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批

柿霜

柿霜,味甘,性凉。其主要功效是润肺止咳,生津利咽,止血。主治常用于肺热燥咳,咽干喉痛,口舌生疮,吐血,咯血,消渴。

经验文章 概述

柿霜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柿子)制成柿饼时外表所生的白色粉霜。取成熟的柿子,削去外皮,日晒夜露,约经一月后,放置席圈内,再经一月左右,即成柿饼,其上生有白色粉霜,用箒刷下,即为柿霜。将柿霜放入锅内加热熔化,至成饴状时,倒入特制的模型中,晾至七成千,用刀铲下,再晾至足干即成柿霜饼。宜置阴凉高燥处,防止潮解。

基本信息

分布区域

华东、中南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贮    藏

干燥处,防潮

被子植物门

中药名称

柿霜

柿树

植物界

杜鹃花目

柿树科

用    量

3-9g

双子叶植物纲

毒    性

无毒

别    名

柿霜饼

采收时间

秋季采收

柿属

柿霜

白柿,即干柿长霜。

柿霜

柿霜

柿子采收干燥后,在柿干表皮产生的白色粉末。柿霜的形成是由于柿子在干燥过程中,柿子内含的糖份渗出后,结晶凝结于表皮而成,柿子愈干燥,其柿霜也释出愈多。柿霜可入药,本草纲目的记载:柿霜性凉,可止咳、化痰、润肺。

采集加工

去皮捻扁,日晒夜露至千,放入瓮中,等到生白霜时才取出。现代人们叫它柿饼,也称柿脯,又叫柿花。它的霜叫做柿霜。

性味

味甘,性平,涩,无毒。

功效主治

补虚劳不足,消腹中瘀血,涩中夺取肠,健脾胃气。能化痰止咳,治吐,润心肺,疗慢性肺疾引起的心热咳漱,润声喉,杀虫,温补。经常吃可去面斑,治反胃咯血,肛门闭急并便血,痔漏出血。

清心肺热,生津止渴,化痰平嗽,治咽喉口舌疮痛。

清热,润燥,化痰。治肺热燥咳,咽干喉痛,口舌生疮,吐血,咯血,消渴。

1.《滇南本草》:"治气膈不通。"

柿霜

柿霜2.《滇南本草图说》:"消痰止嗽。"

3.《本草蒙筌》:"治劳嗽。"

4.《纲目》:"清上焦心肺热,生津止渴,化痰宁嗽,治咽喉口舌疮痛。"

5.《本草求真》:"治肠风痔漏。"

6.《随息居饮食谱》:"清肺。治吐血、咯血,劳嗽,上消。"

用法与用量:内服:冲服,1~3钱;或配合它药作丸噙化。外用:撒敷。

原形态

落叶大乔木,高达14m。树皮深灰色至灰黑色,长方块状开裂;枝开展,有深棕色皮孔,嫩枝有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8-20mm;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或近圆形,长5-18cm,宽2.8-9cm,先端

柿霜

柿霜渐尖或钝,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主脉生柔毛,下面淡绿色,有短柔毛,沿脉密被褐色绒毛。花杂性,雄花成聚伞花序,雌花单生叶腋;总花梗长约5mm,有微小苞片;花萼下部短筒状,4裂,内面有毛;花冠黄白色,钟形,4裂;雄蕊在雄花中16枚,在两性花中8-16枚,雌花有8枚退化雄蕊;子房上位,8室,花柱自基部分离。浆果形状种种,多为卵圆球形,直径3.5-8cm,橙黄色或鲜黄色,基部有宿存萼片。种子褐色,椭圆形。花期5月,果期9-10月。多为栽培种。分布于华东、中南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性状鉴别

1.柿霜呈白色粉末状,质轻,易潮解。气微,味甜,具有清凉感。

柿霜

柿霜2.柿霜饼呈扁圆形,底平,上面微隆起,直径约6cm,厚约6mm,灰白色或淡黄色,平滑。质硬,易破碎,易潮解。气味同柿霜。均以色白或灰白色、味甜而具有清凉感者为佳。

干燥宿萼呈盖状,顶端中央有1果柄,或脱落而留下圆孔,萼的中部较厚,边缘4裂,裂片常向上反卷,易碎裂,基部连合呈皿状,直径1.5~2.5厘米,厚1~4毫米。外表面红棕色,仔细观察时,上有稀疏短毛,内表面有细密的黄棕色短绒毛,放射状排列,具光泽,中央有1果实脱落所遗留的圆形凸起的疤痕。质薄而体轻。气无,味涩。以红棕色、质厚、味涩、表面带柿霜者为佳。

