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2015-10-13 20:42 14 1 收藏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早教要从婴幼儿时期就要重视。接下来图老师小编给大家讲解下家长应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懵懂的父母们赶紧看过来!

【 tulaoshi.com - 分娩 】

  孩子本不应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但孩子却经常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考验父母: “爸爸妈妈爱我吗?”当父母采取过激行为时,孩子同样在心里问:“爸爸妈妈,你们爱我吗?”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孩子一旦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会万分珍惜的。父母的言行可以表现爱,而孩子也会对他们的爱作出反应:如果他们得到了真正的爱,他们会回报这种爱,无保留的爱会得到无保留的回报;而有条件的爱,孩子的回报也是有条件的。孩子对父母爱的感知,决定了孩子的心理情绪是愉快、乐观还是孤僻、胆怯、忧郁或是其他。父母的爱育助于孩子的成长和独立,使孩子正确对待他人,形成健康心理。

  那么如何表示对孩子的爱,才会让孩子感受到呢?

  创造充满爱意的家庭

  父母良好的性格、健康的情绪是建立充满爱意家庭的先决条件。孩子在家庭里不单可以得到他的生活所需,他还需要在家庭里得到真正的、集中的关怀。如果父母在家里对孩子冷冷淡淡、漠不关心,孩子便会产生自卑情绪,变得孤僻。优秀的父母在家里通过言语和行动,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集中关怀,保证孩子在感情需要上的平衡。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fm/)

  孩子在遇到困难或做错了事情时,对父母总有一种“爱的期望”,孩子通常在“关键时刻”判断父母的爱。所以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在冷静中寻找好的对策,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发脾气是一大禁忌,也许父母是出于好意,恨铁不成钢,真正被气坏了,但无论如何要学会克制自己。因为发脾气,最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随着孩子越长大,这种伤害也更大。

  不要惩罚孩子

  惩罚孩子往往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反而是在孩子心里增加敌意,让孩子产生委屈和愤怒等负面的情绪。孩子对自己犯的错误已有忏悔内疚之感,惩罚对有内疚感的孩子是极有害的。让孩子在愤怒的父母面前下跪、挨饿、挨打,会使孩子在意志上和性格上与家长对立。

  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帮助

  当孩子心理或身体受到伤害时,是孩子感受父母的爱的关键时刻。若父母不管孩子友生什么事,一味责怪其他人或外在环境,孩子虽然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同时也形成自己的不幸全是由别人造成的意识。当自己遇到大的灾难时,他便把责任全部推给父母,变爱为恨。如果父母总是责怪孩子,孩子则会自卑、忧郁,无法适应新环境,并深深感觉父母不爱他。父母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增强自信,不加重孩子的受伤害感。

  早晨,高兴地和孩子说再见

  早晨,父母送孩子上学前都会和孩子说几句话,不论谈话地点在哪里、谈什么,孩子会十分看重这几分钟的交谈,因为这几分钟的谈话决定了孩子一天的情绪。因此,父母在早晨离开前和孩子说话时,一定要表现出愉快和充满爱意。父母以批评作为一天的开始,如说出“你忘了穿袜子,丢三落四的。” “你昨天为什么不把一切准备好?”“你吃饭慌里慌张干啥?”之类的话,会使孩子一整天都不高兴,学习也没办法专心。

  晚上,快乐地和孩子分享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他们非常高兴看到他从学校回来,让孩子有向父母倾吐一天来发生的趣事的愿望。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他回到家一定想告诉父母。所以,父母一定要花些时间全神贯注地和孩子相处,跟孩子轻松自由地谈话。 “你看起来又有什么高兴的事。”或是“你这么沮丧,今天在学校是不是和小朋友闹别扭啦?”类似的问话会使孩子感觉到父母了解他、关心他、愿意给他帮助。

  不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

  父母有时对孩子的不良表现感到生气,说出一些伤害孩子的话,如“你就不能像楼下那个孩子那样争气?!” “你为什么偏要把自己打扮得这么俗气?” “烦死人,离我远点!”孩子对这类话虽无言以对,心里却留下阴影。

  规邂有害的爱的方式

  不要有意无意延长孩子依赖父母的时间。

  不要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不要过早地要求孩子给予自己爱和关心。

  有时孩子想做一件在父母看来不该做的事,父母就费尽口舌指出其中的坏处,可孩子不管,他们自有理由。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你难以说服孩子,反倒被孩子弄得不知所措。

