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批

藿香

藿香,多年生草本,别称山茴香、合香、苍告等。其功能与主治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经验文章 概述

藿香,学名:Agastache rugosa (Fisch. et Mey.)O. Ktze.;又名:合香、苍告、山茴香等,属管状花目,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0.5~1.5m,四棱形,粗达7~8mm,叶心状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花冠淡紫蓝色,长约8mm,成熟小坚果卵状长圆形,长约1.8mm,宽约1.1mm,花期6~9月,果期9~11月。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藿香

分布区域

广东、台湾等地,后者全国各地均产

用 量

一钱至三钱

毒 性

无毒

别    称

土藿香、猫把、青茎薄荷

被子植物门

藿香

采收时间

6-7月,当花序抽出而未开花时采收

植物界

唇形科

双子叶植物纲

唇形目

藿香属

扩展阅读

本草纲目-藿香 更多>>

「校正」承曰∶宜入草部。

「释名」兜娄婆香。
时珍曰∶豆叶曰藿,其叶似之,故名。《楞严经》云∶坛前以兜娄婆香煎水洗浴。即此。
《法华经》谓之多摩罗跋香,《金光明经》谓之钵怛罗香,皆兜娄二字梵言也。涅 又谓之 迦算香。

「集解」禹锡曰∶按《南州异物志》云∶藿香出海边国,形如都梁,叶似水苏,可着衣 服中。嵇含《南方草木状》云∶出交 、九真、武平、兴古诸地,吏民自种之,榛生,五、 六月采,晒干乃芬香。
颂曰∶藿香岭南多有之,人家亦多种。二月生苗,茎梗甚密,作丛,叶似桑而小薄,六 月、七月采之,须黄色乃可收。《金楼子》及《俞益期笺》皆云∶扶南国人言五香共是一木。
其根是旃檀,节是沈香,花是鸡舌,叶是藿香,胶是熏陆。故本草以五香共条,义亦出此。
今南中藿香乃是草类,与嵇含所说正相符合。范晔《合香方》云∶零藿虚燥。古人乃以合熏 香,即此扶南之说,似涉欺罔也。
时珍曰∶藿香方茎有节中虚,叶微似茄叶。洁古、东垣惟用其叶,不用枝梗。今人并枝 梗用之,因叶多伪故耳。《唐史》云∶顿逊国出藿香,插枝便生,叶如都梁者,是也。刘欣 期《交州记》,言藿香似苏合香者,谓其气相似,非谓形状也。

枝叶

「气味」 辛,微温,无毒。
元素曰∶辛、甘。又曰∶甘、苦,气浓味薄,浮而升,阳也。
杲曰∶可升可降,阳也。入手、足太阴经。

「主治」 风水毒肿,去恶气,止霍乱心腹痛(《别录》)。脾胃吐逆为要药(苏颂)。助胃 气,开胃口,进饮食(元素)。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口(好 古)。

「发明」 杲曰∶芳香之气助脾胃,故藿香能止呕逆,进饮食。好古曰∶手、足太阴之药。
故入顺气乌药散,则补肺;入黄 、四君子汤,则补脾也。

「附方」 新六。升降诸气∶藿香一两,香附(炒)五两,为末,每以白汤点服一钱。(《经 效济世方》)霍乱吐泻垂死者,服之回生。用藿香叶、陈皮各半两,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百一选方》)暑月吐泻∶滑石(炒)二两,藿香二钱半,丁香五分为末。每服一二钱,淅 米泔调服。(禹讲师《经验方》)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香附、藿香、甘草二钱。
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调服之。(《圣惠》)香口去臭∶藿香洗净,煎汤,时时噙 漱。(《摘玄方》)
冷露疮烂∶藿香叶、细茶等分,烧灰,油调涂叶上,贴之。(《应验方》)