化学成分

柿霜含甘露醇、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黄酮甙,鞣质,酚类,树脂,

柿霜

柿霜香豆精类化合物,还原糖,多糖,挥发油,有机酸,叶绿素等[1]。有机酸有白桦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2],琥珀酸,苯甲酸,水杨酸,焦粘酸,及丁香峻,香豆精类有:东莨菪素,即6-甲氧基-7-羟基香豆精,6-羟基-7-甲氧基香豆精,3];黄酮甙有紫云英甙,异槲皮甙,4,5],芸香甙,6]。又含丰富的维生素,C[7],胡萝卜素,胆碱,等[6]。

性味

甘 ,凉。

①《本草汇言》:"味甘微涩,气平,无毒。"

②《玉楸药解》:"味甘,性凉。"

③《医林纂要》:"甘,寒。"

归经:《本草汇言》:"入手少阴、太阴经。"

临床应用

用于止血

取秋季自然脱落之柿树叶,洗净晒干,研细过筛内服,每次5克(重者10克),每日3次。治疗胃溃疡出血4例,平均9天止血;肺结核出血5例,均有效;支气管扩张咯血5例,止血4例,减少1例;肿瘤放疗出血5例,止血4例,减少1例;功能性子宫出血7例,止血5例,减少2例;痔瘘便血60例,止血34例,那么减少16例,无效10例;另鼻衄6例,月经过多5例,眼底出血1例,红斑狼疮出血1例,尿血1例,皆有一定效果。其止血机理尚待研究。

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取经霜打落之柿树叶洗净晒干,研细末,早晚各服1钱,1个月为一疗程。2个疗程无显效者,可不必再服。适应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症状已缓解,但血小板计数仍低于正常值,并有散在紫癜出现或轻度出血征象的患者

选方

1.治伤酒内热、多痰、多嗽、多喘,及老人痰火为患:柿霜、黄芩(酒炒)、天门冬(去心,酒煮捣膏)、橘红、瓜蒌霜各一两,海石(煅)、桔梗、真青黛各五钱,风化硝三钱。除天门冬捣膏外,余药俱为细末,和入天门冬膏,炼蜜丸,弹子大。食后含化一丸。(《本草汇言》)

柿霜的图片

柿霜的图片

2.治咽喉嗽痛:柿霜、硼砂、天冬、麦冬各二钱,元参一钱,乌梅肉五分。蜜丸含化。(《沈氏尊生书》柿霜丸)

3.治臁胫烂疮:柿霜、柿蒂等分。烧研敷之。(《卫生杂兴》)

4.治呃逆:柿钱、丁香、人参等分。为细末,水煎,食后服。(《洁古家珍》柿钱散)

5.治呃逆不止:柿蒂(烧灰存性)为末。黄酒调服,或用姜汁、砂糖等分和匀,炖热徐服。(《村居救急方》)

6.治伤寒呕哕不止:干柿蒂七枚,白梅三枚。上二味,粗捣筛,只作一服,用水一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柿蒂汤)

7.治胞满咳逆不止:柿蒂、丁香各一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济生方》柿蒂汤)

8.治百日咳:柿蒂四钱(阴干),乌梅核中之白仁十个(细切),加白糖三钱。用水二杯,煎至一杯。一日数回分服,连服数日。(《江西中医药》(3):20~22,1953)

9.治血淋:干柿蒂(烧灰存性),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服。(《奇效良方》柿蒂散)

注意事项

凡脾胃虚寒,痰湿内盛,外感咳嗽,脾虚泄泻,疟疾等症均不宜食。

1.《本草图经》:凡食柿不可与蟹同,令人腹痛大泻。

2.《本草经疏》:肺经无火,因客风寒作嗽者忌之;冷痢滑泄,肠胃虚脱者忌之;脾家素有寒积及感寒腹痛、感寒呕吐者皆不得服。

3.《随息居饮食谱》:凡中气虚寒,痰湿内盛,外感风寒,胸腹痞闷,产后、病后,泻痢、疟、疝、痧痘后皆忌之。

名家论述

1.《纲目》:"柿霜,乃柿精液,入肺病上焦药尤佳。"

