理性认识。生病本身是一种很不舒服的体验,而打针可以帮助宝宝解脱出来。你可以告诉宝宝:“生病了很难受,打过针之后病就会好了!”从而引发宝宝对打针的期待。

  游戏也是提高宝宝认识的好方法,它不仅能够帮助宝宝认识社会生活本身,更能够通过游戏释放紧张的情绪。平时,你可以和宝宝玩医院的小游戏,让宝宝当医生,你做病人,在宝宝的针头“戳入”“病人”的肌体时,宝宝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脱敏”――情绪上对打针不再害怕,理智上理解打针治病的意义。如果你装作很疼的样子,还会招来宝宝的笑声,这种对生活本身逼真的临摹使得亲子双方的感觉一下子通透了,也让宝宝变得更加坚强了。

  2、努力营造宝宝熟悉的场景。宝宝去打针时,最好爸爸妈妈双方都去,父母和宝宝本来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所有宝宝依恋的对象都在场,会让宝宝从心理上感到支持和安全。有的宝宝到哪里都要带上心爱的玩具(如布娃娃、毛毛熊等),这时候不妨也带上,那也是宝宝自我认知的一部分,能安抚他的情绪。这一点对于年龄小一点的宝宝更适用。

  3、转移注意力。你可以事先准备一个轻松的小笑话、小故事在打针的时候讲,将宝宝的注意力引到故事所讲述的的场景中去,能有效减轻宝宝的痛感;你平静、有力的抚慰也能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4、给宝宝传递勇敢、快乐的正面期望。可以这样对他说:“你是个勇敢的宝宝,坚强的宝宝,爸爸妈妈最喜欢宝宝的勇敢和坚强了。宝宝打针的时候也是这样,对不对?”父母强诱导性的、正面的语气往往能够激发宝宝自我控制的能力,使自己的形象符合你的期望。

  5、和医生进行交流。告诉医生宝宝的兴趣点,以便在打针时和宝宝进行交流。虽然医生和宝宝并不熟悉,可是来自陌生人尤其是医生的夸奖非常有用。在宝宝自我形象的确立中,他会觉得非常自豪:“连医生都说我勇敢呢!”

宝宝生病后就要去医院检查治疗,但是很多孩子都会不愿去医院,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孩子不愿去医院多半是害怕打针。只要找到孩子怕打针的原因和克服预防的方法就可以避免了哦。

宝宝怕打针怎么办

对宝宝而言,打针算是一件最实实在在的痛苦事。那小小的针头戳进皮肤的一刹那,几乎所有的宝宝都会放声大哭。从此他只要一看到针管、针头,甚至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和护士,都会感到无比恐惧。其实这种恐惧的根源一方面来源于肉体的疼痛,一方面来源于对冰冷的针管和陌生事物的恐惧。

宝宝害怕疼痛害怕打针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父母可以适当减少宝宝的这种恐惧。比如可以买一套医生的玩具送给宝宝,玩具里有

听诊器、体温计、针头、针管,然后告诉宝宝,当他心爱的

玩具娃娃生病时,他可以自己动手给娃娃量体温,听心跳,打针。让宝宝在游戏中接受和熟悉这些

医疗器械,减少因陌生而加剧疼痛的恐惧感。

那么,如果预防宝宝怕打针呢?

宝宝怕打针的预防方法

孩子怕打针,很多情况下是父母制造的“害怕”——“你不听话,带你去打针”,是许多家长在孩子不听话时吓唬孩子的杀手锏。殊不知这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本来针扎到孩子身上,孩子哭是正常反应,哭并不是害怕打针,而是感觉到疼痛才哭。孩子第一次打针后,有了疼痛感,而家长不断用这种痛苦来提醒孩子,“你不听话,带你去打针”。家长在加重孩子痛苦的时候,也加强了孩子对打针的害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fm/)

当针扎进宝宝的身体里,宝宝往往会哭,这个时候家长不要一味地对孩子说,不疼不疼,宝宝要勇敢,不怕疼。为什么要不怕疼?打针本来就很疼。家长这样说非常误导孩子,让孩子对疼痛的认知产生错觉——明明我的身体是疼的,可妈妈却告诉我不疼,小小的心里会感到很矛盾。孩子会认为,那一定是自己有问题。所以有些孩子大了以后,身体有些部位都摔青了,家长问他在哪里摔的,孩子说不知道。家长着急了,都摔成这样了你不知道?不是孩子不想知道,是一直以来大家传递给他的信息,他的潜意识里已经形成一个意识,这个是不疼的,即使出血了也是不疼的。

宝宝怕打针怎么办?家长要积极正面的引导孩子克服恐怖心理哦。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大夫,我特别难受。别给我开口服药了,还是给我打吊瓶吧。”在医院里,经常有病人这样央求医生。

  北京一项针对门诊注射室患者进行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人是主动向医生提出打针或者输液的。对此,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剂科主任孙春华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在中国,门诊和住院病人平均的静脉注射率高达90%,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仅有30%。也就是说,中国人针打得太多了。人们往往认为打针比吃药好,这与人们普遍存在的三大偏见密切相关。”

  偏见一:打针见效快。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通过打针药物可以直接进入体内,能迅速击退疾病,效果明显,但事实并非如此。孙春华指出,打针见效快慢与药物性质和疾病种类密切相关。比如治疗冠心病常用的硝酸甘油,含在舌下,2—5分钟就能迅速发挥作用,作用比注射还快。