展开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藿香

中文别名:土藿香,排香草、大叶薄荷、兜娄婆香、猫尾巴香、山茴香、水蔴叶

英文名:Herba Pogostemoni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又称木兰纲

亚纲:菊亚纲

目:唇形目

科:唇形科

亚科:野芝麻亚科

属:藿香属

种:广藿香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0.5-1.5米,四棱形,粗达7-8毫米,上部被极短的细毛,下部无毛,在上部具能育的分枝。叶心状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4.5-11厘米,宽3-6.5厘米,向上渐小,先端尾状长渐尖,基部心形,稀截形,边缘具粗齿,纸质,上面橄榄绿色,近无毛,下面略淡,被微柔毛及点状腺体;叶柄长1.5-3.5厘米。轮伞花序多花,在主茎或侧枝上组成顶生密集的圆筒形穗状花序,穗状花序长2.5-12厘米,直径1.8-2.5厘米;花序基部的苞长不超过5毫米,宽约1-2毫米,披针状线形,长渐尖,苞片形状与之相似,较小,长约2-3毫米;轮伞花序具短梗,总梗长约3毫米,被腺微柔毛。

花萼管状倒圆锥形,长约6毫米,宽约2毫米,被腺微柔毛及黄色小腺体,多少染成浅紫色或紫红色,喉部微斜,萼齿三角状披针形,后3齿长约2.2毫米,前2齿稍短。花冠淡紫蓝色,长约8毫米,外被微柔毛,冠筒基部宽约1.2毫米,微超出于萼,向上渐宽,至喉部宽约3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较宽大,长约2毫米,宽约3.5毫米,平展,边缘波状,基部宽,侧裂片半圆形。雄蕊伸出花冠,花丝细,扁平,无毛。花柱与雄蕊近等长,丝状,先端相等的2裂。花盘厚环状。子房裂片顶部具绒毛。成熟小坚果卵状长圆形,长约1.8毫米,宽约1.1毫米,腹面具棱,先端具短硬毛,褐色。花期6-9月,果期9-11月。

鉴别方法

鉴别要点

三种不同产地的广藿香,以石牌藿香产期长、加工讲究,具有茎壮形矮,枝叶密被毛茸,气清香醇为优;高要藿香产期稍短,而体形略大,叶质稍薄,气香而不醇,质亦尚可;海南藿香则产期较短、加工粗放,因而枝条弯曲,气香而浊,质较逊。   

名典鉴别

1、宋·掌锡禹曰:“按南州异物志云:藿香出海边国,形如都梁,叶似水苏,可着衣服中。嵇含南方草木状云:出高趾、九贞、武平、兴古诸地,吏民自种之,榛生(泛指丛生……),五六月采。曰干乃芬香。”

2、苏颂曰:“藿香岭南多有之,人家亦多种。二月生苗,茎梗甚密,作丛,叶似桑而小薄、六月七月采之,须黄色乃可收。”

3、明·《本草蒙筌》载:“藿香。岭南郡州,人多种莳。七月收采,气甚芬香。市家多掺棉花叶、茄叶假充,不可不细择尔。拣去枝梗入剂。”

4、李时珍曰:“藿香方茎有节中虚,叶微似茄叶。洁古、东垣惟用其叶,不用枝梗。今人并枝梗用之,因叶多伪故耳。”

5、清·《本草从新》:“藿香出交广,方茎有节,叶微似茄叶。古唯用叶,今枝梗亦用,因叶多伪也。”   

快速鉴别

1、石牌藿香:种植13个月后采收,加工时采用“顺枝闷香”工序

,是广产藿香最佳品。主产广州,市郊石牌、索下及邻近的乡村。形状是全草长30~80cm,多分枝,主茎粗短,直径1.5~2.5cm,茎枝略呈方柱形,四角钝圆,直径0.4~1cm,表面灰棕色或灰绿色,老茎坚硬,木质。茎枝折断后中间有白髓,似海绵状。叶对生,完整叶片卵状长椭圆形,边缘具钝锯齿,干后皱缩。叶片脱落较少,叶质稍厚,色鲜,呈黄绿色或金黄色,习称“金花叶。”枝叶密被毛绒,气清香醇,味甘淡,无苦涩。

2、高要藿香:种植约9个月后采收,亦有“顺枝闷香”工序,品质亦佳。主产高要、肇庆、云浮、湛江、电白等地。形状是主茎粗长,枝叶稍稀疏,体形较大,长100cm左右。叶片脱落稍多,叶质略薄,表面黄色或灰色。枝条顺直,质稍松,断面髓部略大,气香而不醇,味甘淡,微涩。   

