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 孕期 分娩 月子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快速怀孕 怀孕初期症状 怀孕同房 宝宝起名 孕妇食谱 孕妇水果 孕妇感冒 孕妇便秘 月子餐 宝宝食谱 宝宝发烧 宝宝咳嗽 宝宝腹泻 疫苗 产后同房 幼儿早教 生男生女 婴儿湿疹

多和宝宝说话 开启宝宝语言能力

2015-12-04 03:17 4 1 收藏

一转眼宝宝到了牙牙学语的阶段,爸爸妈妈也开始卖力地对宝宝进行语言攻势。但并非所有的话都是宝宝可以照单全收的,在教宝宝学说话的过程中,还是有禁区的哦。

【 tulaoshi.com - 宝宝语言滞后 】

www.Tulaoshi.com

语言教育 科学教宝宝说话的方法

   随着宝宝年龄增长、智力发育,几十次的“妈妈”、“妈妈”重复后,宝宝认识到总抱着他的那个人是妈妈。刚出生的宝宝确实听不懂大人的话,但是婴儿有惊人的学习能力,妈妈总是对着宝宝微笑,告诉宝宝“我是妈妈”“要喝奶奶了”等语言都能被宝宝储存在他脑海里,随着几十次语言重复,宝宝就会明白抱着他的人是谁,等到1岁左右就开始释放储存在脑海里的语言信息了,开始叫“爸爸”、“妈妈”了,而当妈妈说“球球在哪里”宝宝也会转身去找了,说明宝宝已经明白话里的意思。

  此外,宝宝也开始明白有些话不用说大人也会明白。比如当宝宝指着奶瓶时,妈妈马上明白宝宝要喝奶,立马递过奶瓶,但是这种行为确实阻碍宝宝语言发展的因素,因为宝宝明白自己不用说话妈妈就能明白自己的意图,然后就失去了说话的机会。因此,当妈妈递给宝宝水瓶时可以问问宝宝这是什么,是要奶瓶吗?宝宝可能就会说“是”,哪怕是一个字,妈妈给予鼓励进步,宝宝以后就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用儿语和宝宝说话应该适应儿童自身语言发展的阶段性,正常是单词句——多词句——说出完成句子的阶段顺序。当家长教育宝宝时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但也不能太迁就宝宝而错过正确引导宝宝的语言走向更高阶段的机会。比如,宝宝1岁时是处于单词句阶段,只会用一些诸如“抱抱”、“饭饭”、“觉觉”等叠词,再结合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比如宝宝要妈妈抱时会说出“抱抱”的同时向妈妈伸出双臂,等到语言发展进入多词句阶段时就变成“妈妈抱”了,到2岁时就可以说“妈妈抱我”“宝宝要吃饭”这样完成的简单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顺序中,宝宝使用的儿语限制了表达自己想法的意思,而很多父母听到宝宝讲儿语很可爱,也会用同样的语言跟宝宝讲话,这就无形中阻碍了宝宝进入说完整话的阶段,

  宝宝刚学说话时都是用儿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存在发音不准确的问题,比如把“吃饭”说成“七饭”,“苹果”说成“苹朵”等,这是由于不完善的小儿发音器官造成的,这时候宝宝的听觉分辨能力和发音调节能力还不完善,不能正确使用发音器官部位、掌握某些字的发音方法。对于宝宝这种情况,爸妈一定不要学宝宝的说话,而是要用正确的语言和宝宝说,只有在正确的语音指导下,宝宝的发音才会逐渐准确。

  最后,在语言环境复杂的家庭里,有爷爷奶奶方言、保姆方言、爸爸妈妈普通话并存的现象,会让宝宝对语言学习产生困惑,导致宝宝说话比较晚,所以在宝宝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半岁-2岁),大人应着重教宝宝正确的语言。(图老师健康网(图老师健康网)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多和宝宝说话 开启宝宝语言能力

www.tulaoshi.com

   5个月后,宝宝对声音非常敏感,妈妈重复过几次的话语,宝宝能在较大程度上了解其中的意思,并储备在大脑里,为他的语言能力打基础,宝宝听的越多,将来的语言能力越强,所以要多跟宝宝说话,让他多听。

  如何和宝宝说话开启宝宝语言能力呢?以下是方法和注意事项:

  1.交谈前先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宝宝如果被别的事物吸引,对自己说的话加不理睬,就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因此谈话前需要先吸引宝宝注意自己说话。如果宝宝不理自己,可以用响铃等东西发出声音或者用夸张的表情和声音学习小动物的叫声,逗引他注意。在跟宝宝说话时,也需要一直用眼睛直视着宝宝的眼睛,这样就可以一直保持他对自己的高度注意。

