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

2015-03-05 20:53 147 1 收藏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那为什么要吃汤圆呢?且听本文介绍...

【 tulaoshi.com - 元宵 】

元宵节是什么

中文名:元宵节

外文名:TheLanternFestival

其他名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

习俗:吃元宵、赏灯、猜灯谜、舞龙

元宵节,亦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小年或灯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是祭月、赏月的日子,也象征著春天的到来,这是传统新春定义的最后一天。
佛教有在正月十五点灯供佛的习俗。而道教中,上元节视为天官大帝(尧)诞辰,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分别属天、地、水这三官大帝主管。上元节乃天官华诞,故燃灯以庆。终唐一代,朝廷皆正式祭拜。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

民间过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tangyuan)”,这些名称与“团圆(tuanyuan)”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yuanxiao/)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 《岁时广记》 、 《大明一统赋》 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汤圆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到明朝时仍然保留有元宵节宴饮的习惯,明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传》:“及在登莱,方元宵宴客,有传辽将李性忠与张尔心谋叛者,诸监司怖甚。”

元宵曾有多种名称,如面茧、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明永乐年间正式定名为元宵。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www.tulaoshi.com/yuanxiao/)

元宵从种类上分,可分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有猪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的菜馅元宵,称“五味元宵”,意寓勤劳、长久、向上。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元宵节的起源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与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手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神: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外一个说法,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来源:https://www.tulaoshi.com/n/20150305/141920.html

延伸阅读
标签: 元宵节 节日 习俗
娘家送灯 在福建地区,有着元宵节娘家送灯的习俗,给新嫁女送的是一对白芙蓉灯,给嫁后已生男者则送一红一白的,其寓意都是“添丁”。尤其是已嫁女未生男者,娘家多于正月十五送观音送子灯。 吊喜灯 在广东地区,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别是元宵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吊喜灯”,就是说大家都会提着灯笼、备齐纸银香烛,到乡中神...
闹元宵吃汤圆 宝宝吃汤圆须知 元宵节 又到了,作为“国民 食物 ”之一的汤圆君又迅速抢占头条了。按照传统习俗,元宵节当晚,合家团圆,赏花灯,猜灯谜,当然少不了来一碗香糯甜蜜的汤圆。不过,让妈妈们有点纠结的是,白白嫩嫩象征团圆的汤圆,小 宝宝 却吃不得,肿么办好? 1、宝宝真的不能吃...
元宵节饮食风俗 1、汤圆 元宵节,南方人吃汤圆,主要祈求全家团团圆圆。做汤圆所用的糯米性平、味甘、补虚调血、健脾开胃、益气止泻,有暖中、生津和润燥的功能。再者各类汤圆常规馅主要以果料和干果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再加上植物油,营养价值就更上层楼。水煮汤圆是最简单的做法,其实也是最健康的吃法。 ...
www.Tulaoshi.com 哪些人元宵节不能吃汤圆 相关推荐:喝汤养生 养生汤食谱大全推荐   元宵节 到了,家家户户吃汤圆,汤圆虽然好吃,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汤圆呢。因为汤圆的外皮部分均以糯米粉为食材,黏性高,不易消化。所以肠胃不好的人也不宜吃,那么到底哪些人不适宜吃汤圆呢?下面一起来了解...
标签: 育儿知识
新春刚过,紧接着就是元宵佳节了,在中国传统民俗上元宵节家家户户是需要吃汤圆赏花灯的,赏花灯因为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很多地区已经取消了这一习俗,唯独吃汤圆这一元宵,在全国各地都实行。宝宝的食道不比成年人,在吃汤圆的时候,如果被汤圆卡住喉咙了家长应该怎么进行急救呢?宝宝应该怎样健康的吃汤圆呢?一家人开心愉快的度过元宵佳节呢...

经验教程

865

收藏

49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