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批

苘麻子

苘麻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种子,常见于路旁、荒地和田野间,别名青麻子、青麻、白麻子、白麻、野棉花子。气微,味淡。其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退翳。用于赤白痢疾,淋病涩痛,痈肿,目翳。

经验文章 概述

苘麻子,中药名。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种子。别名青麻子、野棉花子、白麻子、青麻、白麻。种子三角状肾形。表面灰黑色或暗褐色,有白色稀疏绒毛,凹陷处有类椭圆状种脐,淡棕色,四周有放射状细纹。种皮坚硬,子叶2,重叠折曲。气微,味淡。用于清热利湿,解毒,退翳。用于赤白痢疾、淋病涩痛、痈肿目翳。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苘麻子

外文名称

SEMENABUTILI

又名

青麻子、野棉花子、白麻子等

类别

中药

功用

清热利湿,解毒,退翳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0.3~2m,全株密生绒毛状星状毛。叶互生,圆心脏形,直径7~18cm,先端长尖,边缘具粗锯齿,叶脉掌状;叶柄长。花单生于叶腋,花萼5裂,绿色;花瓣

苘麻子

苘麻子5,黄色,倒卵形,顶端平凹,基部与雄蕊筒合生;雄蕊多数,花丝基部连合成筒;心皮15~20,环列成扁球形,先端突出如芒。果实半圆球形似磨盘,密生星状毛,成熟后形成分果。种子黑色。花期7~10月,果期10~11月。

生于路旁、田野或栽培。主产四川、湖北、河南、江苏。

采制: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种子三角状肾形,长3.5~6mm,宽2.5~4.5mm,厚1~2mm。表面灰黑色或暗褐色,有白色稀疏绒毛,凹陷处有类椭圆状种脐,淡棕色,四周有放射状细纹。种皮坚硬,子叶2,重叠折曲。气微,味淡。含脂肪油,油中主成分为亚油酸、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

植物性状

原形态:苘麻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达1-2m。茎枝被柔毛。叶互生;叶柄长3-12cm,被星状细柔毛;托叶早落;叶片圆心形,长5-10cm,先端长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均被星状柔毛,边缘具细圆锯齿。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3cm,被柔毛,近顶端具节;花萼杯状,密被短绒毛,裂片5,卵形,长约6mm;花黄色,花瓣倒卵形,长约1cm;雄蕊柱平滑无毛;心皮15-20,长1-1.5cm,先端平截,具扩展、被毛的长芒2,排列成轮状,密被软毛。蒴果半球形,直径约2cm,长约1.2cm,分果爿15-20,被粗毛,顶端具长芒2。种子肾形,褐色,被星状柔毛。花期7-8月。

分布生境

常见于路旁、荒地和田野间。我国除青藏高原不产外,其他各地均产,东北各地也有栽培。

如何鉴别

种子鉴别

性状鉴别种子三角状扁肾形,一端较尖,长3.4-4mm,宽约3mm。表面暗褐色,散有稀疏短毛,边缘凹陷处具淡棕色的种脐。种皮坚硬,剥落后可见胚根圆柱形,子叶折叠呈W字型,胚乳

苘麻子植物形态-苘麻

苘麻子植物形态-苘麻 与子叶交错。气微,味淡。以籽粒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种子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扁长方形,有的分化成单细胞非腺毛,壁稍厚,微木化。下皮细胞1列,略径向延长,类长方形。栅状细胞长柱形,长75-88μm,近外端处可见光辉带,壁极厚,下部壁木化,上部壁非木化,有时可见线形胞腔,近1/3处胞腔膨大,内含细小球形结晶,加20%硫酸结晶不溶解,色素层细胞4-5列,扁长圆形,内含黄棕色或红棕色物。胚乳与子叶细胞含脂肪油与糊粉粒,子叶细胞中另含少数草酸钙簇晶。

性状鉴别

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扁长方形,有的分化成单细胞非腺毛,下皮细胞1列,略径向延长。栅状细胞1列,长柱形,长约至88μm,壁极厚,上部可见线形胞腔,其末端膨大,内含细小球状结晶。色素层4~5列细胞,含黄棕色或红棕色物。胚乳及子叶细胞含脂肪油

苘麻子

苘麻子和糊粉粒,子叶细胞并含少数细小草酸钙簇晶。

性状鉴别苘麻果实由7-9个小分果组成,呈扁平圆盘状,底部有宿存花萼。分果呈橘瓣状或肾形,直径1.5-2mm,较薄的一边中央凹下。果皮外表为棕黄色,背面较光滑,两侧面靠凹下处各有一微凹下圆点,由圆点向外有放射性条纹。种子橘瓣状肾形,种皮黑色至棕褐色。质坚硬,破碎后子叶心形,两片重叠折曲。气微、味涩。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灰褐色。①胚乳细胞较多见,呈多角形或类方形,直径11-35μm,壁略呈念珠状增厚。②种皮栅状细胞表面观细胞界限不清晰,细胞细小,呈星状;侧面观为一列柱状细胞,长33-46μm,直径8-12μm,壁甚厚、木化,胞腔梭形,内含球状结晶。③星状毛易见,由5-7细胞组成,亦有单个散在,呈披针形,基部钝圆,直径5-15μm,长106-245μm,壁厚1-2μm。④色素细胞类多角形,类长方形,胞腔内含红棕色块状物。⑤子叶表皮细胞类长方形,薄壁细胞呈类多角形或椭圆形,含拟晶体。⑤螺纹导管多见,直径27-33μm,网纹导管较少见。

