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批

藜芦

藜芦,百合科藜芦属的植物,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1200-3300米的山坡林下或草丛中。该种具医药功能,根及根状茎具辛、苦,寒。有毒。涌吐风痰,杀虫疗疮。祛痰,催吐,杀虫。用于治疗中风痰壅、癫痫、淋巴管炎、虐疾、乳腺炎、骨折、跌打损伤、头癣、疥疮等症,还可用于灭蛆、蝇等。

经验文章 概述

藜芦(学名:Veratrum nigrum L.):百合科藜芦属的植物,多年生草本;根茎短而厚;茎具叶,基部常有残存叶鞘裂成纤维状;叶通常阔,抱茎。有强脉而具折;花绿白色或暗紫色,两性或杂性,具短柄,排成顶生的大圆锥花序;花被片6,宿存;雄蕊6,与花被片对生,花丝丝状,花药心形,药室贯连;子房上位,3室;花柱3,宿存;蒴果长1.5-2厘米,宽1-1.3厘米。花果期7-9月。

生于海拔1200-3300米的山坡林下或草丛中。产中国东北、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湖北、四川和贵州。也分布于亚洲北部和欧洲中部。

该种具医药功能,根及根状茎具辛、苦,寒。有毒。涌吐风痰,杀虫疗疮。祛痰,催吐,杀虫。用于治疗中风痰壅、癫痫、淋巴管炎、虐疾、乳腺炎、骨折、跌打损伤、头癣、疥疮等症,还可用于灭蛆、蝇等。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藜芦

外文名称

Black False Hellebore

别称

黑藜芦,山葱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百合目

百合科

藜芦属

拉丁学名

Veratrum nigrum L.

扩展阅读

本草纲目-藜芦 更多>>

「释名」山葱(《别录》)、葱苒(《本经》)、葱 (音毯《别录》)、葱葵(普)、丰芦(普)、 憨葱(《纲目》)、鹿葱。
时珍曰∶黑色曰黎,其芦有黑皮裹之,故名。
根际似葱,俗名葱管藜芦是矣。北人谓之憨葱,南人谓之鹿葱。

「集解」《别录》曰∶藜芦生太山山谷。三月采根,阴干。
普曰∶大叶,小根相连。
弘景曰∶近道处处有之。根下极似葱而多毛。用之止剔取根,微炙之。
保升曰∶所在山谷皆有。叶似郁金、秦艽、 荷等,根若龙胆,茎下多毛。夏生冬凋, 八月采根。
颂曰∶今陕西、山南东西州郡皆有之,辽州、均州、解州者尤佳。三月生苗。叶青,似 初出 棕心,又似车前。茎似葱白,青紫色,高五、六寸。上有黑皮裹茎,似棕皮。有花肉红色。
根似马肠根,长四五寸许,黄白色。二月、三月采根阴干。此有二种 同,只是生在近水溪涧石上,根须百余茎,不中药用。今用者名葱白藜芦,根须甚少,只是 三二十茎,生高山者为佳,均州土俗亦呼为鹿葱。《范子计然》云

「修治」 雷曰∶凡采得去头,用糯米泔汁煮之,从巳至未,晒干用。

「气味」 辛,寒,有毒。《别录》曰∶苦,微寒。普曰∶神农、雷公∶辛,有毒;岐伯∶ 咸,有毒;李当之∶大寒,大毒;扁鹊∶苦,有毒。
之才曰∶黄连为之使。反细辛、芍药、人参、沙参、紫参、丹参、苦参。恶大黄。
时珍曰∶畏葱白。服之吐不止,饮葱汤即止。

「主治」 蛊毒咳逆,泄痢肠 ,头疡疥瘙恶疮,杀诸虫毒,去死肌(《本经》)。疗哕逆, 喉痹不通,鼻中息肉,马刀烂疮。不入汤用(《别录》)。
主上气,去积年脓血泄痢(权)。吐上膈风涎,暗风痫病,小儿 痰疾(颂)。末,治 马疥癣(宗 )。

