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图老师小编跟大家分享flash实例教程:三角函数正弦曲线-Flash实例教程,一起来学习下过程究竟如何进行吧!喜欢就赶紧收藏起来哦~
【 tulaoshi.com - FLASH 】
  用Flash mx 2004制作三角函数图像生成器非常简单,这里我们就用正弦曲线为例子,看一看在flash中如何实现函数图像的。
  先来分析一下这个生成器的功能,在程序主界面的输入框中,输入相应的振幅、频率或初相值,然后按下sin按钮,会出现坐标轴和一条动态生成的函数曲线,如果修改了相应的输入值,生成器又会在原来的图像基础上再生成一条不同颜色函数曲线,这样更容易使人了解不同的值造成的函数图像的变化,从而能够使用户更清楚的了解这个三角函数公式的各项的含义。文章末尾提供.fla文件供大家下载参考。 
  完成效果如下,大家可以根据上面的描述动手试试课件的实际效果:
  制作这个sin函数图像生成器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制作元件
  在这个生成器中共需要四个元件。两个按钮元件,一个是开始生成按钮sin,一个是清除图像按钮清除;两个影片剪辑,一个剪辑中用铅笔工具在编辑区中央画一个点,因为在使用中要大量复制这个点,使点连成函数曲线用的,所以要大小合适,另一个影片剪辑中画上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二步,设计场景界面
  场景上先放置三个输入文本框,这是用来输入不同数值的。文本框左边用静态文本标识三个输入文本框的作用,从上至下依次是,振幅,频率和初相,这三输入文本框的变量名至上而下依次是hight、freq、c。然后把sin、清除这两个按钮从库中拖动到合适位置。在右边用静态文本写出Y =空格sin(空格X+空格),然后在空格处放置三个动态文本框,用于显示所输入三角函数的具体公式,三个动态文本框的变量名称从左至右分别是QQ、ww、ee。这些就构成了这个图像生成器的主要界面。
  第三步、加入代码
  在这个生成器中,一共需要六层四帧,层数可以根据需要修改。
  第一层是背景层。
  第二层是坐标层,在该层的第二帧插入关键帧,然后在该帧拖入坐标元件,放在场景外的区域中,该元件的实例名称叫做zuobiao。
  第三层中将点元件拖进来,实例名称是point1;第四层是代码层,用于编写程序,这一层的四帧全部转换成关键帧。
  剩下的两层用来放置按钮和上一步提到的各种文本框。
  多分几层可以方便以后的修改,所以在做flash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个细节,不要把所有的内容都塞到一个层里。
    
 
  接下来开始写一点生成函数曲线的代码,注意我们要把所有的代码都写在代码层里。
  第一帧代码:
  k=20000;       //设置部分变量的初始值
  j=0;,
  第二帧代码:
  i = 0;
  draw = 1;
  j=j+1;      //定义变量
  duplicateMovieClip("point1", "point",67778);
  setProperty("point", _x, 320);
  setProperty("point", _y, 240);   //把场景外面的点剪辑point1复制成一个//名为point的剪辑置于场景中央
  xpos = _root.point._x;
  duplicateMovieClip("zuobiao", "zuobiao1",1);
  setProperty("zuobiao", _x,220);
  setProperty("zuobiao", _y,240);//把场景外面的坐标剪辑zuobiao复制成一个//名为zuobiao1的剪辑置于场景中央
  xpos = _root.point._x;
  ypos = _root.point._y;
  stop();
 
 
  第三帧代码:
     do { //通过循环,大量复制point,通过sin 函数的约束,//使这些点分布在合理曲线上形成正弦曲线
       duplicateMovieClip("point", "point"+i, k);
       setProperty("point"+i, _x, i-22);
       xx = getProperty("point"+i, _x);
       setProperty("point"+i, _y,ypos-hight*Math.PI*10*func((xx/(Math.PI*10))*freq));
       v=c % (2*Math.PI);
     setProperty("point"+i, _x, i-(v*Math.PI*10)-196);
     bodyColor = new Color("point"+i);   //使每次按下sin按钮后生成的曲线颜色有所//区别,这样可以使曲线分辨起来更清晰
       r = (j%5) +1;
       if(r == 1) {
         bodyColor.setTransform({rb: 255,bb:0,gb:0});
      }
      else if (r == 2) {
        bodyColor.setTransform({gb: 255,rb:0,bb:0});
      }
      else if(r == 3) {
         bodyColor.setTransform({rb: 255,gb: 255,bb:0});
      }else if (r == 4) {
         bodyColor.setTransform({gb: 255,bb: 255,rb:0});
       } else {
        bodyColor.setTransform({bb: 255,rb:255,gb:255});
      }
      i = i+1;
      k++;
      draw = draw+1;
  } while (draw=20);
  第四帧代码:
  if (number(i)=1060) {//给循环一个约束条件,是程序在适当的时候停止
        gotoAndPlay(2);
        k-=2400;   
  } else {
          draw = 1;
         gotoAndPlay(3);
  }
  sin按钮的代码:
     on (release) {         // 按下按钮后主界面显示生成正弦曲线的具体公式,//并开始生成执行函数生成曲线。
     QQ=hight;
       ww=freq;
       ee=c;
      func = Math.sin;
      gotoAndPlay(3);
  }
  清除按钮的代码
  on (release) {               //清除所有已经出现的曲线
      for (n=0;n=1www.tulaoshi.com060;n++)
      {removeMovieClip("point"+n);
  //   k+=2400;
      };
  }
这个生成器程序在flash mx 2004 和flash mx 两个版本中均可以正常运行。在编写时因为考虑可能并不十分周到,所以有些数值在其他的环境下需要修改。 .fla文件下载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18/1887814.html
看过《flash实例教程:三角函数正弦曲线-Flash实例教程》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