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心理干预须尊重当地文化宗教习俗

心理健康:心理干预须尊重当地文化宗教习俗

玉树地震发生后,青海省卫生厅组织了16人的专家团赶赴灾区开展卫生防疫、心理干预等工作。昨日,青海省三医院专家韩国玲提醒希望到灾区进行心理干预的医生和志愿者:玉树是一个藏族自治州,藏族人占大部分,因此展开心理干预与汶川地震不同,之前要充分研究当地灾民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习俗,干预不当可能适得其反。

记者昨日在灾民安置点的心理干预服务台看到,有不少灾民都来填表,向医生反映有头疼、做噩梦、睡不着等情况。韩国玲告诉记者,在这样的大型灾祸发生后,灾民的心理精神状态一般都会经历休克期、蜜月期、抑郁期和恢复期,整体表现会从灾祸发生最初的亢奋到恢复正常生活后出现抑郁,再到最后适应现实恢复平常心理状态,而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2至3年。所以心理干预将是一场持久战。

据了解,目前到灾区的心理专家共有2位,还有一批心理医生正在西宁接受专门针对灾区的培训,随后将赶到灾区站展开心理治疗。韩国玲向记者介绍,目前她们主要是在受灾群众中进行心理宣传,帮助灾民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同时在儿童等重点人群中进行筛查和评估,展开先期的心理治疗。


延伸阅读:

[ 查看全文 ]

2015-07-07 标签:

心理健康:心理干预须尊重当地文化宗教习俗的相关文章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