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保护创造力重拾自我信任与尊重

2015-07-07 19:24 21 1 收藏

图老师为大家分享最全,最专业,最详细的生活健康小常识,今天为大家准备了心理健康:保护创造力重拾自我信任与尊重的生活常识,望给烦恼中的你一点帮助与了解。

【 tulaoshi.com - 心理健康 】

最近,一篇名为“咱们小学时期的作文必杀结尾句”的网络民调走红网络。发起人林嫣从当年作文簿中总结出二十多条固定句式,网友们蜂拥而至参与投票,评出出镜率最高的话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其他选项还包括“小朋友,谢谢你,你叫什么名字?……不用谢,我叫红领巾……”绝大多数同龄人——包括林嫣,都承认自己当年既没捡到过一毛钱,也没砸过“心爱的小猪存钱罐”,事实上也不需要砸,“小猪”屁屁下都设有活塞。

心理分析:

文中提到的很多必杀句,当年也曾被我使用过无数次。说来这真是一种奇特的现象:祖国各地的孩子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写出来的生活体验却如此相似!但如果细想起来,它的形成过程好像也是一种必然:记得当年老师判作文,都会在一些“好句子”下用红笔画上波浪线。如果在作文本发回自己手里那一刻,你翻开本子看到大段的浪线,那就相当于考试拿到“100分”一样,是很让人得意的一件事,那些浪线本身,就是一种认同。

优秀作文会在同学之间相互传阅、老师也会请人朗读范文给大家做出榜样、铺天盖地的《作文选》中有各种各样经典的例子……在各种认同的正强化作用、以及榜样的示范作用下,大家多得几条浪线、为了拿高分,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也就越来越一致了。

相比之下,那些真正流露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却因为没有使用漂亮的成语、没有积极的思想内容,刚一萌芽就被老师和家长否定了。孩子们都很聪明,几次下来,他们就能敏感地捕捉到老师和父母喜欢看的是什么,为了迎合大人们设立的各种条件,孩子很容易变得离自己的真实感受越来越远……因为现实让他们意识到,要想无视评分标准随心所欲,结果往往是非常冒险的,于是,孩子的创造力被束缚了,他们的心中开始有了恐惧。

面对一个问题,我们早已习惯了给出正确答案,如果我们猜不到正确答案是什么,我们就会焦虑不安。于是有一种现象在我们的课堂上很常见:一旦涉及公开讨论,很少有同学主动发言。即使有人想到了什么,也总是不敢举手,因为会担心自己说的不够全面、担心自己不能说到所谓的“点子”上。

我们被“标准答案”束缚了太久,以至于几乎失去了对自己感觉判断的信任与尊重,而这种信任与尊重恰恰是一个人拥有创造力的必备条件。

独立人格最宝贵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立意志,只有当他遵循自己的感觉做出选择时,他才能体验到快乐、才能真正成为他自己。在我小学五年级时,全班同学都特别爱上美术课。因为那个美术老师给大家留的作业,总是新鲜又有趣。比如老师会规定一个《枯木历险记》的题目,让大家用一周的时间自己创作一本故事书,剧情和插图都自己安排;或者发给每人一张带有反弹琵琶图案的黑白线条画,让大家依据各自的喜好,涂上颜色。在那样的课堂上,大家每次都会有惊喜,比如看到有些同学很有创意地把弹琵琶的人脸分成左右两半,每边的颜色都不一样,就会有一种“啊!原来这样也很好看!”的感叹。

但如果反过来,老师只是指导大家如何画标准的绿树、或者批评同学“一个人的脸怎么能用两种颜色”?那孩子们学到的潜台词就是:你的判断是错的,你的感觉不可靠,你不可以这么做。一旦一个人失去了这些可贵的自我欣赏和自我肯定,他以后又哪来的创造力?

著名艺术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大脚印”的烟火设计者蔡国强曾说过这样的话:读了四年的大学,我却用了十年的时间把那些东西吐干净。打碎各种既定判断标准,尤其是那些不人性的废话和垃圾观念,正是他后来艺术创作饮誉世界的充分必要条件。

第十名效应

一个“好孩子”如果小时候太过听话,成年后他的发展往往令人失望。因为他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对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他连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都没法弄清,只会朝着一个看起来很标准的方向努力——因为父母或老师鼓励他如此。

正是这种规范式的教育,促生了“第十名效应”。这里所说的“第十名”,并未排名第十的学生,而是泛指成绩普通的学生。1989年,杭州市天长小学老师周武受邀参加一次毕业学生的聚会时,惊讶地发现那些现已担任副教授、经理的学生,当年在学校时的成绩并不十分出色。相反的,当年那些成绩突出的好学生,现在却成就平平。对此,他的解释是:成绩普通的孩子,平时受老师和父母关注不多,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兴趣更广泛,人际协调能力更好。而那些名列前茅的学生,因为得到老师和父母的过分关注,过分强化了学科成绩,反而忽略了学习自主性和其他潜能的发展。

