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批

花蕊石

花蕊石,为变质岩类岩石蛇纹大理岩,主产于陕西、河南、河北、江苏。具有化瘀止血的功效,主治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跌扑伤痛。

经验文章 概述

花蕊石,中药名。为变质岩类岩石蛇纹大理岩。采挖后,除去杂石和泥沙。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花蕊石

外文名称

Serpentine

别称

花乳石、白云石

产地

河南省三门峡市的灵宝市一带

拼音名

HuāRuǐShí

英文名

Ophicalcite,Ophicslcite

基本资料

拼音名:HuāRuǐShí

花蕊石

花蕊石

英文名:Ophicalcite,Ophicslcite

别名:花乳石、白云石

药材基源:为变质岩类岩石含蛇纹石大理岩的石块。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rpentine

别称花乳石、白云石,产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的灵宝市一带。该石为变质岩类含蛇纹石大理岩的石块,主含碳酸钙及含水硅酸镁。呈不规则的块状,有棱角而不锋利,表面白色或淡灰白色,夹杂有淡黄色或黄绿色的点状或条纹彩晕,阳光下有闪烁的星状光泽。[1]

应用: 出血证。本品味酸涩,性平,既能收敛止血,又能化瘀行血,适用于吐血、咯血、外伤出血等兼有瘀滞的各种出血之证。若治瘀滞吐血,可单用本品煅为细末,用酒或醋,与童便和服,如花蕊石散(《十药神书》);治咯血,可与白及、血余炭等合用,如花蕊石白及散(《经验方》);治外伤出血,既可单味研末外敷,也可配硫黄,共研末外掺伤口,如花蕊石散(《和剂局方》)。 

生态环境:

1.大理岩参见方解石条。

2.产于河北、山西、陕西、江苏、浙江、河南、湖南、四川等地。

资源分布:

1.大理岩参见方解石。

2.系由石灰岩经变质作用形成。

化学成份:花蕊石主含钙、镁的碳酸盐,并混有少量铁盐、铝盐,及锌、铜、钴、镍、铬、镉、铅等元素以及少量的酸不溶物。

炮制:洗净,敲成小块。煅花蕊石:取净花蕊石打碎,置坩埚内煅至红透,取出放凉,碎成小块。

性味:酸;涩;平;无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妇血晕;死胎;胞衣不下;金疮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入散剂,5-15克。外用:研末撒。

注意

1.凡无瘀滞及孕妇忌服。

2.《本草经疏》:无瘀血停留者不宜内服。不由内伤血凝胸膈板痛,而因火炎血溢以致吐血者,忌之。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出处

花蕊石出自《嘉佑本草》。

1.《本草图经》:花乳石,出陕州阌乡县。体至坚重,色如硫黄,形块有极大者。人用琢器。古方未有用者,近世以合硫黄同煅研末,敷金疮。又人仓卒中金刃,不及煅合,但刮石上取末敷之,亦效。采无时。

2.《本草纲目》:《玉册》云,花乳石,阴石也。生代州山谷中。蜀中汉山、彭县亦有之。凡入丸、散,以罐固济,顶火煅过,出火毒,研细,水飞,晒干用。

采收和储藏:采挖后,敲去杂石,选取有淡黄色或黄绿色彩晕的小块。

有关“花蕊石”的不同名称、不同产地的资料。

明·郎瑛《七修类稿》载:“图书,古人皆以铜铸,至元末王冕以花乳石刻之,今天下尽崇处州灯明石,果温润可爱也。”

清光绪《仙居县志》载:“花蕊石出三十三都,大洪荘。”

魏锡曾有“山农凿花蕊,璠玙黯无色”的论印诗句。

黄质《古印概论》载:“会稽王冕,自号煮石山农,创用青田花乳,刻成印章。”

民国四年《辞源》载:“花乳石,图书石之一种,天台宝华山所产。”

朱家濂《印章的历史和艺术》载:“王冕用浙江天台山所产的花乳石刻印,风气一开,石印逐渐流行。”

韩天衡认为:“花乳石即花药石,是一种深赭底色,其间有着星白花的萧山石。”

杨士安认为:“王冕诞于诸暨枫桥郝山下,距花乳石产地上京不远,故取以刻印,可称方便。”

这样,王冕刻印用石就有花药石、花乳石、花蕊石三种称谓,有青田、仙居、天台、萧山、诸暨多个产地。

宋代官修《嘉祐补注神农本草》载:“花蕊石或名花乳石,出河南阌乡县。”宋《本草图经》载:“花乳石,出陜州阌乡县。体至坚重,色如硫黄,形块有大者,人用琢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花乳石出陜、华诸郡。……形块极大者,陕西人镌为器用。”

