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这些会埋没聪明孩子的小事

2015-10-13 21:03 18 1 收藏

早教影响孩子的一生,因而教育要从小抓起,从点滴小事抓起。下面图老师小编向大家介绍下当心这些会埋没聪明孩子的小事,刚做父母的快来了解下吧~

【 tulaoshi.com - 分娩 】

  钢琴、绘画、跳舞……越来越多家长不惜重金让宝宝早早参加各种培训班。相反,碰到孩子发呆、多动、内向……家长们却认为只是小问题。由于家长缺乏对宝宝学习能力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往往用社会上统一的“成才标准”去强制孩子学习,结果衍生出很多不利于宝宝成长发展的错误做法。

  开发宝宝的学习能力最好能有专业人士的参与。

  一、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浪费时间。对此,邹小兵认为,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

  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英语课程,学习某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他还说,其实,在我们觉得什么都没想的时候,大脑也是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识去努力地实行而已。

  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了解孩子个性、气质特色,顺其自然,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发展,创造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二、“迷信”智力测试

  圆圆快3岁了,在说话、运动、背儿歌、数数等许多方面与同龄宝宝比起来,似乎差一些。

  妈妈很着急,买了好几本智力测试和智力开发的书来锻炼宝宝,后来带着圆圆去检查,看看是否有智力问题。结果在测验时,宝宝的某些能力没有表现出来,不愿意开口发声、没能好好爬楼梯;面对着很低的测试分数,妈妈就懊恼不已,不知道是否还要再测试一次。

  智力测验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而贴上“笨孩子的标签”,那么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伤害。目前很多智力测验已经落后于心理学的发展实际,只能测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家长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测验的分数低,就容易产生放弃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从而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很可能因此而抹杀了他们在其他能力方面的发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fm/)

  孩子的能力系统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一次的测试成绩判断他的智力,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否认了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毕业于哈佛医学院的美国权威学能专家梅尔·列文化博士,经过30年的临床研究与观察,提出了八大学习模式,即由注意力、记忆、语言、空间排序、时间排序、运动、社交和高级思维八大系统组成。很少有孩子面面俱到,关键是发现孩子的优势与劣势,不要将孩子劣势扩大成“问题孩子”,而是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去发挥与克服。

  三、“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学一件事情比别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个新环境很长时间不适应等,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

  这些都是适应性低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

  “慢孩子”可能学一首诗的速度比较慢,但他们一般相应地会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这是他们学习事物的一种习惯方式。而且,这些“慢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具备其他“快孩子”没有的优势——在遇到不良刺激比如吸毒、偷窃等诱惑时,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一样容易改变,而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去接受。国外学能专家还建议家长让孩子学会控制节奏,慢慢去想慢慢做一些事情,这个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怎么去控制他的行为和一些语言的节奏。

  四、孩子“爱动”就是“多动症”

  课堂上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安静地听课——这是所有老师都很喜欢的课堂气氛,但这基本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些孩子会说说话,做做小动作等,来扰乱课堂秩序,而这些孩子往往被老师认为是有多动症的。

  根据列文博士八大系统理论,这类孩子其实属于运动机能占优势,故喜欢用肢体代表语言。所以,并不是所有“爱动”的孩子都是真的患有多动症。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听老师讲了一半课程,就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知道下面该讲什么了,感觉无聊便开始做做小动作。

  对于这类孩子,老师和家长更应学会了解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比如,老师可以在孩子感觉无聊时提个问题,夸奖一下,调动其兴趣继续听下去。其实, 注意力集中有问题的孩子往往创造力非常强,他们的脑子常常冒出一些新的想法。同时,这些注意力有缺陷的孩子,也经常有冲动的表现,所以学校就会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受到老师的批评。其实,大人们恰恰忽略了他们的创造性。正确的方法是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着创造性,同时也让他们知道自己有注意力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获得成功。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家长要做的应是:了解孩子的特点,理解他,创造适合他成长的环境。但是很多家长缺乏对孩子的正确理解和认识,用社会上统一的“成才标准”去要求孩子,结果不但不利于孩子成长,还可能埋没原本很聪明的孩子。

  钢琴、绘画、跳舞……越来越多家长不惜重金让宝宝早早参加各种培训班。相反,碰到孩子发呆、多动、内向……家长们却认为只是小问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教授指出,由于家长缺乏对宝宝学习能力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往往用社会上统一的“成才标准”去强制孩子学习,结果衍生出很多不利于宝宝成长发展的错误做法。

