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在家折腾的原因

2015-10-13 20:52 24 1 收藏

与其浪费钱把宝宝送去早教机构学习,不如父母们自家在家手把手教,图老师小编下面给大家讲解讲解孩子喜欢在家折腾的原因。

【 tulaoshi.com - 分娩 】

  丫丫2岁,每天睁眼起床后,就开始翻、找、扔,不管是抽屉还是橱柜,或者是卫生间,只要入了她的眼睛,她就得鼓捣鼓捣。妈妈都纳闷“我都收拾累了,宝宝竟然一点都不累”?

  最令妈妈难以理解的是,就家里那么大的空间,那么点环境,丫丫每天都能折腾出新花样,她疼了就哭,开心了就笑,然后,依然折腾。

  那是宝宝的生活

  腾的一下就从沙发上跳了下来,音箱一下子被调得震耳欲聋,把小狗狗蒙在被子里弄得它嗷嗷直叫,哗啦一下把茶几上的东西都弄到了地板上,穿上妈妈的高跟鞋在房间里扭来扭去…

  对于宝宝在家里的折腾行为,很多妈妈都很苦恼,只可惜制止多次后,宝宝依然故我。如果妈妈退一步想,也就不担心了。这么大的宝宝,不捣乱、不折腾,他们怎么了解这个世界,怎么提高自身的认知呢?

  大多数宝宝,都是从1岁开始折腾的。折腾起因于宝宝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他要成长,要满足好奇心,要积累生活经验,那么就只有动口、动手来做了。

  宝宝翻抽屉,是要看看里面放着什么。不停地、多次地拉抽屉,就是要看看这个抽屉怎么就能拉开又推进去呢。他要仔细看看里面都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如果他的印象里有某人用过某样东西,他一定是要拿出来试试的。如果妈妈是在厨房用的,他也要跑到厨房,在妈妈使用过的那个部位,体验一番。

  为了搞清抽屉里怎么放进了这么多东西,他要一样一样地把东西拿出来,然后又一样一样地放进去。在这个过程中,某件东西掉下来砸在了脚上,很疼的话,宝宝就会哭。哭过后,宝宝就会明白,这件东西很重,砸在脚上很疼,以后拿它一定要小心。

  有的妈妈见到宝宝哭了,就会呵斥宝宝不小心或者直接把宝宝抱走不让宝宝玩了,临走还说上一句:“看看,疼了吧!以后别玩这个了啊!”妈妈这样做,对宝宝并不好。这样会让宝宝觉得这个世界是可怕的,会伤害到他,容易形成消极、退缩的性格。如果妈妈对宝宝说:“这件东西是用来砸重物的,你还小,拿不动,容易砸到自己,等长大了再玩!”这样,宝宝就会形成一种认识,自己现在先玩别的,等长大了再玩这件东西,并不会因为这次被伤到而丧失探索世界的信心。

  既然对周围世界的探索是宝宝重要的生活内容,那么即使宝宝把橱柜弄乱了、去马桶里折腾,妈妈都不要斥责宝宝,只要告诉宝宝“妈妈每天洗衣服很累,洗完以后还要熨,你以后不要去衣柜里面玩了!不然,宝宝就没有干净衣服穿了”。这样,宝宝就会明白做事情要注意分寸,要尊重妈妈的工作,不能给妈妈带来麻烦。肌肉具有认知和记忆的功能,宝宝的人生经验、认知能力、创造能力等都取决于婴幼儿时期宝宝用手构建的认知结构,妈妈处理好了,宝宝会一生受益!

