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批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别称光瓣堇菜、光萼堇菜、野堇菜。味苦、辛、寒。归心、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

经验文章 概述

紫花地丁(学名:Viola philippica),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多年生草本,属侧膜胎座目,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4~14cm,叶片下部呈三角状卵形或狭卵形,上部者较长,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花中等大,紫堇色或淡紫色,稀呈白色,喉部色较淡并带有紫色条纹;蒴果长圆形,长5~12mm,种子卵球形,长1.8mm,淡黄色。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

味苦、辛、寒。归心、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紫花地丁

亚目

山茶亚目

被子植物门

植物界

侧膜胎座目 

堇菜科

拉丁学名

Viola yedoensis Makino

亚属

堇菜亚属

别称

野堇菜、光瓣堇菜、光萼堇菜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五桠果亚纲

堇菜属

扩展阅读

本草纲目-紫花地丁 更多>>

「释名」箭头草(《纲目》)、独行虎(《纲目

「集解」时珍曰∶处处有之。其叶似柳而微细,夏开紫花结角。
平地生者起茎;沟壑边生者起蔓。《普济方》云∶乡村篱落生者,夏秋开小白花,如铃 儿倒垂,叶微似木香花之叶。此与紫花者相戾,恐别一种也。

「气味」苦、辛,寒,无毒。

「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 ,无名肿毒恶疮(时珍)。

「附方」新九。
黄胆内热∶地丁末。酒服三钱。(《乾坤秘韫》)稻芒粘咽,不得出者∶箭头草嚼咽下。(同 上方)
痈疽恶疮∶紫花地丁(连根)、同苍耳叶等分。捣烂,酒一钟,搅汁服。(杨诚《经验方》)
痈疽发背,无名诸肿,贴之如神∶紫花地丁草,三伏时收。以白面和成,盐醋浸一夜贴 之。
昔有一尼发背,梦得此方,数日而痊。(孙天仁《集效方》)
一切恶疮∶紫花地丁根,日干,以罐盛,烧烟对疮熏之。出黄水,取尽愈。(《卫生易 简方》)
瘰 疔疮,发背诸肿∶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为末,油和涂神效。(《乾坤秘韫》)
疔疮肿毒∶《千金方》∶用紫花地丁草捣汁服,虽极者亦效。杨氏方∶用紫花地丁草、葱 头、生蜜共捣贴之。若瘤疮,加新黑牛屎。
喉痹肿痛∶箭头草叶,入酱少许,研膏,点入取吐。(《普济方》)

展开

​基本简介

【英文名】Nakepetal Violet。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

【释名】箭头草、独行虎、羊角子、米布袋。

【别名】铧头草、光瓣堇菜。

【花色】白·黄·紫

【生长习性】性强健喜半阴的环境和湿润的土壤但在阳光下和较干燥的地方也能生长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华北地区能自播繁衍在半阴条件下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性除羊胡子草外其他草本植物很难侵入。在阳光下可与许多低矮的草本植物共生。

【原产地】中国

【分布】中国东北、华东至西北等地的田埂、路旁和圃地中。北京山区、平原均有。

【药品贮藏】置干燥处。

【药品备注】紫花地丁多用于热毒壅盛之时内服多配合银花、连翘、野菊花等同用外用可取新鲜地丁草捣烂外敷疮痈局部。[1]

【摘录】《中国药典》

【染料用途】叶可制青绿色染料。

形态特征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紫花地丁紫花地丁多年生草本高4-14cm果期高可达20余cm。根茎短,垂直,淡褐色,长4-13mm,粗2-7mm,节密,生有数条细根。叶多数,基生,莲座状;叶柄于花期长于叶片1-2倍,具狭翅,于果期长可达10余cm,上部者较长,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5-4cm,宽0.5-1cm,先端圆钝,基部截形或楔形,稀微心形,边缘较平的圆齿两面无毛或被细短毛,果期叶片增大,托叶膜质苍白色或淡绿色,2/3-4/5与叶柄合生,离生部分线状披针形。