  开发宝宝的学习能力最好能有专业人士的参与。

  一、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浪费时间。对此,邹小兵认为,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

  邹小兵介绍说,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英语课程,学习某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他还说,其实,在我们觉得什么都没想的时候,大脑也是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识去努力地实行而已。

  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了解孩子个性、气质特色,顺其自然,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发展,创造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二、“迷信”智力测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fm/)

  圆圆快3岁了,在说话、运动、背儿歌、数数等许多方面与同龄宝宝比起来,似乎差一些。

  妈妈很着急,买了好几本智力测试和智力开发的书来锻炼宝宝,后来带着圆圆去检查,看看是否有智力问题。结果在测验时,宝宝的某些能力没有表现出来,不愿意开口发声、没能好好爬楼梯;面对着很低的测试分数,妈妈就懊恼不已,不知道是否还要再测试一次。

  “智力测验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而贴上"笨孩子的标签",那么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伤害。”邹小兵指出,目前很多智力测验已经落后于心理学的发展实际,只能测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家长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测验的分数低,就容易产生放弃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从而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很可能因此而抹杀了他们在其他能力方面的发展。

  孩子的能力系统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一次的测试成绩判断他的智力,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否认了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毕业于哈佛医学院的美国权威学能专家梅尔·列文化博士,经过30年的临床研究与观察,提出了八大学习模式,即由注意力、记忆、语言、空间排序、时间排序、运动、社交和高级思维八大系统组成。很少有孩子面面俱到,关键是发现孩子的优势与劣势,不要将孩子劣势扩大成“问题孩子”,而是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去发挥与克服。

  三、“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学一件事情比别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个新环境很长时间不适应等,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

  邹小兵教授介绍说,这些都是适应性低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

  邹小兵还举例说,“慢孩子”可能学一首诗的速度比较慢,但他们一般相应地会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这是他们学习事物的一种习惯方式。而且,这些“慢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具备其他“快孩子”没有的优势——在遇到不良刺激比如吸毒、偷窃等诱惑时,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一样容易改变,而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去接受。国外学能专家还建议家长让孩子学会控制节奏,慢慢去想慢慢做一些事情,这个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怎么去控制他的行为和一些语言的节奏。

  四、孩子“爱动”就是“多动症”

  课堂上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安静地听课——这是所有老师都很喜欢的课堂气氛,但这基本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些孩子会说说话,做做小动作等,来扰乱课堂秩序,而这些孩子往往被老师认为是有多动症的。

  根据列文博士八大系统理论,这类孩子其实属于运动机能占优势,故喜欢用肢体代表语言。所以,并不是所有“爱动”的孩子都是真的患有多动症。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听老师讲了一半课程,就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知道下面该讲什么了,感觉无聊便开始做做小动作。

  对于这类孩子,老师和家长更应学会了解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比如,老师可以在孩子感觉无聊时提个问题,夸奖一下,调动其兴趣继续听下去。其实, 注意力集中有问题的孩子往往创造力非常强,他们的脑子常常冒出一些新的想法。同时,这些注意力有缺陷的孩子,也经常有冲动的表现,所以学校就会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受到老师的批评。其实,大人们恰恰忽略了他们的创造性。正确的方法是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着创造性,同时也让他们知道自己有注意力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获得成功。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家长要做的应是:了解孩子的特点,理解他,创造适合他成长的环境。但是很多家长缺乏对孩子的正确理解和认识,用社会上统一的“成才标准”去要求孩子,结果不但不利于孩子成长,还可能埋没原本很聪明的孩子。

  钢琴、绘画、跳舞……越来越多家长不惜重金让宝宝早早参加各种培训班。相反,碰到孩子发呆、多动、内向……家长们却认为只是小问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教授指出,由于家长缺乏对宝宝学习能力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往往用社会上统一的“成才标准”去强制孩子学习,结果衍生出很多不利于宝宝成长发展的错误做法。

  开发宝宝的学习能力最好能有专业人士的参与。

  一、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浪费时间。对此,邹小兵认为,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

  邹小兵介绍说,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英语课程,学习某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他还说,其实,在我们觉得什么都没想的时候,大脑也是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识去努力地实行而已。

  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了解孩子个性、气质特色,顺其自然,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发展,创造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二、“迷信”智力测试