  抓住这个不错的教育机会

  对于3岁前宝宝的行为,妈妈不要用成人世界的成功与失败、对与错、有用与没用来评判,要蹲下来,从宝宝的角度去考虑,他为什么这么做?宝宝很小,他需要通过与这个世界的接触,来发展自己的智慧。

  比如,宝宝出生后第一个能运动的器官就是口,宝宝不断地用口来感知身边的东西。当宝宝用口唤醒了手以后,宝宝对世界的探索能力就更强了,他们能拉、能拽、能攀、能拧、能提、能按,总之,他们的一双小手能把家折腾个底朝天。

  1.允许宝宝探索

  为了让宝宝获得更充分的探索机会,妈妈可以多给宝宝准备一些可供探索的物品,比如,餐巾纸、废旧插座、旧的闹钟、空饮料瓶、广告册、大的纸箱子、废弃的螺丝螺母等。宝宝玩过后,妈妈带领宝宝把东西放进纸箱里,这样就可以避免太乱。在宝宝的主要活动区域,比如客厅地板,铺上地毯,即使物品掉落到地上,也不会发出很大的噪声,这样可以减少对楼下邻居的骚扰。

  宝宝翻到新奇物品,靠自己的双手不能满足好奇心的时候,妈妈最好为宝宝解释一下,这是做什么用的,怎么使用等。这样既让宝宝认识了事物,也避免了宝宝随意鼓捣把东西弄坏的麻烦。

  2.提高安全性

  对于容易对宝宝造成危险的物品,妈妈要想办法不让宝宝碰到。比如,把家里的贵重物品和易碎物品放到高处或者柜子里,能锁的就锁起来。

  家里的插板、插座、电脑的各种连接线等,是宝宝非常好奇也是最容易接触到的东西,妈妈可以买一些安全插座套,不管是两相还是三相,都能轻松搞定,保证安全。

  3.界定探索范围

  有些物品宝宝是不可以动,但是又不能藏起来的,比如手机、座机、宠物、玻璃杯、冰箱、洗衣机等,妈妈可以事先给宝宝设定个界限:“宝宝,手机不能动!摔坏了就不能打电话了。”“家人不在身边,别弄小狗,它会欺负小宝宝。”“喝水的时候,用两只手拿杯子。”妈妈对宝宝说的次数多了,宝宝就记住了哪些东西自己不能碰。妈妈在界定某件东西不能动、某件东西能动的规则之前,最好陪宝宝好好玩玩这个物品,满足了宝宝的好奇心后,宝宝的兴趣才会发生转移。

  4.及时制止

  每个家庭总有些东西是宝宝不能动的,比如一些成人物品、贵重物品之类的。即使妈妈很仔细地收拾,也有收藏不到位的时候。一旦被宝宝发现,妈妈可以用其他更有趣的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当宝宝注意力转移以后,妈妈就赶紧收拾起来。

  

  七个月的贝贝喜欢坐在水里,游戏浮在水面上的玩具。贝贝够不着,他用双手拍水后,玩具在水面上跳动着漂过来。贝贝右手拿着杯子,左手抓着“小鸭子”。过一会,球漂过来了,贝贝对大的球发生了兴趣,放下杯子去抓球,然而球滑,一只手没法拿,贝贝另一只手只好放掉鸭子,用两只手来玩忽上忽下浮动的水球。

  这里姑且不谈玩水扩大了贝贝对水的认知,这里重点谈“用两只手玩”。不管是两只手各拿一样玩具,还是两只手同时玩一样玩具,贝贝“双手协同使用”,具有刺激大脑健全发育的作用。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脑,左半脑控制右手,右半脑控制左手。双手合作使用,可以充分刺激左、右半脑。

  所以,双手协同使用,有利于幼儿智力发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fm/)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认为“孩子毕竟是孩子”,成人们可以“无私”地替孩子“思考”,替孩子“选择”,替孩子“说话”,理所应当地把孩子拒于成人社会之外。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界,甚至整个社会都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糟糕的是,人们以为孩子是个空桶,给什么,装什么。孩子是张白纸,画什么,显什么。我们往往忘了,孩子还是一个有个性、有思考、有追求的主体。他们的个性、思考能力,以及对未知世界的追求的欲望和能力,就如你我一样,是与生俱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不仅仅是孩子,他们还是一个完整的自然人和社会人。