  2.利用所有机会和宝宝交谈生活细节

  与宝宝谈话时,尽量让他切实感受自己所说的内容,所以可以多和他说说身边可以看到摸到的事物,比如他的衣服玩具,妈妈说出明确的名称,多次强化后,宝宝会在心里对这些事物和名字留下印象。

  3.语言和动作、表情要相结合

  对宝宝说话时,与相关动作结合起来,如教宝宝挥手的时候,跟他说再见,多次重复后,自己说再见的时候,宝宝会挥手,说明他已经理解了这个单词的意义,这可以为他以后说话做很好的单词储备。同时在说话的时候,尽量让宝宝看到自己的脸,并放慢语速,再配合相应的表情,引导宝宝模仿自己的动作和表情。

  4.和宝宝说话语言要简单

  跟宝宝说话的内容和语言要简单,宝宝如果始终无法理解自己说话的意义,就会失去倾听的兴趣,因此可以把简单的单词重复多说几遍。另外,可以给宝宝听童谣,可以放音乐,也可以由妈妈亲自唱给他。童谣的节奏鲜明,语速慢,很适合宝宝模仿并倾听。(图老师健康网(图老师健康网)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语言环境越复杂 宝宝说话越晚

   专家表示,宝宝在混杂的语言环境下,说话可能比其他同龄小朋友来得晚,所以为了避免宝宝迟迟不开口,建议教宝宝说话时用标准的普通话。

  一、复杂语言环境对宝宝学说话的影响

  一个家庭如果有2种以上方言,这个家庭的孩子会比在单一语言环境的家庭孩子更容易发生发育性语言障碍,尤其是2-3岁的孩子更为明显。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学习模仿语言的时期,过于复杂的家庭语言环境会让孩子产生困惑进而导致说话比别人晚。

  二、混杂的语言影响孩子说话的表现

  1、宝宝产生困惑,难以开口

  家庭中老人家用方言,爸爸妈妈用普通话,交流语言完全不统一,宝宝脆弱的辨别能力让他不知道要模仿谁,不知道哪个音是正确的,所以宝宝跟谁在一起就学谁讲话,因为同时要学习不同的语言,所以学习阶段就拉长了,还说不清一整套完成的语言,导致宝宝到了该说话的年龄还难以开口。

  2、语言混乱,思维混乱

  多种方言并存的家庭环境让宝宝也在“混乱”的环境下长大,比如每天晚上听妈妈讲故事是普通话,但是奶奶白天跟自己说话就用方言,等到妈妈再给宝宝讲故事让宝宝指认东西时,宝宝的思维就混乱了,这时候就是对语言表达的思维混乱。

  3、可能导致失语症

  混杂的语言环境对宝宝造成的最坏影响是导致宝宝失语,变成“哑巴”或患自闭症。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统计,对比上世纪80年代,现在美国自闭症儿童发病率翻了10倍,没300个儿童就有1个患有自闭症,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现代人们多语言的文化环境让宝宝无法适应。

  三、杂乱语言家庭的宝宝该怎么教说话

  父母必须重视不同方言对宝宝学说话的影响,特别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一般宝宝语言关键期是在1岁以后,这时候最好用标准普通话教宝宝说话。

  1、坚持用一种语言和宝宝说话

  如果爸爸妈妈是说同一种方言,那可以用该方言教宝宝说话,但如果是复杂的家庭语言环境,建议还是用普通话教育孩子,不要混用方言和普通话或者儿语。

  2、及时指导和纠正宝宝说话的语言

  当宝宝用手指指着某一件东西而说不出口时,很可能是因为宝宝困惑于各种方言的不同表达方式或是宝宝脑海里缺乏这个词汇,这时候妈妈就应该用普通话帮宝宝说出“我想要xx”的想法,并鼓励宝宝重复说一遍,让他学会该怎么说。当宝宝有明显的方言口音表达,妈妈也要耐心纠正。

  3、提供给宝宝丰富的语言学习素材

  多媒体资源是宝宝学习普通话很好的语言素材,里面没有方言之说。所以平时可以给宝宝听听一些儿童节目的广播电台、适当看些电视少儿节目或者听些童谣歌曲、故事光碟等等,让宝宝受到普通话的熏陶。

