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解析都市“时尚病”

心理健康:解析都市“时尚病”

曾经人们在网上大谈特谈“六”(60年代)、“七”(70年代)、“八”(80年代)三代人的不同,他们说,咱60年代人目前是社会的主流阶层,他们身居高位手掌大权出入雅舍光彩夺目;80年代人呢?他们是时尚宠儿。 拥有好多新鲜的名字,如“新新人类”、“月光族”、“草莓族”、“E时代青年”、“朋克族”……而最痛苦的要算70年代人了,他们是一群尴尬的族群,前不着“村”(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后不挨“店”(80年代后的时尚贵族),处于尴尬、忧伤、落寞的境地。

  听完这话,竟令我这个75年拦腰出世的人,陡觉心中有一些失落和忧伤的感觉。我算什么呢?我对时代的影响究竟在哪里?

  我曾经在北京的地铁站里看到一个大约18岁的时尚美眉,装束绝对大胆奔放,鼻梁上竟穿了三个洞,坠着晶亮亮的饰物,耳朵上、嘴唇上也没闲着,分别镶着精致的尤物。说实话,那一刻,我感觉到的并非痛并快乐着的景致,而是隐隐的担心她的健康会否受影响,会否有细菌感染。

  可以不夸张的说,被时尚元素打造的“新新人类”,正躺在时代的温床上群体吸食“白粉”——不是毒品的“白粉”——虚空心理、盲从行为的“白粉”。如同在60年代的美国社会,那时,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在“自我实现”思潮的冲击下...[ 查看全文 ]

2015-07-07 标签:

心理健康:解析都市“时尚病”的相关文章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