2.《本草经疏》:"柿霜,其功长于清肃上焦火邪,兼能益脾开胃。"

3.《本草汇言》:"柿霜,清上焦虚火之药也。如病久畏药味者,用此可作药中果珍,每日早晚白汤调服数钱。"

4.《本经逢原》:"乾柿白霜,专清肺胃之热。在元气未漓,可胜寒润者,用之固宜,但虚劳烦嗽喘乏,得此郁闭虚阳,病根日固,与埋薪灰烬何异。"

5.《医学衷中参西录》:"柿霜入肺,而甘凉滑润。其甘也,能益肺气;其凉也,能清肺热;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润也,能滋肺燥。"

6.《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止渴,涩肠,疗肺痿,心热,嗽,消痰,开胃。亦治吐血。

7.《嘉佑本草》:红柿补气,续经脉气。醂柿涩下焦,健脾胃气,消宿血。

8.朱震亨:人之阴气,依胃为养。土伤则木挟相火,直冲清道而上作咳逆,古人以为胃寒,既用丁香、柿蒂,不知其孰为补虚、孰为降火,不能清气利痰,惟有助火而已。

9.《纲目》:咳逆者,气自脐下冲脉直上至咽膈,作呃忒、蹇逆之声也。朱肱《南阳书》以哕为咳逆,王履《溯洄集》以咳嗽为咳逆,皆误矣。哕者,干呕有声也。咳逆,有伤寒吐下后,及久病、产后、老人、虚人阴气大亏,阳气暴逆,自下焦逆至上焦,而不能出者;有伤寒失下,及平人痰气抑遏而然者。当视其虚实阴阳,或温或补,或泄热,或降气,或吐或下可也。古方单用柿蒂煮汁饮之,取其苦温能降逆气也。《济生》柿蒂散加以丁香、生姜之辛热,以开痰散郁,盖从治之法,而昔人亦常用之收效矣。至易水张氏,又益以人参,治病后虚人咳逆,亦有功绩。丹溪朱氏但执以寒治热之理,而不及从治之法,矫枉之过矣。若陈氏《三因》,又加以良姜之类,是真以为胃寒而助其邪火者也。

10.《本草汇言》:沈则施曰,按丹溪翁谓人之阴气,依胃为养。土伤则木挟相火,直冲清道而作咳逆,宜竹茹黄连柿蒂汤主之,此言热呃也。《济生》论调阳竭于下,孤阴独存,阴气亦将旋脱,故逆上而作呃,宜丁附人参柿蒂汤主之,此言寒呃也。又按《准绳》论呃逆之证,有伤寒吐下后、久病、产后阴血大亏,阳气暴逆,自下逆上而作呃者,非大温中补中之剂不能治。又有平人饮食痰气抑遏,而气自脐下冲脉直上咽膈,而作呃忒蹇逆之声,甩平胃二陈汤,加柿蒂数枚煎服,亦可止也。观于柿蒂之苦涩,但可以散逆气,而因寒、因热、因虚、因滞者,则佐以丁、姜、茹、连、参、术、平胃、二胨辈,当仔细斟酌,毋轻视也。

11.《本草求真》:柿蒂,虽与丁香同为止呃之味,然一辛热而一苦平,合用深得寒热兼济之妙。如系有寒无热,则丁香在所必用,不得固执从治,必当佐以柿蒂。有热无寒,则柿蒂在所必需,不得泥以兼济之必杂以丁香。是以古人用药,有合数味而见效者,有单用一味而见效者,要使药与病对,不致悖谬而枉施耳。

柿霜药膳

柿霜,是晒制柿饼时随着果肉水分的蒸发而渗出的糖分的凝结物,主要成分是甘露醇、葡萄糖、果糖、蔗糖等。柿霜为淡黄或白色粉状物,细腻,味甘,性凉,入心、经肺。功擅清热、润燥、化痰,李时珍称其"乃柿中精液,入肺病上焦药尤佳。"柿霜对肺热痰咳、喉痛咽干、口舌生疮、吐血、咯血、痔疮出血等症均有显著疗效。对老年人尤为适宜,久食还可消除面斑。本文提供数则柿霜药膳,供读者参考。