  4、让宝宝多和同龄小朋友交流

  同龄人比较有共同语言,这时宝宝说话的积极性会比较高,所以给宝宝制造和同龄小朋友玩耍的机会有助锻炼他的语言能力哦。

宝宝学说话的三个禁区

  禁区一:过分满足造成宝宝语言滞后

Tulaoshi.com  父母类型:“热心帮忙”型

  犯禁表现:“宝宝,是要喝水吗?妈妈给你拿。”不少父母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若宝宝指着水瓶,家人立马“领会”宝宝这是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递给他。

  犯禁的害处:爸爸妈妈过度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家人就能迅速明白他的意图,并达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破禁办法:当爸爸妈妈从宝宝的行为举止中发觉宝宝想喝水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杯,他拿着空水杯,想要得到水时,会非常努力去说“水”。你可以做此尝试,当宝宝把自己喝水的想法落实到语言上,变成“水”字时,仅仅这一个字,就会让他欢欣鼓舞。

  禁区二:过多使用叠词

  父母类型:过分迁就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

  犯禁表现:“宝宝,饭饭了!”“宝宝看,那是狗狗,那是花花……”用叠词和儿话说话是宝宝语言特定阶段的表现,一些爸爸妈妈却随着宝宝一起说起了儿话。

  犯禁害处:宝宝用儿语是因为其语言发展限制了他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家长却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觉得有趣,也用同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这样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

  破禁办法:宝宝语言发展一般都是经历单词句(用一个词表达多种意思)、多词句(两个以上词表达意思)、说出完整句子这几个阶段,爸爸妈妈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的语言向更高阶段发展。当宝宝伸出双手说,“妈妈抱抱。”妈妈就应该给宝宝一个热情的拥抱,并说,“妈妈来抱宝宝了。”用正常的交流方式,尽量缩短宝宝叠词或者儿话使用的时间。

  禁区三:模仿宝宝的可笑发音造成错误暗示

  父母类型:将错就错型

  犯禁表现:宝宝在刚学说话的阶段,常常会有一些可笑的不准确的发音,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苹果”说成“苹朵”等等。有些爸爸妈妈觉得好玩,于是重复宝宝的错误语音,以博一笑。

  犯禁害处:宝宝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是因为宝宝的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较弱,还不能完全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如果父母将错就错学习宝宝的可笑发音,那么宝宝就会得到错误暗示,认为自己的发音是对的,这种错误的发音可能会因此很长时间难以改变。

  破禁办法:爸爸妈妈不要学宝宝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与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宝宝的发音自然会逐渐正确。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

来源:https://www.tulaoshi.com/n/20151204/962308.html

延伸阅读
如何科学提高宝宝记忆力 提高宝宝的记忆力要讲究科学方法,父母们有必要了解宝宝的记忆特点,有的放矢地帮助宝宝提升记忆力。 宝宝的记忆特点: 1.以无意识记忆为主 婴儿的记忆大多数属于无意识记忆,这个时候他们的无意识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还没有发展成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无意中进行的,甚至于是你让他记什...
婴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 一般来说,孩子学习语言最关键的事情是在婴幼儿时期,这个时候,家长要多和孩子说话,经常互动交流,让孩子处于健康的语言环境中。还可以多给孩子读故事、唱儿歌,让他接触更多的语言表达方式。育儿专家指出,婴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 一般来说,宝宝的语言敏感期出现在一到两岁。这期间,宝宝开始喜欢...
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曹云昌答:每一个人类个体都具有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八种不同的智能,但是每个人在每一种智能发展水平上各不相同。一般20个月的宝宝应该能有意识的说出3—5个字组成的,有主、谓结构的句子。您的孩子只会喊&ld...
标签: 分娩
推荐阅读:孩子说话吐字不清的原因 宝宝说儿化语,是语言能力低的表现,是幼儿语言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宝宝喜欢说重叠的字音,或者用象声词代替事物的名称,是因为儿重的大脑发育尚不成熟,发音器官还缺乏锻炼的缘故。 在线小调查 您平时用什么语言跟宝宝说话。说儿语多些。如吃饼饼,睡觉觉。般用规范的话言。如吃...
早产 到底哪些方面会落后? 按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将胎龄小于37周出生的,体重小于2500克的新生儿期宝宝,叫做早产儿。 早产到底哪些方面会落后? 按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将胎龄小于37周出生的,体重小于2500克的新生儿期宝宝,叫做早产儿。 出生时,身体器官发育不完全 一般早产儿的身体长度仅有47厘米,身体比例失调...

经验教程

313

收藏

68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