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相关文章 炎炎盛夏 新生儿需预防脱水热

炎炎盛夏 新生儿需预防脱水热

  夏天宝宝护理最主要的就是防暑。这也许是宝宝第一个夏天,所以,对于新生儿来说还要注意预防脱水热的发生。因为,夏天是脱水热的高峰季节。下面就来看看如何预防新生儿脱水热。

  夏天新生儿易患脱水热的原因

  这是因为水是人体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新生儿体重的80%是水,婴儿体重的70%是水。宝宝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水量为150毫升,2岁以上的孩子至少也要100毫升。这些需要的水分除由进食供给外,还需要另外补充。夏天气温高,宝宝排出大量的汗液,需要比其它季节补充更多的水。据测定,体温每升高1℃,体内的水分就要蒸发掉10%。这时如果不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就会发生脱水而发热,严重者甚至发生中暑。

  由于宝宝大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加上又不会说话,即使出现不适,也只能用哭闹来表达。有的年轻父母缺乏经验,往往以为孩子哭闹就是肚子饿了,于是就迫不急待地给他们吃奶、喂奶粉,结果因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糖过多,水分相对不足,导致体内细胞缺水。

  那么,夏天要如何预防新生儿出现脱水热呢?

  夏天预防新生儿脱水热的...[ 查看全文 ]