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在《一生的学习》中提到:“正确的教育,一方面鼓励学习,同时也应该完成某种更为重要的事,它应该帮助人们去体验生活的完整过程。”一个孩子如果始终服从于他人制定的逻辑去生活,他将很难成长为真正的自己。遗憾的是很多孩子都无辜地成为了大人们心理投射的对象,而很多自以为正确的大人在批评孩子时,其实根本就不理解孩子在干什么。

请给孩子足够的信任


美剧《摩登家庭》中有这样一段剧情:小儿子卢克有一项家庭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展板介绍画家梵高的一生。父亲菲尔打开房门检查时却发现卢克正坐在地板上拆玩具土豆先生的零件。菲尔夫妇非常失望,他们觉得卢克又在三心二意做无用功,为此两人还争执起来相互埋怨对方的教育方法不当。然而最后,卢克完成的展板却另家人大吃一惊:他使用土豆先生的耳朵,是因为梵高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他在板子上贴上美元,因为梵高的作品价值连城,卢克还强调说这其实很凄惨,因为梵高去世的时候穷困潦倒。总之,他用自己的理解介绍梵高,直观又可爱。最后,母亲不得不向卢克道歉说“真对不起我没有给你足够的信任”。

也许我们的老师和父母很难说出像卢克母亲这样道歉的话,也许大部分教育者还在对如何实行正确教育感到不知所措。其实这个问题并非无从下手,在开始指导孩子之前,也许我们应该首先对自己进行一下再教育。处理好自己的内心冲突,不要把大人的欲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允许孩子发展自己的个性,尽量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这些细微之处的改变,将来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帮助孩子成熟、自由,最终真正走向自我实现。


延伸阅读:

治疗失眠的生活小常识

治疗失眠的生活小常识

1.饮食疗法

取大枣,小麦,冰糖,先取大枣、小麦水煎去渣取汁,纳入冰糖烊化顿服,每晚1次。

2.敷足疗法

取朱砂,加浆糊适量调匀,置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敷于脚心涌泉穴上,包扎固定,每晚1次。

3.填脐疗法

取酸枣仁,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1日1换。

4.足浴疗法

磁石,菊花、黄芩、夜交藤,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热浸洗双足15-30分钟,每晚1次。

5.保健疗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xinlijiankang/)

每天按摩太阳穴,百会穴数次,用保健木梳梳头5分钟,从而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

6.药粥疗法

取大枣,元肉,大米,砂糖适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时加入大枣、元肉,煮至粥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xinlijiankang/)

来源:https://www.tulaoshi.com/n/20150707/225273.html

延伸阅读
标签: 心理健康
心理自我保护机制普遍存在于人的心理活动中,其功能类似生理上的免疫系统。当人们由于某种原因将要或已经陷入紧张焦虑状态时,就可借助心理自我保护机制来减轻或免除内心的不安与痛苦以更好地适应生活。 1、合理化(文饰法) 当人的动机或行为不被社会所接受,或因其它而受挫时,为了减轻因动机冲突或失败挫折所产生的紧张和焦虑而找一些表...
标签: 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的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人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迎接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围事物。这种人富有利他精神,能在付出、伸展自己的过程中增强自我价值感。但人们经常扫巴理平衡与心理健康混为一谈,认为心理平衡就是心理健康。 心理平衡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用幽默、升华、观念认识、...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创造力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可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的,天才也是需要先天培养的,而且天才都是需要一定的创造力的,创造力要怎么培养?今天小编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家长们提意见,父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给孩子培养: 简单小妙招帮孩子锻炼创造力 1 、把孩子请进厨房。 让孩子参与每顿饭的制作,...
标签: 育儿 育儿知识
怎样培养宝宝创造力 创造始于不满,鼓励孩子不要满足于现实。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积极独立思考,不盲从,不迷信别人,主动探索,从多角度、多方面地想问题,看事物,发现事物的不足,敢于探索研究并发表独特的见解。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相信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鼓励和启发他想办...
谁扼杀了中国孩子的创造力? 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中国人有没有创造力?中国孩子是否缺乏创造力?举身边的两个例子来回答。其一:有一次,早上学生到校,预备铃声一声接一声响起,学生们却拥挤在教室门口,原来保管钥匙的同学钥匙忘记在家里了。全班学生根本无法进班上课。作为班主任的我,万分焦急,办法用尽,正准备最后一招—&mda...

经验教程

941

收藏

98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