珠玉二宝粥

原料:生山药60克,生薏苡仁60克,柿霜饼24克。

制法:将柿霜饼切碎,生山药、生薏苡仁捣碎。将山药、薏苡仁放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沸,文火熬煮至熟。将柿霜饼倒入山药、薏苡仁粥锅内,拌匀,文火继续熬至熟烂即成。如用纯白柿霜,止咳效果更强。将柿霜加入已煮好的粥内,即可服食。每日1~2次,每次1小碗。

功效:清补脾肺,甘润益阴。适用于脾肺气阴亏损、午后低热、骨蒸盗汗、咳嗽等。

杏仁果冻止咳方

原料:(1)杏仁25克,枇杷叶10克,川贝母10克,柿霜15克,红枣5粒去核。(2)琼脂1/4条,鲜奶1/2杯,冰糖3大匙,杏仁露1大匙。

制法:

1.将原料(1)中除柿霜外的各项原料置锅内,加水2杯以小火熬至剩1杯,过滤取药汁后,加入柿霜拌匀、备用。

2.将琼脂剪碎,加入4杯水和上述药汁,把它煮至溶化,再加冰糖,融化后过滤。往汁液中加入鲜奶和杏仁露,拌匀,倒入小布丁杯中,待凉后使其凝固,倒在盘上即可食用。亦可放入冰箱冷藏。

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适合感冒后期咳嗽不愈时食用。

柿霜粥

原料:柿霜10克,粳米50克。

制法:先将粳米加水煮粥,临熟加入柿霜,搅匀即可。每天1~2次。

功效:可治小儿肺热燥咳,咽干喉痛,口舌生疮。但脾胃虚寒、痰湿内盛的小儿忌食,风寒咳嗽慎食。

芦根洋参柿霜粥

原料:鲜芦根100克,西洋参10克,粳米50克,柿霜30克。

制法:将鲜芦根切成细段,加清水适量煎半小时,去渣,取汁备用。将西洋参切细片,粳米洗净;用芦根水煮西洋参、粳米成胶粘稀粥,溶入柿霜。随意饮用。

功效:清胃止呕,益气祛痰。

清咽茶

原料:干柿霜饼10~15克(勿洗)、罗汉果10克(1枚)、胖大海1枚。

制法:将柿霜饼放入小茶杯内盖紧,隔水蒸15分钟后切片备用。罗汉果洗净捣烂,与胖大海、柿霜饼同放入陶瓷茶杯,沸水冲入,盖5分钟后饮用或含服。

功效:清咽茶味甘甜微苦,滋润爽口,有清咽止痛、止咳消肿之效。适用于咽喉炎、喉痛喑哑、咳嗽、便秘等症。

木耳柿霜茶

原料:黑木耳26克,柿霜饼30克。

制法:将黑木耳、柿霜饼以清水浸泡半小时,再加水适量,煎沸后泡闷15分钟,取汁代茶频服,1日内服完(木耳、柿霜亦可食之)。可连服10~15日。

功效:滋养益胃,和血养营。主治痔疮出血、大便干结。

冬瓜柿霜汤

原料:冬瓜200克,柿霜10克,白糖20克。

制法:水煎冬瓜,取其汤液化开柿霜、白糖,1次服用。每日1~2次。

功效:适用于白内障、夜盲。

白果梨柿膏

原料:白果汁50克,淮药汁120克,秋梨汁120克,柿霜饼120克,鲜藕汁120克,生核桃仁120克,甘蔗汁120克,蜂蜜120克。

制法:先将需取汁的各药取足量汁水,再将柿霜饼捣如膏,生核桃仁捣如泥。将蜂蜜溶化稀释,与柿霜饼膏、核桃泥、淮药汁一起搅匀,微微加热,融合后,离火稍凉,趁温(勿过热),将其余四汁加入,用力搅匀,用瓷罐收贮。每日3~4次,每次2茶匙。

功效:清虚热,止咳止血。适用于肺结核低热、咳喘、咯血、喑哑、口渴、咽干等症。

相关文章


    Notice: Undefined index: newRealte in /home/www/www.tulaoshi.com/releases/release-69/cache/smarty/ebd5b6baaa27a84ab77c8b54582b7df55c5aa59c.file.tag.html.php on line 258

    Notice: Trying to get property of non-object in /home/www/www.tulaoshi.com/releases/release-69/cache/smarty/ebd5b6baaa27a84ab77c8b54582b7df55c5aa59c.file.tag.html.php on line 258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