「发明」 颂曰∶藜芦服钱匕一字则恶吐人,又用通顶令人嚏,而别本云治哕逆,其效未 详。
时珍曰∶哕逆用吐药,亦反胃用吐法去痰积之义。吐药不一∶常山吐疟痰,瓜丁吐热痰, 乌附尖吐湿痰,莱菔子吐气痰,藜芦则吐风痰者也。按∶张子和《儒门事亲》云∶一妇病风 痫。自六、七岁得惊风后,每一、二年一作;至五七年,五七作;三十岁 或甚至一日十余作。遂昏痴健忘,求死而已。值岁大饥,采百草食。于野中见草若葱状,采 归蒸熟饱食。至五更,忽觉心中不安,吐涎如胶,连日不止,约一、二斗,汗出如洗,甚昏 困。三日后,遂轻健,病去食进,百脉皆和。以所食葱访人,乃憨葱苗也,即本草藜芦是矣。
《图经》言能吐风病,此亦偶得吐法耳。我朝荆和王妃刘氏,年七十,病中风,不省人事, 牙关紧闭。群医束手。先考太医吏目月池翁诊视,药不能入,自午至子。不获已,打去一齿, 浓煎藜芦汤灌之。少顷,噫气一声,遂吐痰而苏,调理而安。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诚然。

「附方」 旧六,新十三。
诸风痰饮∶藜芦十分,郁金一分,为末。每以一字,温浆水一盏和服,探吐。(《经验方》)
中风不省,牙关紧急者∶藜芦一两(去芦头),浓煎防风汤浴过,焙干碎切,炒微褐色,为 末。每服半钱, 中风不语,喉中如曳锯声,口中涎沫∶取藜芦一分,天南星一个(去浮皮,于脐上剜一 坑, 纳入陈醋二橡斗,四面火逼黄色)。研为末,生面丸小豆大。每服三丸,温酒下。(《经验后 方》)诸风头痛∶和州藜芦一茎日干研末,入麝香少许。吹鼻。又方∶通顶散∶藜芦半两, 黄连三分。搐鼻。(《圣惠》)
久疟痰多不食,欲吐不吐∶藜芦末半钱。温齑水调下,探吐。(《保命集》)
痰疟积疟∶藜芦、皂荚(炙)各一两,巴豆二十五枚(熬黄)。研末,蜜丸小豆大。每 空心服一丸,未发时一丸,临发时又服一丸。勿用饮食。《肘后》 黄胆肿疾∶藜芦灰中炮,为末。水服半钱匕,小吐,不过数服,效(《百一方》)。
胸中结聚,如骇骇不去者∶巴豆半两(去皮心炒,捣如泥),藜芦(炙研)一两,蜜和 捣丸麻子大。每吞一,二丸。(《肘后》)
身面黑痣∶藜芦灰五两。水一大碗淋汁,铜器重汤煮成黑膏,以针微刺破点之,不过三 次 鼻中息肉∶藜芦三分,雄黄一分。为末,蜜和点之。每日三上自消,勿点两畔。(《圣济 方》)
牙齿虫痛∶藜芦末,内入孔中,勿吞汁,神效。(《千金翼》)
白秃虫疮∶藜芦末,猪脂调涂之。(《肘后方》)
头生虮虱∶藜芦末掺之。(《直指》)
头风白屑痒甚∶藜芦末,沐头掺之,紧包二日夜,避风效。(《本事方》)
反花恶疮,恶肉反出如米∶藜芦末,猪脂和敷,日三五上。(《圣济录》)
疥癣虫疮∶藜芦末,生油和涂。(《斗门方》)
羊疽疮痒∶藜芦二分,附子八分。为末敷之,虫自出也。(陶隐居方)
误吞水蛭∶藜芦炒,为末。水服一钱,必吐出。(《德生堂方》)

「附录」 山磁石《别录》有名未用曰∶苦,平,无毒。主女子带下。生山之阳。正月生 叶如藜芦,茎有衣。一名爰茈。

参果根

「附录」 又曰∶苦,有毒。主鼠 。生百余根,根有衣裹茎。三月三日采根。一名百连,一 名乌蓼,一名鼠茎,一名鹿蒲。

展开

形态特征

藜芦

藜芦 藜芦植株高可达1米,通常粗壮,基部的鞘枯死后残留为有网眼的黑色纤维网。叶椭圆形、宽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大小常有较大变化,通常长22-25厘米,宽约10厘米,薄革质,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无柄或生于茎上部的具短柄,两面无毛。

圆锥花序密生黑紫色花;侧生总状花序近直立伸展,长4-12(-22)厘米,通常具雄花;顶生总状花序常较侧生花序长2倍以上,几乎全部着生两性花;总轴和枝轴密生白色绵状毛;小苞片披针形,边缘和背面有毛;生于侧生花序上的花梗长约5毫米,约等长于小苞片,密生绵状毛;花被片开展或在两性花中略反折,矩圆形,长5-8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钝或浑圆,基部略收狭,全缘;雄蕊长为花被片的一半;子房无毛。