  心理学家认为,做父母的必须学会说服孩子,这有利于巩固他们在孩子心目中已确立的权威。在孩子的潜意识中也希望父母拥有这种位置,这使他们对外部世界更具安全感。然而他们又希望超越父母,摆脱父母权威笼罩下的阴影。尤其是当父母强行灌输那些在他们看来很枯燥的概念,让他们去做那些“没有意思”的事情时,这种带有反抗意味的固执便表现得特别突出。连一个三岁的孩子也会采用这种方式。如果你不理睬他的要求,他就会不顾一忉地哭闹下去,直到你无计可施;如果你要让他此刻“乖一点”、“听话一点”,但你说话的同时,却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事情上,那孩子就会装做“没事儿人”似的,继续哭闹,直到把你惹火为止。

  八九岁的孩子学会了另一种方式:反驳,而且充满了技巧,相当成功。我们看到过父子间辩论的场面。

  一对父子相互反驳对方的论点。主题是“谁比谁聪明”:

  ——那么爸爸我问你,到底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呢,还是牛顿的爸爸?

  ——当然是牛顿喽。

  ——那你看是谁聪明,是爸爸呢,还是爸爸的儿子?

  爸爸一时语塞,他必须找到更好的方式进行反驳,否则,孩子的“胜利”将使他在一个玩笑中失掉面子。尽管他对孩子表现出来的机智、聪颖,从心里感到高兴。但从另一方面讲,他同样希望拥有儿子对父亲“永远的敬重”。于是父亲微笑而且充满自信地说:

  “那么儿子,我想应该这么说,爸爸不一定永远比儿子聪明,可儿子也不一定总比爸爸聪明呀。不信我们可以看看,到底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呢,还是牛顿的儿子?”

  这便是艺术。儿子对父亲的论点,只是看到了一个方面,而父亲则关注到事物的两个方面。这既鼓励了儿子,同时又反驳了儿子论点中的不足,不能不使孩子从心里服气。

  心理学家认为,父母们要想让孩子信服自己,仅仅观点正确还不够,重要的是要学会掌握孩子的心理特征和与之交往的技巧。当孩子看到父母就像看到自己的伙伴一样亲近,说话婆态并非居高临下,而同时又能以令孩子意想不到的结论说服他,他自然会“言听计从”。因为,孩子同样注重自己的荣誉,他们觉得自己没有理由再对抗下去,何况父母的说话方式完全是平等的。父母也并没有以一副“胜利者”的样子来“驱使”孩子去做什么,这使他们“服从”起来或做事情时感到更愉快。

  当然,孩子也有可能照样依照他自己的想法去做。不论你说什么,他们依然我行我素,态度确实非常固执。做父母的不能因为孩子难以被说服而表示反感。孩子们不会厌倦同父母之间的交流,做父母的之所以不能转变孩子的某些非正确的观点,肯定出现了以下的问题:

  也许孩子认为你的论据站不住脚;也许承认你所说的观点,只是一时还把握不了。

  尚有些许“面子”问题没解决,但心里已经接受了。如果还一味固执,那就需要认真对待,既不能纵容,也不能粗暴。

  性格使然,必须加以改变,让孩子知道这个道理:生活中人们不会总是依顺你的性格。

  孩子正在回味你所说的话,应该给孩子一定时间考虑,这样会使他更加稳重、聪明。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那就赶紧告诉孩子健康的重要性,而且更重要的是,父母要真正为孩子的健康做些什么。孩子的健康如此重要,父母自然要高度重视。基于父母对孩子期望与健康的双向考虑,在此给父母们以下建议。

  一、调整心态,权衡期望与健康

  父母都是望子成龙的,对孩子的期望定得很高,总担心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人。孩子达不到期望时,父母会觉得孩子不争气,往往采取高压手段加重孩子的负担。然而,孩子的能力和水平是有限的,父母要尊重现实状况,不能揠苗助长,而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给孩子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目标。

  二、要舍得放弃,为孩子减压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超负荷学习,背着沉重的课业负担。很多家长一方面痛斥应试教育,抱怨学校,另一方面却又热衷于在课余时间给孩子增加负担,花钱让孩子学这学那,上各类辅导班,还给孩子请家教,甚至自己给孩子留作业,等等。结果,孩子的休息、娱乐时间越来越少,自然就在一点一点蚕食孩子的健康。父母要明白“有所失才能有所得”,虽然在孩子学习的问题上很难做到,但还是要努力学会放弃,从点滴小事中重视孩子的健康。

  三、科学合理地安排孩子的生活

  孩子的健康基于正常有序的生活,如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给孩子充足的睡眠、让孩子科学地进行锻炼,都是孩子健康生存的最基本方面。父母要用心去做,必然能让孩子从中受益,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此时的孩子虽然对别的小朋友也很感兴趣,在人群里总是先注意到小朋友,但是他们还没有一起玩的能力,也很难从彼此的身上学到什么东西,此时最好的玩伴是父母。