花梗通常多数细弱,与叶片等长或高出叶片,花紫堇色或淡紫色,稀呈白色,喉部色较淡并带有紫色条纹,萼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基部附属物短,末端圆或截形。花瓣呈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距细管状长4-8mm,末端圆。雄蕊花药长约2mm,药隔先端的附属物长约1.5mm,子房卵形,花柱棍棒状柱头三角形。蒴果长圆形,长5-12mm无毛。种子卵球形,长1.8mm淡黄色。花、果期4月中旬至9月。

药用价值

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苦、辛、寒无毒  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可入药其性寒味微苦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损伤、痈肿、毒蛇咬伤等。

【来源及制法】干燥全草。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

本品多皱缩成团。主根淡黄棕色直径1-3mm有细纵纹。叶灰绿色展平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0cm宽1-4cm先端钝先端钝基部截形或微心形边缘具印锯齿两面被毛叶柄有狭翼。花茎纤细花淡紫色花瓣距细管状。蒴果椭圆形或裂为三果爿种子多数。气微味微苦而稍粘。以色绿、根黄者为佳。

生药鉴定

① 紫花地丁又名堇菜地丁为植物紫花地丁或犁头草的带根全草。市售品多皱缩弯曲成不规则的团块主根数条长35厘米直径13毫米表面皱缩而粗糙土黄色波状弯曲具须根痕。地上部分呈深绿色至绿黄色叶柄细长扭曲叶片极皱缩用热水浸软摊开后呈长椭圆形或线状披针形全体被毛。花茎细长顶端常具三裂蒴果内含多数种子长圆球形淡黄棕色质脆易碎。气微臭味微苦而涩并稍枯。以色黄绿、整齐、无杂质者为佳。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药用②甜地丁又名米口袋地丁、萝卜地丁。为植物米口袋或小米口袋的根或带根的全草。主根呈纺锤形、长锥形或长圆柱形长1020厘米直径36毫米。表面红棕色至土黄色粗糙有纵皱纹多少扭曲或有残存的支根及须根皮孔横生稍突起呈点线状色稍深。上端有多数基生叶。叶为羽状复叶叶柄细长小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被白色柔毛多呈灰绿色。有时可见圆筒形的荚果表面密被柔毛开裂或不开裂。主根质坚而稍韧难折断。折断面纤维极多乳白色内面不平坦微显颗粒状乳黄色并有放射状花纹。气微臭味淡而稍甜。以根粗壮而长、叶绿、无杂质者为佳。

③龙胆地丁又名华南地丁。为植物华南龙胆带花的全草。多干燥皱缩成不规则团块根部土黄色。用热水浸软摊开观察茎自基部丛生多数紫红色顶端具淡紫色或淡土黄绿色的钟状花。叶两两对生长圆形至长椭圆形叶柄较短或无近基部的叶密集形状较大上部的叶稀疏形状较小。质地较脆而易碎。有青草气味淡而稍苦。以株矮小叶色青、花色紫者为佳。地丁药材较为复杂除上述品种外在广东以长萼堇菜Viola inconspicua Bl.、陕西以白花堇菜V. Patrinii DC.、新疆以香堇V. Oxycentra Juz. 的带根全草作紫花地丁入药。另有一种苦地丁为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Corydalis bun-geana Turcz. 的全草。东北、内蒙古、河北、青海、山东等地作“地丁”入药。详“苦地丁”条。

功能主治

1、黄疸内热。用紫花地丁研末每服15克酒送下。[1]

2、痈疽恶疮。用紫花地丁连根、苍耳叶等分捣烂加酒一杯搅汁服下。

3、痈疽发背。用三伏天收取的紫花地丁草捣碎和白面放醋中泡一夜贴疮上极有效。

4、疔疮肿毒。用紫花地丁草捣汁服。又方用紫花地丁草、葱头、生蜜一起捣烂贴患处。又方用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共研为末。加油调匀涂患处。

5、喉痹肿痛。用紫花地丁叶加酱少许研成膏点入喉部。取吐为效。

中医传承

文献论述

1、“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本草纲目》

2“地丁专为痈肿疔毒通用之药濒湖《纲目》称其苦辛寒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然辛凉散肿 长於退热惟血热壅滞红肿焮发之外疡宜之若谓通治阴疽发背寒凝之证殊是不妥。” 《本草正义》