显然,花乳石或名花蕊石,是河南等地的药用石,又可雕刻。至于刘绩书中的“花药石”,因“药”与“蕊”繁体字相近,可能是传抄时的笔误。

浙江境内天台、仙居、诸暨出产“花乳石”的记载中均未提及其药用价值,而突现其印材功能,可以认为是对“花乳石”一词的借用与延伸。花乳石成了雕刻石(印石)的代名词,因此沙孟海先生认为“花乳石是一个总名。”至于王冕刻印用花乳石究竟是本义上药用花乳石,还是延伸后的某地雕刻石,由于缺乏史料记载又无实物考证,故实在难以定论。

原形态

花蕊石蛇纹石大理岩主要由矿物方解石形成的大理岩与蛇纹石组成。

1.大理岩由方解石形成,参见方解石条。

2.蛇纹石为硅酸盐类蛇纹石族矿物。晶体结构结构属单斜晶系。单个晶体呈片状、针状,但罕见。常呈板状、鳞片状或为显微粒状集合体。以纤维状纹理或斑点状团块分散于方解石晶粒中。一般呈绿色,深浅不等,了有呈白色、浅黄色、灰色、蓝绿色或褐黑色者,纤维状或鳞片状者呈丝绢光泽。硬度2.5-3.5,相对密度2.5-3.6,抚摸之有滑感。

主治

花蕊石1.五内崩损,大出血。用花蕊石,煅过,研细。饭后,以童便一小杯煎温调服二钱,病重者可至五钱。血止后,宜服独参汤补身体。此方名“花乳石散”,见葛可久《十药神书》。又方:硫磺四两、花乳石一两,共打碎,晒干,装瓦罐中,以泥封口,再焙干,以炭火煅过,冷定后,取出研为细末,收存瓶中备用。此方也叫做“花蕊石散”,见“和剂局方”。治跌打损伤,下死胎,落胞衣,去恶血,都很见效。每服一钱,童便调服。

2.多年目翳。用花蕊石(水飞,焙过)、防风、川芎、甘菊花、白附子、牛蒡子各两,灸甘草半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茶汤送下。

3.脚缝出水。用好铅丹加花蕊石粉涂敷脚缝。

各家论述

1.《嘉佑本草》:主金疮止血,又疗产妇血晕、恶血。

2.《本草纲目》:治一切失血伤损,内漏,目翳。

3.《玉楸药解》:功专止血。治吐衄崩漏胎产,刀杖一切诸血。

4.《医林纂要》:泻肝行瘀血,敛肺生皮肉。

5.《本草纲目》:花蕊石,其功专于止血,能使血化为水,酸以收之也。而又能下死胎,落胞衣,去恶血,恶血化则胎与胞无阻滞之患矣。东垣所谓胎衣不出,涩剂可以下之,故赤石脂亦能下胞胎,与此同义。葛可久治吐血出升斗,有花蕊石散,《和剂局方》治诸血及损伤金疮胎产,有花蕊石散,皆云能化血为水,则此石之功,盖非寻常草木之比也。

6.《本草经疏》:花乳石,其功专于止血,能使血化为水。妇人血晕,恶血上薄也,消化恶血,则晕自止矣。以酸敛之气,复能化瘀血,故敷金疮即合,仍不作脓也。

7.《本草述》:花蕊石,其于血证,似以能化瘀为止。缪仲淳氏所云,吐血诸证,多因于火炎迫血以上行,如斯药性非宜,亦是确论也。然有血证不尽因于阴虚者,则此味又为中的之剂矣。

8.《本草求真》:花蕊石原属劫药,下血止后,须以独参汤救补,则得之矣。若使过服,则于肌血有损,不可不谨。

附方

1.花蕊石散(《十药神书》),治咳血及五脏崩损,涌喷血成升斗者。

2.花蕊石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金刃箭镞伤中,及打扑伤损,猫狗咬伤,内损血入脏腑,妇人产后败血不尽,血迷血晕,恶血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

3.花蕊石散(《实用中药手册》),治咯血,吐血,大便下血。

4.平肌散(《证治准绳·疡医》),治疮疡久不收敛。

5.平肌散(《外科精义》),治诸疮久不收敛者。

6.溃疡丸(《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治瘀血型溃疡病,有明显出血者。

相关文章


    Notice: Undefined index: newRealte in /home/www/www.tulaoshi.com/releases/release-78/cache/smarty/ced17fe8327d76146ff61d7cc614513d622bb215.file.tag.html.php on line 258

    Notice: Trying to get property of non-object in /home/www/www.tulaoshi.com/releases/release-78/cache/smarty/ced17fe8327d76146ff61d7cc614513d622bb215.file.tag.html.php on line 258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