  中国人讲究“长幼有序”,美国人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只有当孩子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孩子才不管有多幼小,也能以平等的“社会人”出现在社会交往中。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fm/)

  然而我们的文化从来就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从来都无视孩子的权利,无视孩子的自我,无视孩子的人格。尽管我们有法律明确规定: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重大误区,是混淆了孩子的自然人成长过程与社会人的成长过程,忽视了社会人的落地生根的“人格”。

  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重大的误区,是混淆了孩子的自然人成长过程与社会人的成长过程。也就是说,这两重性使我们在如何看待孩子的问题上产生了误解。

  然而我们的文化,偏偏是在我们需要把孩子看成有独立人格、有自主尊严的时候,我们把孩子处理成了知识的接收器,被训练的宠物,甚至是可以肆意践踏其人格和尊严的没有思想的动物;而在需要把孩子看成孩子时,又把孩子推上了应试教育的残酷竞争。

  应试教育忽视了孩子的自然生长的过程,把孩子当成一个十足的成人来对待。孩子必须比照成人社会的竞争规则,参加几乎比成人社会更残酷的竞争。孩子被迫跻身于一场人生的竞赛:比成绩、比分数、比做题、比书包重、比考试技巧、比智力开发、比学多悟少。每天都在分数和各种所谓“课余爱好”之中挣扎。进入人生竞赛场的时间表越来越提前。从上小学开始,有的甚至从三四岁起,就开始用他们稚嫩的脊梁挑起了父母甚至祖父母无限沉重的希望。中国社会的基本认识标准是:越早开发孩子的智力,将获得越大的成效。孩子们不得不用他们弱小的身躯及幼稚的心灵来承受那些甚至成人们都视为畏途的东西。

  人们总喜欢说“世界的未来是属于孩子的”。然而眼前这个世界却不属于孩子。这个违反逻辑的现实在中国很少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注意过。孩子的周围,总是设置着一道道有形的或无形的深院高墙。

  正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这种美丽的口号,限制了孩子的自由空间,阻断了孩子的自由梦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往后让一让,给孩子留出一块自由的空间,给他们一双属于自己的翅膀,让他们享受一下高空自由翱翔的乐趣,领略一下俯视万物众生的灵感?!

  该把孩子当孩子时,我们却把他们当成了大人;该把他们看成大人时,我们又把他们当成了孩子。

  

  在孩子出生头6个月的这段时间里,孩子只能发出有限的声音,做出有限的动作,以至于许多人认为他不能对他周围发生时事情作出反应,不能学习。但这是极其错误的,事实上,在孩子出生后的最初几周里,他的情感和智力就在发展着,其速度与共他方面的发展一样,包括他的身高、体重和全身协调能力。

  最初,在一个婴儿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是对他照顾最多的人,一般角色由母亲扮演,母亲同时也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像成人一样,从我们喜欢和关系密切的人那里,我们学到生命中最重要和最难忘的知识和经验。如果和老师间有特别亲密的感情和共同的生活背景,彼此能心领神会,那么学到的知识将会更扎实,对自己更有益处。这道理同样适用于你的孩子,你是他生命中的启蒙老师,如果你们之间能建立亲密的关系,那么,他学习的全部过程就会变得轻松起来。对孩子来说,关系仅次于你,屈居第二位的是你的丈夫,他是孩子的另—个最好的朋友,他也应尽早同孩子建立起亲密的联系。而丛也应像你一样多参与婴儿的教育。

  对婴儿的教育不应是一种正规定义上的教育,其中没有特殊的规则,也不必要求他达到某些明确的目标,父母应该通过教育使孩子感到世界的奇妙,也可以为他描述一些新鲜的经验,把你看到的每样东西都解释给他听。当然,最重要的是你和孩子能一起参加每一项话动,这样,你们就能一起学习。你要随时随地鼓励他和赞扬他,即使孩子只取得微不足道的成绩,都要不断地给予支持,尤其是当他很想把事情做好却又不尽人意的时候。若没有你的支持,孩子就不会获得他所需要的信心。



