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批

狗娃花

狗娃花形似一朵朵菊花所以得名为狗娃花,花为白色。是不是很像一朵朵菊花。狗娃花有十二瓣花瓣,生长在亚热带。适合养在室外。在这里要提醒那些过敏的朋友,最好不要在家中养狗娃花,不然可能会引起不适。

经验文章 概述

  形态特征编辑

  植株一或二年生草本,

狗娃花

  狗娃花(5张)

  有垂直的纺锤状根。[1]

  茎茎高30-50有时达150厘米,单生,有时数个丛生,被上曲或开展的粗毛,下部常脱毛,有分枝。[1]

  叶基部及下部叶在花期枯萎,倒卵形,长4-13厘米,宽0.5-1.5厘米,渐狭成长柄,顶端钝或圆形,全缘或有疏齿;中部叶矩圆状披针形或条形,长3-7厘米,宽0.3-1.5厘米,常全缘,上部叶小,条形;全部叶质薄,两面被疏毛或无毛,边缘有疏毛,中脉及侧脉显明。[1]

  花头状花序径3-5厘米,单生于枝端而排列成伞房状。总苞半球形,长7-10毫米,径10-20毫米;总苞片2层,近等长,条状披针形,宽1毫米,草质,或内层菱状披针形而下部及边缘膜质,背面及边缘有多少上曲的粗毛,常有腺点。舌状花约30余个,管部长2毫米;舌片浅红色或白色,条状矩圆形,长12-20毫米,宽2.5-4毫米;管状花花冠长5-7毫米,管部长1.5-2毫米,裂片长1或1.5毫米。[1]

  果瘦果倒卵形,扁,长2.5-3毫米,宽1.5毫米,有细边肋,被密毛。冠毛在舌状花极短,白色,膜片状,或部分带红色,长,糙毛状;在管状花糙毛状,初白色,后带红色,与花冠近等长。[1]

  花果期花期7-9月,果期8-9月。[1]

  生长环境编辑生于荒地、路旁、林缘及草地。海拔达2400米。[1]

  地理分布编辑广泛分布于我国北部、西北部及东北部各省,也见于四川东北部(城口、巫山、万县)、湖北、安徽、江西北部、浙江及台湾。[1] 也分布于蒙古、苏联(西伯利亚、远东地区)、朝鲜及日本。[1]

  本种提示编辑

  此种多变异,包括许多的变种及变型。舌状花冠毛有时全部为白色的膜(Aster hispidus var. heterochata Franch. et Savat.)有时部分短膜片状,部分长糙毛状(Aster hispidus var. merochaeta Franch. et Savat.)但在同一株上有时也可见到这些变异。舌状花的舌片有时较短或不存在(var. disciflorus Komar.),产于我国东北部,但不常见。舌片有时蓝紫色且短(var. decipiens (Maxim.) Komar.)。[1] 另一方面,此种由于植株的发育状态不同,曾经被视为不同的变种,如:有时茎较低,数个丛生于根颈,叶较小而植物全部被密粗毛(Aster hispidus var. microphyllus Pamp.)见于湖北及安徽;有时茎数个簇生于根颈上,而植物较大, 全部近无毛(Heteropappus pinetorum Kom.),见于我国东北及河北,常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种(Ta mamschan, 1959);有时植物全部近无毛或被疏毛(H. hispidus var. elongatus Novopokr., in Sched.),分布于苏联西伯利亚南部及我国东北。有时茎高大,多分枝,株物全部近无毛,头状花序较大,见于四川东部及陕西东南部。这些变种与原变种之间常有逐渐的变异而不易区别。[1] 通常 H. decipiens Maxim. 被视为本种的异名,但据 Voroschilov, 此植物的头状花序在舌状花开展时径约4-5(6)厘米,舌片经常存在,全部舌状花有发育的冠毛,分布于苏联远东地区,在我国东北也有。[1] H. hispidus Less. var. pinetorum Bar. et Skv. non H. pinetorum Kom. 可能是本种的一个发育变型。[1]

  药用价值编辑【药 名】:狗娃花【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狗娃花的根。【功 效】:解毒消肿。【主 治】:用于疮痈肿毒、蛇咬伤。【性味归经】:苦,凉。入心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9克。外用:适量。【别 名】:布荣黑(蒙语)【性味】味苦;性凉【功效】清热解毒;消肿【功效分类】解毒药【主治】疮肿;蛇咬伤【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解毒消肿的功能。用于疮肿、蛇咬伤。

相关文章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