药用信息

【拼音名】QǐnɡMáZi【英文名】SEMENABUTILI

【别名】青麻子、野棉花子、白麻子、青麻、白麻。

【来源】本品为锦葵科植物苘麻AbutilontheophrastiiMedic.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性味】苦,平。

【归经】归大肠、小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退翳。用于赤白痢疾,淋病涩痛,痈肿,目翳。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功能主治

苘麻子

苘麻子利水,滑肠,下乳。治二便不通,淋病,水肿,妇女乳汁不行,乳房肿痛。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羸瘦,五癃,利小便。

②《本草经集注》:葵子汁解蜀椒毒。

③《别录》:疗妇人乳难内('内'一作'血')闭。

④《药性论》:治五淋,主奶肿,下乳汁。

⑤《本草衍义》:患痈疖毒热内攻,未出脓者,水吞三、五枚,遂作窍,脓出。

⑥《纲目》:通大便,消水气,滑胎,治痢。

⑦《本草通玄》:达诸窍。

⑧《本草汇》:下胞衣。

各家论述

1.《纲目》:葵,气味俱薄,淡滑为阳,故能利窍通乳,消肿滑胎也,其根叶与子,功用相同。通大便,消水气,滑胎,治痢。

2.《本草崇原集说》:葵性寒滑,似非孕妇所直,何以《金匮》治妊娠水气,用葵子茯苓散。修园曰,有病则病当之也。《千金》以参、术等味驾驭其间,愈觉平妥。

3.《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赢瘦,五癃,利个便。《本草经集注》:葵子汁解蜀椒毒。

4.《别录》:疗妇人乳难内(内一作血)闭。

5.《药性论》:治五淋,主奶肿,下乳汁。

6.《本草衍义》:患痈疖毒热内攻,未出脓者,水吞三、五枚,遂作窍,脓出。

7.《本草通玄》:达诸窍。

8.《本草汇》:下胞衣。

中医选方

①治卒关格,大小便不通,支满欲死:葵子二升,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内猪脂如鸡子一丸则弥佳。(《肘后方》)

苘麻子

苘麻子

②治大便不通十日至一月者:葵子末入乳汁等分,和服。(《圣惠方》)

③治血淋及虚劳尿血:葵子一升,水三升,取汁,日三服。(《千金方》)

④治妊娠患子淋:英子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千金方》)

⑤治产后淋沥不通:葵子一合,朴消八分。水二升,煎八合,下消服之。(《姚僧坦集验方》)

⑥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渐恶寒,起即头眩:葵子一斤,茯苓三两。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金匮要略》葵子茯苓散)

⑦治难产,若生未得者:冬葵子一合,捣破,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已下,只可半升,去滓,顿服之。(《食疗本草》)

⑧治胎死腹中:葵子一升,阿胶五两。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顿服之。未出再煮服。(《千金方》)

⑨治胎死腹中,若母病欲下:牛膝三两,葵子一升。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

⑩治乳妇气脉壅塞,乳汁不行,及经络凝滞,奶房胀痛,留蓄作痈毒:葵菜子(炒香)、缩砂仁等分。为末,热酒服二钱。(《妇人良方》)

⑾治血痢、产痢:冬葵子为末,每服二钱,入腊茶一钱,沸汤调服,日三。(《圣惠方》)

⑿治痎疟邪热:冬葵子阴干为末,酒服二钱。(《圣惠方》)

⒀治盗汗:冬葵子三钱,水煎兑白糖服。(江西《草药手册》)

⒁治面上疱疮:冬葵子、柏子仁、茯苓、瓜瓣各一两。为末,食后酒服方寸匕,日三服。(陶弘景)

【备注】商品所用的冬葵子,大多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种子。考冬葵子与苘麻子在诸家《本草》中均各列守条,效用亦不相同,参见苘麻及苘实条。

相关文章


    Notice: Undefined index: newRealte in /home/www/www.tulaoshi.com/releases/release-78/cache/smarty/ced17fe8327d76146ff61d7cc614513d622bb215.file.tag.html.php on line 258

    Notice: Trying to get property of non-object in /home/www/www.tulaoshi.com/releases/release-78/cache/smarty/ced17fe8327d76146ff61d7cc614513d622bb215.file.tag.html.php on line 258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