延伸阅读:

早教必备小知识

1、早教需要适龄化

早教最忌讳的就是急于求成,每个月龄的宝宝都有不同的早教计划,这需要家长和早教中心都能够注意到,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早教班时,一定要选择那些把孩子年龄阶段细分,跨度不大的早教机构,比如悦宝园早教中心,他们的教育课程设计很完善科学,年龄阶段划分很科学,每个课程的递进关系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2、早教目的不是培养天才宝宝

这是很多年轻家长的误区,诚然早教有着开发智商的作用,但是这只是一个旁支,早教过程就像是一颗大树,我们要做的是给宝宝提供丰富有益的教育营养,帮助他们打好根基,这样才能让孩子的成长之路走得更好,更稳。若是一些教育机构打出“培养神童宝宝”的口号,它本身就已经违背了幼儿的成长规律,其教学品质如何更是值得商榷了。

3、早教不是书面教育

寓教于乐是正确的早教理念,悦宝园早教中心也是秉承着这个教育理念,不剥夺孩子玩耍的乐趣,尊重孩子爱玩的天性。早教应当以“情”为先,以养为主,重在品质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像是语言能力,乐观的情绪等而不是单纯知识的累积,如果早教都是书面教育,那就违背了早教的初衷。重视游戏与体验的结合,可能更容易达到学习的目的。

4、早教中心的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永远是孩子主要教育体系,因为孩子跟父母有着天性的吸引和依赖情绪,父母的行为处事对于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且孩子个性的养成与父母有着紧密的联系,现代父母工作压力大我们能够理解,但是再忙碌也不能忽视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多给孩子一点关注和信任,家长期许的目光正是他们进步的动力。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来源:https://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3172.html

延伸阅读
男人为什么喜欢年轻的女人 年轻漂亮的女人代表着更优质的遗传基因 人类进化过程中基因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审美、判断力和择偶标准。年轻漂亮的女人代表着更优质的遗传基因:即更少的遗传病概率,在容貌、衰老、智力、长寿、肥胖等方面存在基因优势,而这些对于孕育更优质的下一代提供了条件。举例来说,衰老基因最直...
标签: 分娩
美国育儿界流行一句话:喜欢弹跳运动的孩子,不但发育良好,身体健康,而且智力也会得到提升。 运动医学专家的解释是:运动能使大脑处于最初的启动或放松状态,人的想像力会从多种思维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变得更加敏捷,因而更富于创造力。同时,运动还能促进脑中多种神经递质的活力,使大脑思维反应更为活跃、敏捷,并...
亲子阅读:孩子喜欢听怎样的故事? 童年时光,父母讲故事是每个家庭的固定节目,故事时间也会成为童年回忆的重要内容。在此,我们也给您些小提示,让您的故事时间更完美。 有位爸爸:3岁的宝贝女儿最喜欢听故事,所以我很认真地对待给她讲故事这件事。可是,当我非常专注地按照书上句子念时,总是故事没讲完,女儿已经‘逃离现场’,只留下...
1、零食的绝对诱惑 没有不喜欢吃零食的孩子。如果家长经常给孩子备一些零食,孩子在不饥饿的情况下也吃,总惦记着那些“好吃的”,时间长了,爱吃的饭菜也不吃了,饭菜的诱惑力一般没有零食的大。这样也会造成孩子偏食,零食甚至可导致孩子营养不良。家长们适当地备一点零食即可,对幼儿吃零食的量和次数要控制,不要买一大堆零...
标签: 孩子
孩子最喜欢这样的家长 一般来讲,孩子都喜欢关心、体贴、和蔼可亲、爱护孩子、理解孩子的家长,最反感严厉粗暴、修养差、不通情达理的家长。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孩子最喜欢的家长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理解并尊重孩子 好家长既是孩子的保护者,又是孩子的知心朋友;他既尊重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又施以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好家长是平易近人和...

经验教程

356

收藏

47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