3“紫花地丁《纲目》止疗外科症但古人每用治黄疸、喉痹取其泻热除湿之功也大方家亦不可轻弃。” 《要药分剂》

4“地丁有紫花白花两种。治疔肿恶疮兼疗痈疽发背无名肿毒。其花紫者茎白白者茎紫故可通治疔肿或云随疔肿之色而用之。但漫肿无头不赤不肿者禁用以其性寒不利阴疽也。” 《本经逢原》

药物配伍

1、紫花地丁配伍蒲公英 二者均可清热解毒消肿。紫花地丁解毒力强 尤除疔毒蒲公英兼可疏肝散滞紫花地丁善治乳痈。二药合用 有清热解毒、消肿行滞之功效 用於治疗乳痈、及其他外科阳证疮疡。

2紫花地丁配伍野菊花 二者均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配伍应用、 效用更强 用於治疗热毒炽盛之蛇头疔、红丝疔及多种外科阳证疾病。

3配银花解毒凉血消肿散热之功增强。

4紫花地丁多用于热毒壅盛之时不但可以配合连翘、野菊花等药材同用更可与败酱草和黄芪同用不但加强紫花地丁的消肿、治痈等效力时还起到一个托毒的功效。

5治肠痈常与大黄、红藤、白花蛇舌草等同用。

食用禁忌

体质虚寒者忌服。

相关信息

化学成分

全草含甙类、黄酮类、蜡、蜡酸Cerotic acid及不饱和酸等的酯类。花中亦含蜡蜡中含饱和酸(主要为蜡酸)34.9%不饱和酸5.8%醇类10.3%烃约 47%。根含淀粉约37%并有生物碱、黄酮反应。全草含甙类、黄酮类、蜡(为虫蜡酸及不饱和酸等的酯类)。预试全草含大量粘液质并含有弱的溶血作用的物质。尚从全草中分得软脂酸、对羟基苯甲酸、反式对羟基桂皮酸、丁二酸、二十酰对羟基苯乙胺和阿福豆甙(afzelin)和山柰酚-3-O-鼠李糖甙。

药理作用

紫花地丁在试管内有抑制结核杆菌生长的作用。直接镜检法和试管培养法表明 紫花地丁醇提物31mg/ml 水煎剂62mg/ml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紫花地丁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此外 认为紫花地丁尚有清热、消肿、消炎等作用。

临床运用

1、治疗呼吸道感染地丁草、大青叶、鱼腥草、鸭跖草、贯众各100g。共制成冲剂20袋每袋18g。

紫花地丁每次1袋每日2次连服7天停用其他清热药物与抗生素。治疗60例显效3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

2、治疗化脓性感染鲜紫花地丁洗净捣烂将患处用温水洗净后外敷之。治疗外伤引起的皮肤化脓性感染19例 一般在23天痊愈。

3、治疗扁平疣地丁草、半枝莲、板蓝根、生苡仁各15克常山6克。每日1剂上午服头煎下午服2煎。药渣加适量水略煎后趁热洗涤患处洗后抹干不用水清洗。7天为1疗程。治疗26例痊愈14例好转4例无效8例。

4、治疗褥疮地丁、银花、蒲公英各50克罂粟壳20克赤石脂40克紫花地丁(16张)共研极细面备用。取药粉适量用50度的白酒调成糊状平敷患处外用纱布覆盖固定。24小时换药1次。若同时配合理疗或按摩效果更佳。治疗32例Ⅰ期者22例Ⅱ期者10例痊愈28例好转4例。

5、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治各种疔毒痈疮疔肿局部红肿热痛或发热舌红脉数者金银花9克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3.6克。先水煎后加五灰酒半盏药渣再加如法煎服盖被取汗。方中紫花地丁清热解毒为臣药。

6、《普济方》治喉痹箭头草叶研入酱少许笔蘸入喉中吐。方中紫花地丁清热解毒为君药。

7、地丁膏《惠直堂经验方》治乳吹并一切毒黄花地丁即蒲公英、紫花地丁各240克。以长流水洗净用水煎汁去渣又熬成膏摊贴。方中紫花地丁清热解毒为君药。

显微鉴别

1根横切面最外层为4-6层木栓细胞壁木栓化并微木化栓内层广阔薄壁细胞类圆形。韧皮部宽广可见散在的筛管群韧皮射线不明显。形成层环状细胞扁平。本质部由导管、纤维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组成导管散列或2-4个成群排列多角形或类圆形壁木化木纤维发达排列在导管的周围壁不木化。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淀粉粒与草酸钙簇晶淀粉粒多为单粒类球形直径2-8μm草酸钙簇晶直径20-30μm栓内层尚可见到与草酸钙簇晶同细胞或单独存在于细胞中的类言形棱晶长径10-25μm。