蒴果长1.5-2厘米,宽1-1.3厘米。花果期7-9月。

分布范围

产中国东北、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湖北(房县)、四川和贵州。也分布于亚洲北部和欧洲中部。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1200-3300米的山坡林下或草丛中。

近种区别

该种叶大,无毛;圆锥花序长而挺直,顶生总状花序常比侧生花序长2倍以上;花被片全缘,黑紫色,与花梗约等长。这些特点可以很好区别于藜芦属中国产其他种类。

医药用途

根及根茎入药,能催吐、祛痰、杀虫,主治中风痰壅、癫痫、喉痹等;外用治疥癣、恶疮、杀虫蛆。

药材鉴定

藜芦

藜芦 方法一、藜芦根茎圆柱形或圆锥形,长2-4cm,直径0.5-1.5cm;表面棕黄色或土黄色,顶端残留叶基及黑色纤维,形如蓑衣,有的可见斜方形的网眼,下部着生10-30条细根。根细长略弯曲,长10-20cm,直径0.1-0.4cm;黄白色或黄褐色,具细密的横皱纹;体轻,质坚脆,断面类白色,中心有淡黄色细木心,与皮部分离。气微,味苦、辛,有刺喉感;粉末有强烈的催嚏性。

方法二、干燥根茎,短粗,表面褐色。上端残留叶基及棕色毛状的维管柬。须根多数,簇生于根茎四周,长12~20厘米,粗约3毫米。表面黄白色或灰褐色,有细密的磺皱,下端多纵皱。质轻易折断,断面白色、粉质,中心有一淡黄色纤细的木质部,易与皮部分离。味苦辛。以根粗坚买,断面粉性看为佳。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显微鉴定

方法一、根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壁稍厚。皮层宽,占根的大部;下皮细胞1列,切向延长;含草酸钙针晶束的粘液细胞以皮层外侧较多;内皮层细胞壁呈U字形增厚。中柱鞘为1列薄壁细胞;初生木质部及初生韧皮部束各9-12个,有的导管深入到髓部。

方法二:藜芦 根横切面:表皮细胞略径向延长,外壁稍厚,下皮为2-3列类圆形细胞,无细胞间隙。皮层占根绝大部分,外侧有大型切向裂隙,薄壁细胞含针晶束及淀粉粒。内皮层明显,内壁及侧壁增厚,胞腔成"V"字或"U"字形,通过细胞位于木质部束外方。中柱鞘为1列薄壁细胞,排列紧密。木质部发达,由木薄壁细胞和导管组成。导管类圆形,壁较厚,黄色微木化,原生导管较小,后生导管较大。韧皮部束位于木质部束弧角间,7-14原型,细胞较小。 根茎横切面:最外为黑褐色的后生皮层,约3-4列细胞;皮层约占半径的1/3,有周木型叶迹维管束散在;内皮层细胞内壁及侧壁增厚;中柱有多数维管束散在,近皮层处密,多为外韧型,内部者多为周木型,尚可见自中柱鞘发生的根迹组织。

化学成份

黑藜芦根、根茎含介芬胺、假介芬胺、玉红介芬胺、秋水仙碱、计明胺及藜芦酰棋盘花碱等生物碱。

根茎含去乙酰基原藜芦碱(deace-tylprotoveratrine)A,计默任碱(germerine),原藜芦碱(protoveratrine)A,藜芦马林碱(veramarine),计米定碱(germidine),双去乙酰基原藜芦碱(didesacetyl protoveratrine)A,藜芦嗪(verazine),新计布定碱(neogermbudine),芥芬胺(iervine),藜芦酰棋盘花碱(veratroylzygadenine),玉红芥芬胺(rubijervine),异玉红芥芬胺(isorubijervine),藜芦胺(veramine),藜芦碱胺(veratrum-alkamine)A、B、C、D,藜芦甾二烯胺(veratramine),藜芦米宁(veramiline),3,15-二当归酰基计明胺(3,15-diangeloylgermine),茄咪啶(solamidi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硬脂酸酯(β-sitosterylstearate),胡萝卜甙(daucosterol),蜡酸(cero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

药理作用

①降压作用

产黑藜芦根的初提液,藜芦根浸膏的水溶液及精制品的醇溶液,经过多种麻醉动物实验均证明具有明显而持久的降压作用,无急速耐受现象,在降压的同时伴有心率减慢、呼吸抑制或暂停(即Bezold-Jarisch效应)。

②其他作用

黑藜芦对家蝇有强大的毒杀效力。

采收储藏

5-6月未抽花葶前采挖,除去叶,晒干或烘干。

用药禁忌

体虚气弱及孕妇忌服。

相关文章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