3、海南藿香:种植时间较短,两年内采收3次或一年内采收2次,采收后晒干,无“顺枝闷香”工序,质量稍逊。主产海南万宁等地。形状是主茎粗短,分枝多,长50~100cm以至100cm以上。叶片脱落较多,叶质较薄,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枝条多弯曲,质较松,断面髓部较大,气香而浓浊,味微苦涩。[1]

生长习性

喜高温湿润气候,以年平均气温24-25℃最适宜生长,气温隆至17℃以下,生长缓慢,植株能耐0℃短暂低温。雨量要充沛,分布均匀,要求年降雨量1600-2400mm。喜阳光,但在苗期和定植初期必须适度荫蔽,一量长出新根和新叶后即去掉荫蔽。遇台风时枝叶易折断。以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砂壤土栽培为宜。

生长繁殖

1、直插法插植期宜选在温暖多雨的季节。海南省一般在9-10月,选生长旺盛、粗壮节密、生长期为4-5个月的植株,取中部茎的测技,长20-30厘米,具6-7个节,下部3-4节褐色木栓化。用手将枝条自茎上轻轻折下,使插校附有部分主茎——的韧皮组织。切勿用刀截取,避免因损伤过多、水分消耗过大而降低成活率。采苗时一般自茎基部逐层分次向上采取,每隔15-20天采一次。采下的南应置于阴凉地方,并要做到随采随种。

2、插枝育苗法将鲜技条插于苗床上,待长报后再移栽于大田。采集枝条的方法及时间与直插法相同。插校直在阴天或傍晚剪取,最好边采过插边淋水。待翌日才插植的枝条,应在傍晚摊放在露天下,吸收露水保鲜。枝条插后即进行遮荫,早上盖棚遮荫,晚上揭开,冬季应昼夜盖棚防霜害。在海南岛则可隔两行插一行芒箕或用稻草覆盖于行间,仅露苗心,也能起到保湿、遮荫及防寒的作用。每日早晚各浇水一次。插后10天左右便发根,发根后可施用人粪尿水3-4次,20天后除去遮荫物,1个月后即可定植。

栽培技术

1、种子繁殖,可春播也可秋播。5-6月收割藿香时,正是现蕾开花期,留种田不收,待种子大部分变成棕色时收割。收割后置于阴凉处后熟数日,晒干脱粒种子。

秋播:于9-10月抢潮播种。在整好的墒面上,按株行距3O×30厘米打塘,塘深3-5厘米,平底大塘,施入畜尿每塘0.5-1千克后,将浸泡过的种子,趁潮拌草木灰后,均匀地播于塘内,每塘播种5-6粒,盖1-2厘米薄土。久晴不雨应及时浇水,产量较高,适宜中低海拔地区应用。

春播:即2-3月抗旱播种。顺墒按行距25-33厘米,划1.5-2厘米深的小浅沟,将粪水顺沟浇施后,把拌过草木灰的种子均匀地撒于沟中,每亩播3-4千克,覆土1-2厘米厚,适当压实。以后保持土壤湿润。春播产量较低。

2、扦插繁殖,一般10-11月或3-4月扦插育苗。雨天选生长健壮的当年生嫩枝和顶梢,剪成10-15厘米带3-4个节的小段,去掉下部叶片,插入1/3,插后浇水盖草。

田间管理

功成活后应定期进行除草松土。定植后半个月可进行第1次除草,以后每月除草1次,中耕除草后结合施肥,以施氮肥为主。一般植后1个月有新芽叶长出时即进行第1次追肥,以后每隔20-30d施肥1次,直至收获前1个月停止。前期多施人粪尿和草木灰等,后期则施硫酸铵为主。干旱季节多施水肥。应注意灌溉排水,保持田间一定的湿度。