2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平直有串珠状增厚表面有明显角质纹理报导孔较少不等式、正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弯曲增厚现象不明显表面亦有角质纹理。上下表皮均有单细胞非腺毛有两种类型一种稍短呈圆锥形壁厚有明显疣状突起长50-85μm直径20-30μm另一种长略弯曲壁有短线纹长160-360μm直径20-30μm。叶肉组织中可见草酸钙簇晶直径15-40μm。

3叶的横切面上表皮细胞较大切向延长外壁较厚内壁黏液化常膨胀呈半圆形下表皮细胞较小偶有黏液细胞上、下表皮有单细胞非腺毛,长32240μm直径2432μm具角质短线纹。栅栏细胞23列海绵细胞类圆形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140μm。主脉维管束外韧形上、下表皮内方有厚角细胞12列。

化学鉴定

1本品叶的横切面上表皮细胞较大切向延长外壁较厚内壁黏液化常膨胀呈半圆形下表皮细胞较小偶有黏液细胞上、下表皮有单细胞非腺毛长32240μm直径2432μm,具角质短线纹。栅栏细胞23列海绵细胞类圆形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140μm 。主脉维管束外韧形上、下表皮内方有厚角细胞12列。

2取本品粉末约2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热水10ml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紫花地丁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药材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53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3个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真伪辨别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紫花地丁又称为紫地丁、兔耳草、辽堇菜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犁头草的带根全草是常用中药。最早紫花地丁见于《千金方》。《本草纲目》中单列紫花地丁一条李时珍曰紫花地丁“处处有之其叶似柳而微细夏开紫花结角平地生者起茎沟壑者起蔓”。每年春、秋二季挖取带花或蒴果的全草洗净泥土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寒味苦辛入心、肝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痈肿疔疮、瘰疬、黄疸、乳痈、肠痈、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等症。市场上有以同科植物白花地丁冒充紫花地丁入药者使用时注意鉴别。

真品紫花地丁

多皱缩弯曲成不规则的团块主根数条呈长圆锥形长35厘米直径13毫米。表面皱缩而粗糙为土黄色波状弯曲具有须根痕。地上部分呈深绿色至绿黄色叶柄细长扭曲叶片极皱缩用热水浸软摊开后呈长椭圆形或线状披针形全体被毛。花茎细长顶端常具三裂蒴果内含多数种子长圆球形淡黄棕色质脆易碎闻之气味微臭口尝味微苦而涩并稍有黏性。

伪品白花地丁

根状茎短呈细圆柱形赤褐色或暗褐色。无地上茎。托叶1/23/4与叶柄合生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全缘或有细齿叶柄长212厘米上部有翅无毛或有时下部被白色短毛叶片椭圆形至长圆形先端钝基部微心形、截形或宽楔形下延于叶柄边缘有稀疏的很平的圆齿有时近全缘两面无毛花白色苞片生于花梗中部萼片花瓣各5瓣子房无毛花柱基部微膝曲向上部渐粗蒴果为二裂无毛口尝之味虽微苦但没有黏性。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花地丁有抑制结核杆菌生长的作用其清热、消肿、消炎作用明显而伪品白花地丁虽与紫花地丁同为堇菜科植物但属不同品种而且不具备真品的功效不可代替使用。

人工栽培

种植概述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或凉爽气候。忌涝宜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粘壤土栽培不宜在低洼地或者易积水的地区栽培。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直播。冬前或早春播种条播或撒播播后覆一层薄细土。

