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 如何治疗产后出血

2016-03-26 04:01 7 1 收藏

产后出血 如何治疗产后出血,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孕妇在产后出现出血的症状。那大家可否知道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是什么吗?知道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呢?如果不知道的话,小编今天就来为大家一一介绍一下,想知道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 tulaoshi.com - 产后出血 】

产后出血 如何治疗产后出血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孕妇在产后出现出血的症状。那大家可否知道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是什么吗?知道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呢?如果不知道的话,图老师小编今天就来为大家一一介绍一下,想知道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产后出血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呢?引起这个的原因是有许多的,而一般情况下有以下这些原因会导致女性产后出血。

  1.宫缩乏力

  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70%。子宫肌纤维的解剖分布是内环、外纵、中交织。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不同方向走行的子宫肌纤维收缩对肌束间的血管起到有效的压迫作用。如果出现子宫肌纤维收缩无力即宫缩乏力则失去对血管的有效压迫作用而发生产后出血。

  常见的因素

  ①全身因素

  产妇因对分娩过度恐惧而极度紧张,尤其对阴道分娩缺乏足够信心则可以引起宫缩不协调或宫缩乏力。此种情况在临产后可能需要使用镇静剂及麻醉剂等将引增加产后宫缩乏力而引起产后出血。

  ②产科因素

  产后出血还有可能是因为孕妇在生产过程的时候造成过度疲劳或者的全身衰竭,而使得子宫出现收缩情况。从而导致女性出现产后出血的症状。

  ③子宫因素

  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或子宫肌瘤等。

  2.胎盘因素

  占产后出血原因的20%左右。根据胎盘剥离情况,胎盘滞留、胎盘粘连及部分胎盘和/或胎膜残留均可影响宫缩,造成产后出血。胎盘滞留:胎盘在胎儿娩出后30分钟尚未排出者称胎盘滞留。可能与宫缩剂使用不当或粗暴按摩子宫等,刺激产生痉挛性宫缩,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或宫颈外口形成收缩环,将剥离的胎盘嵌闭于宫腔内引起胎盘滞留。宫缩乏力或因膀胱充盈压迫子宫下段,也可以致胎盘虽已剥离而滞留于宫腔。

  如胎盘滞留妨碍正常宫缩则引起产后出血,且血块多聚于子宫腔内,进而引起宫腔增大致宫缩乏力,如果不及时处理则形成恶性循环并导致严重后果。胎盘粘连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操作手法不当有关。如胎儿娩出后过早或过重按摩子宫,干扰了子宫的正常收缩和缩复,致胎盘部分剥离,剥离面血窦开放而出血过多。也可由于既往多次刮宫或宫腔操作使,使子宫内膜损伤而易引起胎盘粘连或植入。

  3.软产道裂伤

  而女性在生产过程的时候出现软产道有裂伤,则会导致阴道或者是宫颈出现裂伤。而这些均会导致产后出血。

而女性在生产过程的时候出现软产道有裂伤

  4.凝血功能障碍

  常见原因有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少数由原发性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重症病毒性肝炎等引起。

  5.子宫内翻

  少见,多因第三产程处理不当造成,如用力压迫宫底或猛力牵引脐带等。

  产后出血的护理

  1、产褥期是生殖器官复原的一段时期,由于气血虚弱,特别容易导致风寒入侵而形成瘀阻。因为形成瘀血大多因寒而起,故产后应注意保暖,避免冒寒当风,禁忌生冷刺激,防止寒邪内侵。

  2、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并逐日增加运动量,这样较有利于恶露淤血的排出,促使子宫复旧。有条件者可学做产后保健体操,加强全身锻炼,尽快恢复体力。

  3、积极防治感染、保持环境清洁。室内通风30分钟,每天二次,定期消毒。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经常更换卫生垫,每日用10%的威力碘棉球擦洗外阴二次保持会阴清洁,并用有效抗生素。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

  4、提供心理支持,产妇发生大出血之后虽然生命得以抢救,但由于大量失血,可出现严重的继发性垂体前叶血坏死,功能减退,出现各种激素水平下降的状态,称席汉综合症。产妇面临体力差、活动无耐力、生活自理有困难等问题。对上述情况应鼓励产妇说出自己感受,及时给产妇及家属提供心理安慰和帮助,指导其如何加强营养,有效地纠正贫血,逐步啬活动量,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产后出血 如何治疗产后出血(2)

  产后出血治疗

  1、子宫收缩乏力

  加强宫缩能迅速止血。导尿排空膀胱后可采用: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宫腔纱条填塞法、结扎盆腔血管、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切除子宫。

  2、胎盘因素

  疑有胎盘滞留时应立即作阴道及宫腔检查,若胎盘已剥离则应立即取出胎盘。若为胎盘粘连,可行徒手剥离胎盘后取出。如剥离胎盘困难疑有胎盘植入,切忌强行剥离,以手术切除子宫为宜。胎盘和胎膜残留可行钳刮术或刮宫术。

