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关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家长们要将早教列为重中之重。图老师小编下面给大家分享这5种行为会磨掉孩子的自信,一起了解下吧!
【 tulaoshi.com - 分娩 】
自信的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认识,对所处的环境也更有安全感。然而,有些时候,父母的不当教育方法,却让孩子的自信受到严重打击。
1.父母为孩子设立不适当的目标
孩子成长的速度不是一致的,有的孩子从小一直遥遥领先,有的孩子则在某个阶段受到激发,发展起来了。
所以,当一个孩子基础没有打好,能力没有开发出来时,突然给他设定过高的目标,父母逼着,尤其是小学的孩子对他自己能力的了解几乎是一无所知。他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大,也不知道什么叫准备,什么叫操练。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比较负责的教师会告诉孩子这个需要练习,怎么练,练多少遍。假如说没有遇到好老师,他不知道怎么操练,这时给孩子树立不适当的目标,由于他对自己能力的不自知,他也同意了。你可能给孩子讲:“去年谁的孩子都做到了……”孩子相信了,然后他去努力了!然后不能成功,孩子就受挫了!这个孩子会相信自己不行,能力不够!一旦这种失败的感觉存留在孩子的记忆里,以后会在相同情境中自动的调出来。有一些学生在考研究生过程中,每次一到关键时刻就状态异常,导致失败。实际上就是从前失败的感觉在作怪。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保护孩子,不让他们经受不该经受的挫折!
2.没操练却希望卓越表现
家长在看护孩子过程中千万注意不要把自己孩子和别的孩子比。人家孩子可能准备了很多年,因为孩子绝对有互相比较的心理。
我女儿刚上初中时曾经非常沮丧地对我说:老师布置练习题在黑板上还没写完,有的同学就已经做完了,这是对其他孩子多大打击!原来这些孩子参加“化班”、“奥班”早就做过!这本身就给孩子很大压力,你没有操练过,没有积累,家长就要求孩子达到那个标准。这样比较,落在后面是毫无疑问的。
我女儿在小学六年级时,她的很多同学都去参加教中学课程、教竞赛试题的各种补习班。女儿问我的意见时我说:“我认为一个孩子在一个年龄阶段就应该受相应阶段的教育,正常的教育就可以了。”我女儿说:“我想去听听。”我说当然可以。她听了一次,回来就感觉受挫了,对我说:“爸爸我听不懂,他们在讲初二的课程,我根本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我说:“那就不要去了吗!”“那不行,我不去不是更差了吗!”“你不是没上初中吗,只要你上初中时把课程学好, 然后就能学习初二课程,他们现在把初二课程学完了,初二时学什么?我并不想让你成为神童,你正常成长就可以了!正常地读大学,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就好了,何必和别人比较这些呢!”
这样,上初一时,女儿班上上过“化班”、“奥班”有5、6个孩子,给女儿的压力特别大,我对女儿说:“你一定按自己的适应程度来,不要和人家比,这种比较没有意义。”到一年级下半年,那些孩子泯然于众,以前的优势积累没有了!别的孩子通过正常学习也都学会了。所以,我女儿对我说:“我现在在班上,数学完全没有问题了!”
慢慢让孩子把该学的学完就可以了。我们家长为孩子设立不适当的目标,不懂孩子在同龄人中竞争策略。盲目要求孩子,人家的孩子练了九年的提琴,你都没有练过,去和人家比,这样绝对不行!这样等于我们逼孩子跳过他们无法跳过的坎,最后孩子伤了自信心!
3.没准备就匆忙上阵
做为人生的向导,在孩子参与任何活动之前,你都要告诉他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工作,生理的准备、心理的准备、物品的准备这些都是你要告诉他的。
否则,孩子挫伤的是他的自信心。
4.失败的阴影,或形成的负面心锚
学打篮球的人会有这样的体验:一旦投了坏球,这种感觉记住了,形成了负面心锚。这种负面心锚,我到大学以后才明白:实际上,你的信念,也就是你投球前看篮的想法决定了你是否击中。你若是感觉进不去,那怎么投都不进!你如果感觉进了,就进了。那你投十球,进五个、六个、甚至八个、九个。这个感觉太重要了!
孩子如果在心中有负面心锚,可能他在做体育运动、舞蹈动作时出现失误,大家开始嘲笑,这种耻辱的感觉他记住了。理智上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可是一旦做关键动作时这种感觉就出现了。焦虑、脸红、心跳、没有面子……这些感觉出现导致动作失衡,最后做坏了,结果大家又是一顿嘲笑。
学习、考试都是这样。比如你到台上讲话,由于没准备好,语无伦次,观众开始嘲笑。
人的局限来自于自己的脑海。如果孩子有过失败的阴影,或者观念中有上限,那么他就无法突破。一个小时记住30个单词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很简单的,可是如果他的观念里认为不可能,那么他就真的无法记住。
5.破坏性批评
破坏性批评是说评的矛头指向了人本身。
一个孩子迟到了,家长说:“这么多人在等你!通过这件事,表现出来你是个不负责任的人。
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仅仅因为一次迟到,孩子的“人”被他最在乎的人否定了!
所以说,破坏性批评是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最大杀手!