  偏见二:打针作用强。口服药物的作用强度不一定比注射药物的弱。药物强度主要与用药的剂量相关,与用药途径关系不大。另外像治疗细菌性痢疾、肠炎、便秘等肠道疾病的药物,很多必须口服,才能让药物在肠道中发挥作用,如果注射进了血液,效果反而差。“而且打针的风险要比吃药高得多。”孙春华指出。

  偏见三:吃药不管用,就应该去打针。许多人吃了几天药,觉得病情没有减轻,就认为只有打针才能管用了。对此,孙春华表示,吃药不见效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药没用对,二是疗程还不够,这两个问题都不是打针就能解决的。“一些感冒患者打吊瓶后觉得身体舒服了,其实这可能不是注射的药物在起作用,而是身体补充了一些水分、电解质带来的效果。所以,吃药不管用时,不要着急去打针。”

  最后,孙春华指出,打针和吃药要根据病情和药物来决定。他呼吁中国人要减少对打针的依赖,“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静脉。”这样才能将副作用降到最低。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肌肉注射或静脉输液后,针眼周围会形成硬结或淤青,甚至有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影响睡眠和活动。应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需要介绍的是,如果是出于预防的目的,尽量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保持局部清洁,在注射期间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湿热敷即可。将毛巾叠成方块,在 60 摄氏度 的水中浸湿泡热,拧干后盖在注射部位。为了保温,可在上面放一个热水袋或塑料布。毛巾或纱布每 5 分钟更换 1 次,早晚各敷 1 次,每次 20 ― 30 分钟。注意热敷时不要揉搓针眼部位,以免将病菌带入,引起感染。

  如果硬结和疼痛已形成,就要加用一些药物外敷了,常用的方法是硫酸镁溶液湿敷,具有消炎祛肿的作用。用硫酸镁粉剂或者溶液,加热水配成 50 %浓度的溶液,将纱布放在药液中浸湿,稍拧干 ( 以不滴水为宜 ) ,敷在注射部位;也可把热水袋放在纱布上加热。每次敷药 10 分钟,每天 3 ― 4 次,一般 2 ― 3 天即可痊愈。

  中药外敷,以“止血止痛、活血化淤、消炎生肌、舒筋活络”为原则。跌打丸:取 2 ― 3 粒,用白酒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更换 2 次,连用 2 ― 5 日。跌打万花油:将药物涂于纱布上,外敷于硬结部位,包扎固定,每次贴敷 1 小时,每日 1 ― 2 次,连用 2 ― 3 天。伤湿止痛膏:局部常规消毒、拭净后,取本品 1 ― 2 张外贴于患处,每日换药 1 次,连用 3 ― 5 天。云南白药:取本品适量,用米醋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包扎固定,每日换药 2 次,连用 3 ― 5 日。牛黄解毒片:取药物适量研成细末,用白酒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包扎固定,每日换药 2 次,连用 2 ― 5 日。

  还有两个偏方可用。土豆法:将新鲜土豆切成 0.5 ― 1 厘米 厚,直径比硬结略大些,直接敷患处,盖一块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换 1 次, 2 ― 3 天可见效。仙人掌法:拔去仙人掌表面的刺,用刀将其剖开,敷于患处,盖上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 1 次, 1 ― 2 天即可痊愈。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延伸阅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fm/)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来源:https://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5599.html

延伸阅读
标签: 宝宝 小孩
8招“招”来宝宝好胃口 绝招一:优化饮食环境 给宝宝创造愉快的饮食环境,对他的挑食行为,不要施加过多的压力。进餐时,固定宝宝的座位,不让他在吃饭时走来走去,更不要一边吃,一边玩或看电视。送到宝宝面前的食物宁少勿多,这比一下子给他一大碗,使他没吃前就觉得没法对付要好得多。 绝招二:给宝宝胃肠...
5招教你拍出漂亮肤色   在室外拍照,经常会因为光线过强而出现肤色不自然的情况,室内拍人像更是难上加难。其实只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就可以轻松拍出漂亮肤色。何为天时?地利?人和?请仔细阅读。 一 室外光线 户外选光线稍有点斜射的地方,找个遮蔽物,不要晒到太阳,用反光板把MtulaoShi.comM的脸打亮 二 最...
标签: 心理健康
面对多方面强大的压力,现代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很容易脾气暴躁,乱发脾气等等。到底有什么方法治治这些脾气暴躁的现代人呢?今天,图老师小编就为大家支招。 治疗心情烦躁的5大方法 1、目标转移法 如果你是因为某件事或者是某个人而感到心情烦躁,注意力无法集中,就不要强迫自己了。这时候最应该做的是放松心情,...
宝宝发烧去医院该准备什么 1、水 孩子因为生病肠胃不适,不想吃饭 喝水 ,加上体温较高,大多数孩子会出现脱水现象。所以恰当的补液,可减轻“脱水热”对孩子机体的影响。而且,随着补水后孩子排尿增多,体温下降也会较为顺利。建议家长图老师带孩子就诊时带上温开水,在就诊的路上和等待过程中,少量多次给 宝宝 喂水。 ...
标签: 营养价值
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可能都知道,虾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吃的一种酱料,而虾酱的食用方法有很多,不仅可以用作各种烹饪和火锅调味料,还可做成各种各样的菜肴,味道鲜美,让人垂涎欲滴。那么你知道虾酱怎么吃吗?接下来图老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几款关于虾酱的烹饪方法,一起跟随图老师小编去看看吧! 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虾酱中富含蛋白质...

经验教程

392

收藏

45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