【田间管理】播后4月出苗苗出齐后过密处可适当间苗。生长期间注意拔除毁草一般不施追肥雨季注意排水。

【病虫害防治】红蜘蛛为害叶片可用石硫合剂喷杀。

繁殖培育

播种或分株法繁殖

紫花地丁极易繁殖。分株栽植、播种、自然繁殖均可。

1播种

1穴盘育苗  紫花地丁种子细小一般采用穴盘播种育苗方式。床土一般用2份园土2份腐叶土1份细沙。播种前要进行土壤消毒一般可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床土以达到培育壮苗、防治苗期病虫害的目的。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播种时可采用撒播法用小粒种子播种器或用手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浸润透的床土上撒种后用细筛筛过的细土覆盖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播种时间春播3月上、中旬。秋播8月上旬。播种后控制温度15℃25℃之间一周左右出苗。

2露地播种  于8月份先将土地平整浇透待水渗下后将种子与细沙土拌匀撒至地面稍加细土将种子盖严一周即可出苗。

2分株繁殖技术

首先将绿化用地翻耕施足底肥整平如4月将其从苗地起出分株栽植于绿化地内株行距10cm浇透水6月份便可布满。分株时间在生长季节都可进行但在夏季分株时注意遮荫。紫花地丁如在春季进行分株会影响开花而雨季移植易成活又不影响第二年开花紫花地丁的无性繁殖在雨季进行为好。用分株方法进行繁殖时见效较快在同种条件下分株移植小紫花地丁较大株的缓苗快成活率高绿色期长在园林绿化上如不特别要求当时的绿化效果尽量采用中小植株进行绿化。

3 自然繁殖

紫花地丁自繁能力很强按分株栽植法在规划区内每隔5m栽植一片种子成熟后不用采撷任其随风洒落自然繁殖“十一”左右便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小苗出齐苗后要加强管理特别要控制温度以防小苗徒长此时光照要充足温度控制在白天15℃夜间8℃10℃保持土壤稍干燥。当小苗长出第一片真叶时开始分苗移苗时根系要舒展底水要浇透。白天温度为20℃左右夜间温度为15℃左右可适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液促进幼苗生长当苗长至5片叶以上时即可定植。

定植密度如果选用叶片在1520之间的大中苗移栽40株/m2。如果选用叶片在510之间的中小苗移栽密度可为50株/m2。另外发现带土壤移植较裸根移植缓苗快成活率高。故采用带土移植为宜。

   4 生长期管理

紫花地丁生长强健抵抗能力强生长期无需特殊管理可在其生长旺季每隔710 d追施一次有机肥。会使其景观效果更加。生长期间注意拔除杂草一般不施追肥雨季注意排水。

红蜘蛛为害叶片可用石硫合剂喷杀。

紫花地丁的种子在成熟以后干燥时会急速开裂将种子弹出。因此应在蒴果立起之后种实尚未开裂之前采收。在种子晾晒过程中应该注意用窗纱将蒴果盖好以免种子弹掉。然后过筛将种子进行干贮。

相关病害

紫花地丁会生叶斑病是半知菌感染所致。起初只是一个个小褐点儿如不及时治疗会产生大片的黑斑叶片枯黄死掉。所以一旦发现生病应立即用百菌清8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隔7-8天一次连续2-3次可基本痊愈。主要虫害有介壳虫、白粉虱等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至1500 倍液喷洒。 

食用方法

别名铧头草、光瓣堇菜、堇堇菜、箭头草、地丁、羊角子、独行虎、地丁草、宝剑草使用提示内服煎汤15至30克(鲜品30至60克);外用适量捣敷。

补充信息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切段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适合人群

阴疽漫肿无头及脾胃虚寒者慎服。

食疗作用

紫花地丁味苦、微辛性寒;归心、肝经;气微散泄;

清热功效

主治疔疮痈肿、痄腮瘰疬丹毒乳痈肠痈湿热与泻痢黄疸目赤肿痛喉痹毒蛇咬伤。 

做法指导

1. 凡各种疔毒痈疮红肿热痛者可单用鲜品捣汁服并用其渣敷患处;或与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配伍。

2. 若气血亏虚者可加入当归、黄芪;若湿热凝结骨痈疼痛高肿者可与茯苓、车前子、金银花、牛膝同用以利湿清热。

3. 凡颈项瘰疬结核者可与夏枯草、玄参、贝母、牡蛎相合以散结消肿。

相关文章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