  圆圆快3岁了,在说话、运动、背儿歌、数数等许多方面与同龄宝宝比起来,似乎差一些。

  妈妈很着急,买了好几本智力测试和智力开发的书来锻炼宝宝,后来带着圆圆去检查,看看是否有智力问题。结果在测验时,宝宝的某些能力没有表现出来,不愿意开口发声、没能好好爬楼梯;面对着很低的测试分数,妈妈就懊恼不已,不知道是否还要再测试一次。

  “智力测验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而贴上"笨孩子的标签",那么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伤害。”邹小兵指出,目前很多智力测验已经落后于心理学的发展实际,只能测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家长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测验的分数低,就容易产生放弃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从而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很可能因此而抹杀了他们在其他能力方面的发展。

  孩子的能力系统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一次的测试成绩判断他的智力,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否认了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毕业于哈佛医学院的美国权威学能专家梅尔·列文化博士,经过30年的临床研究与观察,提出了八大学习模式,即由注意力、记忆、语言、空间排序、时间排序、运动、社交和高级思维八大系统组成。很少有孩子面面俱到,关键是发现孩子的优势与劣势,不要将孩子劣势扩大成“问题孩子”,而是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去发挥与克服。

  三、“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学一件事情比别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个新环境很长时间不适应等,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

  邹小兵教授介绍说,这些都是适应性低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

  邹小兵还举例说,“慢孩子”可能学一首诗的速度比较慢,但他们一般相应地会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这是他们学习事物的一种习惯方式。而且,这些“慢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具备其他“快孩子”没有的优势——在遇到不良刺激比如吸毒、偷窃等诱惑时,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一样容易改变,而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去接受。国外学能专家还建议家长让孩子学会控制节奏,慢慢去想慢慢做一些事情,这个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怎么去控制他的行为和一些语言的节奏。

  四、孩子“爱动”就是“多动症”

  课堂上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安静地听课——这是所有老师都很喜欢的课堂气氛,但这基本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些孩子会说说话,做做小动作等,来扰乱课堂秩序,而这些孩子往往被老师认为是有多动症的。

  根据列文博士八大系统理论,这类孩子其实属于运动机能占优势,故喜欢用肢体代表语言。所以,并不是所有“爱动”的孩子都是真的患有多动症。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听老师讲了一半课程,就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知道下面该讲什么了,感觉无聊便开始做做小动作。

  对于这类孩子,老师和家长更应学会了解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比如,老师可以在孩子感觉无聊时提个问题,夸奖一下,调动其兴趣继续听下去。其实, 注意力集中有问题的孩子往往创造力非常强,他们的脑子常常冒出一些新的想法。同时,这些注意力有缺陷的孩子,也经常有冲动的表现,所以学校就会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受到老师的批评。其实,大人们恰恰忽略了他们的创造性。正确的方法是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着创造性,同时也让他们知道自己有注意力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获得成功。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家长要做的应是:了解孩子的特点,理解他,创造适合他成长的环境。但是很多家长缺乏对孩子的正确理解和认识,用社会上统一的“成才标准”去要求孩子,结果不但不利于孩子成长,还可能埋没原本很聪明的孩子。

  钢琴、绘画、跳舞……越来越多家长不惜重金让宝宝早早参加各种培训班。相反,碰到孩子发呆、多动、内向……家长们却认为只是小问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教授指出,由于家长缺乏对宝宝学习能力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往往用社会上统一的“成才标准”去强制孩子学习,结果衍生出很多不利于宝宝成长发展的错误做法。

  开发宝宝的学习能力最好能有专业人士的参与。

  一、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浪费时间。对此,邹小兵认为,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

  邹小兵介绍说,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英语课程,学习某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他还说,其实,在我们觉得什么都没想的时候,大脑也是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识去努力地实行而已。

  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了解孩子个性、气质特色,顺其自然,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发展,创造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二、“迷信”智力测试

  圆圆快3岁了,在说话、运动、背儿歌、数数等许多方面与同龄宝宝比起来,似乎差一些。

  妈妈很着急,买了好几本智力测试和智力开发的书来锻炼宝宝,后来带着圆圆去检查,看看是否有智力问题。结果在测验时,宝宝的某些能力没有表现出来,不愿意开口发声、没能好好爬楼梯;面对着很低的测试分数,妈妈就懊恼不已,不知道是否还要再测试一次。