美国河郡学院心理学与教育学教授卡萝尔·亨青格的研究表明,与美国儿童相比,中国儿童发生内向孤僻、焦虑和社交问题的比例分别高出92%、1.3%和138%。
研究显示,中国父母的易发怒程度要比美国父母高出26%,严厉程度超出52.5%。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满眼所见都是父母紧皱的眉头和不满的眼神,他们怎能绽放轻松的笑容呢?
快乐是智力的加速器,笑容是孩子快乐心情的流露。为了让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自信、灿烂的笑容,家长们必须掌握以下6大秘籍。
TOP1
与孩子及时沟通感情
孩子的世界需要家长细心地关注。在家长快乐的导向之下,孩子的心灵其实很容易获得快乐。比如,可以在每一天结束的时候,家长帮助孩子回忆一些快乐的事情,那么他就会以更多的自信和喜悦迎接新的一天。
TOP2
别“压制”孩子的快乐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需要带着童真的想像力尽情玩耍,他们喜欢抓虫、捏泥巴、看蚂蚁搬家——这些按照他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动,更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
TOP3
让孩子笑出声来
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不要把感情放在心里,高兴时就大声笑出来,对家长和孩子的健康都有好处。那么,就让家中充满笑声,并记得经常给孩子一个拥抱。
TOP4
及时表扬孩子
家长一定要学会欣赏孩子,带着与他一样的兴趣做他喜欢的事,而不是敷衍。并且在他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时,适时给予表扬。如果孩子的热情能通过家长的分享和肯定转化成良好的自尊和自信,这些品质对他一生都是最宝贵的。
TOP5
教导孩子关爱他人
尽量给孩子提供关心、帮助他人的机会。如让他把家里的旧玩具收集起来送给需要的小朋友、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让他们明白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心,懂得分享。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孩子既发扬了一种美德,也能享受到意外的快乐。
TOP6
别对孩子“逼人太甚”
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不能承受批评和责骂之重。如果家长总是对孩子表示不满和批评,甚至拳脚相加,必然会伤害孩子的自尊,使他失去自信。即使孩子有什么过错,家长也都应该“无条件地”原谅。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小孩子有很强的模仿欲,看到大人做事常常想去帮忙,如看到妈妈洗碗也想试着去洗;看爸爸推车子,也想跟着推几下。但家长总是不放心让孩子自己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
这样的做法有很多副作用:一是孩子自己失去了动手的机会,也失去了智力锻炼的机会;二是孩子失去了提高生活能力的机会;三是孩子的求知欲会很受打击。
适当的鼓励
孩子由于年龄小,自信的建立往往需要成人适时适当的鼓励,因此,哪怕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成功,如孩子学步时摇摇晃晃地迈出一小步时,你都应大声地喝彩。当孩子面临困难时,家长能给他的最有效的帮助是告诉他:“我知道你能行!”
放手让孩子去探索
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尝试一下,但这种探索的欲望常常被家长无意中扼杀了。如孩子刚刚拿起剪刀,妈妈立刻大喊:“不许动,危险!”这种做法只能使孩子越来越胆小,越来越循规蹈矩。恰当的做法是,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技巧,然后放开你的手。
引导孩子想想看
生活中,孩子会遇到许多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当他向你求援时,不要急于动手帮他,而应该鼓励他再试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幼年时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孩子个性、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这段时期孩子的身心发育还不成熟,自我评价能力差,因此,父母对孩子正确地引导、激励和适当地赞美很重要。适当地对孩子说“好话”,会起到激励作用,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然而,我们大多数父母经常是一副长者的面孔,以为威严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但这样很难使孩子产生信任。如果父母能对孩子的言行做出正确的评价,适当地夸奖一下,家里便会洋溢一种温馨的气氛。生活在这种轻松的环境里,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信任感,亲子关系就会更加和谐。而宝宝在正确的鼓励下,更容易树立坚定的信心,更喜欢学习新的知识。
(1)当孩子遇到挫折时 当孩子遇到挫折或遭到失败时,不要说“看你笨死了”、“你完了”等话,这样会使孩子产生心理压力。家长要说些“好话”用暗示的方法指出缺点,表扬孩子进步的地方。调动孩子继续努力的积极性,使孩子有自信心,从而产生前进的动力。
例如:
①我为你加油,你肯定能行的!
②每个人都会碰到这样的事情!
③你已经很努力了,我为你骄傲!坚持下去,你就能成功!
④继续做下去,我已经看到你的进步了。
⑤宝贝,我坚信你能做好的!
(2)当孩子成功时 孩子成功时,说些“好话”可以强化孩子成功喜悦的情绪体验,使孩子渴望再次获得这种表扬,这样会激发他进步的愿望,以后当他碰到类似的情况时,他会做得更好。
例如:
①做得好!你真了不起!
②真高兴你的表现如此优秀。
③我就知道你能做到,聪明的儿子!
④你的头脑很灵活嘛!真让我感到开心。
⑤做得真棒!你是妈妈的骄傲。
⑥继续努力,你会做得更好!
(3)当孩子帮你忙时 孩子给你帮忙时,不管他做得好坏,家长都要感谢,说“好话”给他听,这样孩子就会有“我能行”的心理认同,以后他就会喜欢劳动并且乐意帮助别人做事情。
例如:
①你真是我的好帮手!
②你真了不起,今天做了不少事情呀!
③这才是我的好孩子。
④你做得好认真,做得好棒!
⑤你总是在不断进步耶!
⑥有你这样的好孩子,我真高兴。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4432.html
看过《这5种行为会磨掉孩子的自信》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