  3、软产道损伤

  应彻底止血,按解剖层次逐层缝合裂伤。

  4、凝血功能障碍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

  首先应排除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原因引起的出血。尽快输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若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应按DIC处理。

  5、出血性休克处理

  产后出血量多而急,产妇因血容量急剧下降而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休克程度与出血量、出血速度和产妇自身状况相关。在治疗抢救中应注意:正确估价出血量,判断休克程度。针对出血原因行止血治疗的同时,积极抢救休克。建立有效静脉通道,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补充晶体平衡液及血液、新鲜冷冻血浆等,纠正低血压。给氧,纠正酸中毒,应用升压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改善心、肾功能。应用广谱抗生素,防治感染。

  产后出血预防

  1.加强产前检查

  对有产后出血、滞产、难产史以及有贫血、产前出血、妊高征、胎儿较大、双胎或羊水过多等情况时,均应积极做好防治产后出血的准备工作。积极纠正贫血、治疗基础疾病,充分认识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高危孕妇应于分娩前转诊到有输血和抢救条件的医院。

高危孕妇应于分娩前转诊到有输血和抢救条件的医院

  2.产程中识别产后出血高危因素

  产程中识别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时干预处理。避免产程过长,注意产妇进食、休息等情况,产程较长的孕妇应保证充分能量摄入,及时排空膀胱,必要时适当应用镇静剂、输液及导尿。第二产程注意控制胎头娩出速度,避免产道裂伤、出血。手术助产时切忌操作粗暴,以免损伤软产道。对于产程过长、急产或活跃期至第二产程较快的孕产妇,均应警惕产后出血。及早上台准备接生,适时应用宫缩剂,恰当按摩子宫,准确计量出血量。

  3.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第三产程积极干预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主要的干预措施包括:胎头娩出随即前肩娩出后,预防性应用缩宫素。非头位胎儿可于胎儿全身娩出后、多胎妊娠最后一个胎儿娩出后,预防性应用缩宫素。胎儿娩出后有控制的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胎盘娩出后按摩子宫。此外,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有无副胎盘、有无产道损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其他

  产后2小时是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时段,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和出血量,应及时排空膀胱。产后24小时之内,应嘱产妇注意出血情况。产后有出血量增多趋势的患者,应认真测量出血量,以免对失血量估计不足。

  图老师tips:以上就是图老师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于产后出血的一些原因以及产后出血的一些护理措施。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此也是有了一定了解了,也知道了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了。所以,当出现产后出血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哦,这样才可以早日恢复健康,不是吗?

来源:https://www.tulaoshi.com/n/20160326/1995927.html

延伸阅读
标签: 分娩
产后出血吃什么好?产妇由于大量失血,可出现体力差、活动无耐力、生活不能自理等问题,甚至继发席汉综合征。所以家属要提供心理安慰和帮助。那么,产后出血吃什么好呢?下面小编推荐几个产妇产后出血的药膳。 产后出血吃什么好? 子宫收缩不良宜多食百合、羊血、鸡蛋、鱼鳔、韭菜、荷叶蒂、醋、鲤鱼、海马、荠菜;胎盘滞留或有淤血者宜多...
标签: 育儿
1、按摩子宫这是刺激和加强子宫收缩,达到迅速止血目的的最有效方法。一般是将双手放在产妇腹部宫底处,拇指在宫底前壁,其余4指在后壁均匀而有节律地按摩宫底,以刺激子宫收缩。也可将一只手握拳放置在阴道前穹窿部,向前上方顶住子宫前壁,另一只手放在腹部按压子宫后壁,压迫5-15分钟,以恢复正常宫缩并促进止血。 2、应用宫缩...
标签: 月子
产后出血的五个保守治疗法 tuLaoShi.com   产后阴道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但大多数情况下仅为少量出血,假如在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毫升,就称为产后大出血。产后大出血十分危险,必须紧急抢救,但如果出血量不是很大,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5种保守止血方法。 ...
产后出血的原因 产后出血,一般多发于分娩后两小时。阴道流血为最直观的表现方式,如果流血量超过了500ml的话,就需要开始止血抢救,避免出现产后大出血的现象而危及生命。很多朋友想要了解产后出血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点: 1、子宫收缩乏力 在分娩时子宫收缩乏力会导致产后出血。会导致分娩时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有产妇本身的情绪很紧张。...
产后出血怎样处理 在分娩的过程中,胎儿娩出后,随着胎盘的剥离和娩出,会有一定的血液流出,这是正常现象,出血量一般在100毫升左右。但是,如果在产后24小时内出血大于500毫升或产后2小时内出血大于400毫升就不正常了,称之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产妇应该对此有所了解。发生产后出血一般有以下几个常见原因...

经验教程

78

收藏

73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