  “智力测验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而贴上"笨孩子的标签",那么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伤害。”邹小兵指出,目前很多智力测验已经落后于心理学的发展实际,只能测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家长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测验的分数低,就容易产生放弃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从而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很可能因此而抹杀了他们在其他能力方面的发展。

  孩子的能力系统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一次的测试成绩判断他的智力,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否认了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毕业于哈佛医学院的美国权威学能专家梅尔·列文化博士,经过30年的临床研究与观察,提出了八大学习模式,即由注意力、记忆、语言、空间排序、时间排序、运动、社交和高级思维八大系统组成。很少有孩子面面俱到,关键是发现孩子的优势与劣势,不要将孩子劣势扩大成“问题孩子”,而是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去发挥与克服。

  三、“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学一件事情比别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个新环境很长时间不适应等,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

  邹小兵教授介绍说,这些都是适应性低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

  邹小兵还举例说,“慢孩子”可能学一首诗的速度比较慢,但他们一般相应地会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这是他们学习事物的一种习惯方式。而且,这些“慢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具备其他“快孩子”没有的优势——在遇到不良刺激比如吸毒、偷窃等诱惑时,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一样容易改变,而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去接受。国外学能专家还建议家长让孩子学会控制节奏,慢慢去想慢慢做一些事情,这个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怎么去控制他的行为和一些语言的节奏。

  四、孩子“爱动”就是“多动症”

  课堂上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安静地听课——这是所有老师都很喜欢的课堂气氛,但这基本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些孩子会说说话,做做小动作等,来扰乱课堂秩序,而这些孩子往往被老师认为是有多动症的。

  根据列文博士八大系统理论,这类孩子其实属于运动机能占优势,故喜欢用肢体代表语言。所以,并不是所有“爱动”的孩子都是真的患有多动症。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听老师讲了一半课程,就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知道下面该讲什么了,感觉无聊便开始做做小动作。

  对于这类孩子,老师和家长更应学会了解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比如,老师可以在孩子感觉无聊时提个问题,夸奖一下,调动其兴趣继续听下去。其实, 注意力集中有问题的孩子往往创造力非常强,他们的脑子常常冒出一些新的想法。同时,这些注意力有缺陷的孩子,也经常有冲动的表现,所以学校就会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受到老师的批评。其实,大人们恰恰忽略了他们的创造性。正确的方法是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着创造性,同时也让他们知道自己有注意力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获得成功。

来源:https://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3732.html

延伸阅读
标签: 分娩
父母可以教孩子每一句诺言,也可以教他们每一句谎言;可以教孩子做一个自私的人,也可以教他做一个善良无私的人:父母可以在孩子的心里播下暴力的种子,也可以在他心里撒上爱的种子。 人生会遇到许多岔路口,有的通往天堂,有的通向地狱.人的一生有多种可能,既有可能成为天使,也有可能成为魔鬼。 在存在着这些可能的岔路口,人们的...
标签: 分娩
专家认为笑是测量孩子智慧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正常的孩子生后4~6周就会对妈妈微笑,而智力低下的孩子往往到3个月还不会笑。由此可见,笑对孩子有多么重要。 会笑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这种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会专注地看着逗他的亲人,模仿并学会以微笑应答。这种微笑和孩子睡觉时面部肌肉收缩而呈现的“笑脸”...
“左撇子”的孩子是不是更聪明 左撇子是指写字或用筷子时天生惯用左手的人,也叫左利。 左撇子在生活中不太常见,但绝对称不上是罕见,左撇子是一种略显奇特的生理现象,可以说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发现有很多知名人士,乃至世界名人、绘画大师、音乐大师等等,有很多都是左撇子,美国历届总统当中就有为数...
标签: 食物 孩子 小孩
这些食物让孩子变聪明 一、能激发创造力的食品: 生姜中含有姜辣素和挥发油,能够使人体内血液得到稀释,流动更加畅通,从而向大脑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有助于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能增强记忆力的食物: 黄豆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能在人体内释放乙酸胆碱,是脑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桥梁...
标签: 分娩
推荐阅读:太听话的宝宝难成才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家长要做的应是:了解孩子的特点,理解他,创造适合他成长的环境。但是很多家长缺乏对孩子的正确理解和认识,用社会上统一的“成才标准”去要求孩子,结果不但不利于孩子成长,还可能埋没原本很聪明的孩子。 误区一: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

经验教程

879

收藏

61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