主要价值

园林

由于藿香本身是一种具有芳香味的植物,全株都具有香味,所以常常将藿香与其他具有芳香味的植物进行搭配,运用到一些盲人服务绿地,可以提高盲人对植物界的认识。

藿香绿化带多用于花径、池畔和庭院成片栽植。

食用

藿香的食用部位一般为嫩茎叶,其嫩茎叶为野味之佳品。可凉拌、炒食、炸食,也可做粥。藿香亦可作为烹饪佐料或材料。因其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是一种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烹饪原料,故某些比较生僻的菜肴和民间小吃中利用其丰富口味,增加营养价值。

藿香是高钙、高胡萝卜素食品,每100g嫩叶含水分72g、蛋白质8.6g、脂肪1.7g、碳水化合物10g、胡萝卜素6.38mg、维生素B1 0.1mg、维生素B20.38mg、尼克酸1.2mg、维生素C23mg、钙580mg、磷104mg、铁28.5mg、全草含芳香挥发油0.5%、油中主要为甲基胡椒酚(约占80%)、柠檬烯、α-蒎烯和β-蒎烯、对伞花烃、芳樟醇、I-丁香烯等,对多种致病性真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芳香挥发油是制造多种中成药的原料。

药用

《2010版药典1部》规定只有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可入药。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

炮制:除去残根和杂质,先抖下叶,筛净另放;茎洗净,润透,切段,晒干,再与叶混匀。

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与主治】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藿香有杀菌功能,口含一叶可除口臭,预防传染病,并能用作防腐剂。夏季用藿香煮粥或泡茶饮服,对暑湿重症,脾胃湿阻,脘腹胀满,肢体重困,恶心呕吐有效。

注意事项

藿香用种子繁殖。当种子大部分变成棕色时收获,置阴凉处后熟数日,晒干脱粒。播种前用新高脂膜和草木灰拌种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种子匀播于穴内,产量较高。藿香生长期间及时松土除草。追肥以氮肥为主,另还需看苗追肥。并结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肥效,要注意灌溉排水,保持田间一定的湿润。

并适时喷施壮茎灵使植物杆茎粗壮、植株茂盛。同时可提升抗灾害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藿香病虫害主要有褐斑病、斑枯病、枯萎病、朱砂红叶螨,可及时摘除病叶烧毁;实行轮作,可在冬季清除枯枝落叶烧毁,可在雨后及时疏沟排水,隆低温度;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施针对性药物经行灭杀并结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防治效果。

相关传说

很久以前,深山里住着一户人家,哥哥与妹妹霍香相依为命。后来,哥哥娶亲后就从军在外,家里只有姑嫂二人。平日里,姑嫂相互体贴,每天一起下地,一块儿操持家务,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一年夏天,天气连日闷热潮湿,嫂子因劳累中暑,突然病倒。只见她发热恶寒、头痛恶心、倦怠乏力,十分难受。霍香急忙把嫂子扶到床上说:“您恐怕是中了暑,治这种病不难,咱家的后山上就有能治这种病的香味药草。让我赶快上山去把它采来,早日治愈你的病。”嫂子念小姑年轻,出门不便,劝她别去。霍香却全然不顾,执意进了深山。   

霍香一去就是一天,直到天大黑时才跌跌撞撞回到家里。只见她手里提着一小筐药草,两眼发直,精神萎靡,一进门便扑倒在地,瘫软一团。嫂子连忙下床将她扶坐床上,询问缘由,才知她在采药时,不慎被毒蛇咬伤了右脚,中了蛇毒。嫂子听后顿时神情紧张,赶紧脱下霍香右脚的鞋袜。只见在霍香的脚面上有两排蛇咬的牙印,右脚又红又肿,连小腿也肿胀变粗了。嫂子一面惊叫,一面抱起霍香的右脚,准备用嘴从伤口处吮吸毒汁。但霍香因怕嫂子中毒,死活不肯。等乡亲们听见嫂子的呼救将郎中找来,却为时已晚。   

嫂子用小姑采来的药草治好了病,并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埋葬了霍香。为牢记小姑之情,嫂子便把这种有香味的药草亲切地称为“霍香”,并让大家把它种植在房前屋后、地边路旁,以便随时采用。从此“霍香”草的名声越传越广,治好了不少中暑的病人。因为是药草的缘故,久之,人们便在霍字头上加了一个“草”头,将霍香写成了“藿香”。

相关文章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