  孩子喜欢一个游戏重复地玩,比如反复把积木装进盒子再倒出来,反复把东西扔到地上让父母捡等,乐此不疲。父母可能觉得厌烦,但是一定要忍耐。孩子之所以喜欢反复做一个游戏,是因为他感觉自己的技能越来越完善,从中获得了强烈的满足感。另外,重复的游戏,孩子能预见下一步将发生什么事,这也让他觉得很得意,因而更喜欢重复。孩子的经验就是在不断重复中获得的,无疑这对大脑是很好的刺激。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fm/)

  做好孩子的玩伴,就要忍受这种不断重复。另外,要记得引导孩子玩新游戏。



延伸阅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四)

10.你唱红脸我唱白脸

有些父母总是在教育宝宝上不能达成一致,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有分歧。总是出现妈妈惩罚孩子,爸爸替他说情;或者爸爸对孩子发火,妈妈为孩子辩护。有的父母因为教育宝宝的问题,还会互相指责,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不尊重,并且孩子产生投机心理,谁护着他就找谁。

正确做法:作为夫妻双方,在教育宝宝上要一致,私下多沟通,不要当着宝宝的面争吵。当一个人教育宝宝时,即使说的不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宝宝的面指责。

11.父母的冲突不会影响婴儿

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夫妻当着学龄期孩子的面吵架是一件令孩子紧张的事。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知道,当着初生婴儿或尚不会说话的婴儿争吵,也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思想或情绪。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家庭中父母冲突升级时,8个月至2岁间的孩子都会变得非常着急,并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间的冲突。2岁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间或陌生人之间的吵架场面后,会很快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气势汹汹地说话和争斗,行为举止变得非常粗野。由此可见,父母应尽量避免在任何年龄的孩子面前争吵。

正确做法:当在宝宝面前时,父母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觉得克制不住,索性走出家门,当情绪平静了再回来。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大吵大闹。

12.物质奖励

奖励孩子本质上并不是坏事,但是,你必须明智地去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物质刺激的确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孩子有高度的积极性,可是产生的效力却是短暂的。家长只考虑物质刺激给幼儿带来的短期效应,而未考虑给幼儿造成的危害。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注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幼儿受到多次物质刺激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质刺激,甚至做一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因此,家长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幼儿以精神上的激励。

正确做法:当宝宝能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服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夸他:“你真棒!”或是亲一亲他。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来源:https://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2601.html

延伸阅读
标签: 分娩
你完全有可能拥有一个智商很高的孩子,不管父母对他的未来作何猜想,有天赋的孩子总会给父母们带来一些真正的问题。我们就这些问题作一些讨论。 怎样辨别孩子的天赋? 古人认为有天赋的孩子出生时,大自然会有异常现象,或者普通母亲是在非正常的情况下受的孕,比如,踩了仙人的脚印、吞了燕卵等。这或多或少说明人是大自然...
爱虽然是很抽象的名词,但却是种货真价实的具体感受。只要在我们满怀爱意时把爱说出来、表现出来,久而久之,孩子便能心领神会,进而懂得表达爱。 一、如何让孩子领会爱: 1、刚满周岁的孩子,情绪尚未发展齐备,他或许还分不清喜欢与快乐的差别,但却已经能分辨正向和负面的感受。当孩子感觉不舒服时,就以哭和推拒表达;而感到愉悦时...
标签: 孩子
家长应怎样善待孩子的兴趣 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有着鲜活的思想和情感,有自己的兴趣。孩子的兴趣有一定的年龄特点,如一岁左右的孩子对撕纸乐此不疲,而两三岁的孩子则热衷于玩水等。 孩子的兴趣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不久前还很感兴趣的东西,现在已经“靠边站”,让位给其它更感兴趣的事物了。 孩子的兴趣还...
家长应怎样善待孩子的兴趣 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有着鲜活的思想和情感,有自己的兴趣。孩子的兴趣有一定的年龄特点,如一岁左右的孩子对撕纸乐此不疲,而两三岁的孩子则热衷于玩水等。 孩子的兴趣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不久前还很感兴趣的东西,现在已经“靠边站”,让位给其它更感兴趣的事物了。 孩子的兴趣还...
如何对待孩子要别人的东西 小孩子常常要别人的东西,尤其是吃的东西,弄得父母很难堪,常常骂孩子没出息。 其实,孩子要别人的东西和有没有出息没有必然的联系,小孩要别人的东西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同样的东西也总是觉得别人的好。这主要是孩子缺乏知识经验而好奇心又特别强所致,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和知识范围扩大,这种现象就消失了。但...

经验教程

303

收藏

71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