  • 如果此时是宝宝的第一个夏天的话,新手妈妈就要为 新生儿 做好预防脱水热的工作哦。天气过于炎热,孩子是很容易出现脱水热现象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新生儿预防脱水热的方法 持母乳喂养,多喂水。夏天宝宝代谢旺盛,需要的营养物较多,而消化吸收功能受高温的影响相对不足。母乳最符合孩子的营养需要又易于消化吸收,因此,坚持母乳喂养对宝宝安全度夏非常重要。除此外,还可...[ 查看全文 ]
  • 青紫(cyanosis)亦称紫绀,发绀,是血液内还原血红蛋白浓度增高而在皮肤和黏膜上的表现,较易出现于皮肤较薄、色素较少而毛细血管较丰富的部位,如口唇、指(趾)尖、鼻尖及耳垂等,发绀既可由肺部疾病换气不足引起,也是许多右至左分流先天性心脏病的一个症状,并且还可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某些血液病。那么,新生儿青紫如何预防? 1。对于新生儿发绀,要及时给以氧气治疗。发绀提示体内缺氧,有可能对...[ 查看全文 ]
  • 标签:健康常识
    去除诱发因素 1、内在诱发因素有:蛋白质类食物过敏,如牛奶、鸡蛋、鱼、虾、蟹、牛肉等,这就要求母乳喂养的母亲,尽量避免进食上述易致敏的食物。不吃刺激性食物,如蒜、葱、胡椒等,以免刺激性物质进入乳汁,引起新生儿湿疹。 2、外在诱发因素有:动物皮屑、羽毛、花粉、肥皂、人造纤维、日光、湿热、干燥、抓挠、摩擦等因素,应注意观察,尽可能寻找病因,去除病灶,避免再刺激。 如...[ 查看全文 ]
  • 标签:育儿知识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www.tulaoshi.com)征的病症,本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足月儿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但最迟不超过2周。 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 那么,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应注意如下几点: 1、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 查看全文 ]
  • 新生儿打嗝 怎么办呢?先来看看如何预防新生儿打嗝吧。 一、如何预防新生儿打嗝 1、如果是“胃食道逆流”造成的打嗝及溢奶,可在喂奶后让宝宝直立靠在大人的肩上排气,且半小时内勿让其平躺,4个月大后可添加米粉或麦粉以增加奶的黏稠度,防止打嗝。 2、如果宝宝打嗝是因为对牛奶蛋白过敏,可依医师指示使用特殊配方奶粉。 3、平时喂食宝宝要在安静的状态与环境下,千万不可在宝...[ 查看全文 ]
  • 一、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是极其常见的皮肤病。几乎所有的宝宝满月后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常常能见到一些宝宝的脸蛋上、眉睫间长有成片小疙瘩,严重时有些还流水、结痂。 中医认为“奶癣”为胎中遗热遗毒,出生后饮食失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外受风、湿、热邪所致。西医则认为此症多见于肥胖渗出性体质的婴儿,尤其是人工哺育的婴儿,营养...[ 查看全文 ]
  • 标签:怀孕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之一,每年有80万—120万名出生缺陷儿,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儿出生。其中,除20%—30%患儿经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生活质量外,30%—40%患儿在出生后死亡,约40%将成为终生残疾。这意味着每年将有40万家庭被卷入终生痛苦的漩涡中。 专家强调,减少出生缺陷,预防比治病更重要。 每年治疗费用——全国高达数百亿元 晶晶开始牙牙学语了。可是,妈妈发现她看...[ 查看全文 ]
  • 新生儿呕吐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症状,可以由生理解剖因素所造成,也可能是消化功能紊乱或消化道梗阻的主要表现。初生新生儿,尤其早产儿的食管下端括约肌发育不够成熟、胃容量小、排空时间延迟以及消化道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低下等特点都使其容易发生呕吐。呕吐物亦易导致小儿窒息、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及时处理甚为重要。 呕吐这个症状是由许多轻重不同的病因所引起的。这与新生儿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关,如大...[ 查看全文 ]
  • 首先,是情绪和性格改变 健康的孩子总是精神饱满,两眼有神,不哭不闹。若烦躁不安、面色发红、口唇干燥,多为发热征象;目光呆滞、两眼直视、两手握拳,常是惊厥预兆;两腿屈曲、阵发性哭闹、翻滚则是腹痛的表现;如果出现嗜睡、呕吐、前囟饱满、脖子发硬,则应高度怀疑脑膜炎,而哭声无力或一声不哭,则往往提示病情严重。 其次,则是饮食的改变 ...[ 查看全文 ]
  • 标签:育儿知识
      新生儿由于皮肤、黏膜、脐带残端、呼吸道、消化道等处受到细菌入侵而致感染。他们的免疫机能不健全,抵抗力低下,故感染后不易控制,易扩散成败血症等。因此,预防新生儿感染很重要,在护理中要注意以下方面:(www.tulaoshi.com)   (1)居室有充足的阳光与流通的空气,打扫房间要避免尘土飞扬,可用水喷洒后再除尘。   (2)减少新生儿与外人接触,特别是不能接触患有感冒和...[ 查看全文 ]
  • 预防乳痂的最好方法就是经常洗头。不要因为害怕伤害囟门而不敢洗头,只要洗头时动作轻柔,不用力按压即可。 如果长了乳痂,千万不要直接用手撕扯,以免损害孩子头皮,引起感染。消除乳痂可以用植物油帮忙。准备一些植物油,加热消毒,然后晾凉,均匀地涂在乳痂上,保持3~4小时,使之软化。之后,薄的乳痂会自行脱落,然后用温水和婴儿专用洗发液洗净头皮即可。有些乳痂较厚,需要多用几次植物油才...[ 查看全文 ]
  • 新生儿败血症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繁殖和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新生儿败血症是在新生儿在发育过程中影响很大的,这也是很多爸爸妈妈们最担心的。新生儿败血症有没有预防方法呢?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败血症的影响是全身性的,由于新生儿期免疫功能尚不成熟,体内的屏障功能尚不完善,细菌容易在全身扩散,当细菌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时,则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使...[ 查看全文 ]
  • 标签:育儿知识
    黄疸是新生儿之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症,大多数的宝宝在出生一周后都会出现生理性的黄疸,一般来说一个月后就会自行消退,但是家长们一定要当心以下这种情况,如果宝宝在出生后24个小时就出现黄疸现象的话,而且浓度很高的话,家长就要当心不是生理性黄疸,谨防变成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信号: 病理性黄疸具体表现在浓度过高或者上升过快,还有迟迟不肯消退,病理性黄疸能透过宝宝的血脑屏障,渗入脑...[ 查看全文 ]
  •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当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中并且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稍稍不加注意的话,新生儿败血症会变成新生儿的致命点。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预防新生儿败血症吧。 新生儿败血症有哪些症状? 1、体温改变 多数足月儿表现为发热;而早产儿与未成熟儿则主要表现为体温不升,少数新生儿可出现体温不稳定。 2、黄疸 表现黄疸过重、消...[ 查看全文 ]
  •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那么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有什么表现呢?宝宝出现黄疸,妈妈又该如何护理好呢?小编带你来看看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症状: 1、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 查看全文 ]
  • 指导: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眼科主任 黄学林主任医师 刚出生的宝宝眼睛本来是清澈又明亮的,可妈妈却发现,出生才40多天的欢欢,从出生开始一直都是眼屎特别多,刚擦完,过一会儿又出现了,眼睛里总是时不时可以看到黄色眼屎,而且还老爱流眼泪,特别是早晨的时候,眼屎都快要把眼睛给黏住了。一开始妈妈以为宝宝是上火了,可小宝宝只是母乳喂养,而且妈妈也最近也没吃什么“热气”的东西,孩子怎么就“上火”...[ 查看全文 ]
  • 年轻的爸爸妈妈不要忘记定期带 新生儿 到医院进行体检。宝宝定期体检的好处有很多,不仅可以了解孩子的发育状况,还可以提早发现孩子是否有先天性疾病。那么,新生儿体检项目有哪些呢? 宝贝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最初42天,是他们才从胎儿到新生儿再到婴儿的重要转变时期――是他们从母体过渡到外界、从宫内寄生生活过渡到个体独立存活的关键适应期。这期间,不仅由于宝贝的娇弱,也由于新爸爸新妈妈缺...[ 查看全文 ]
  • 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 septicemia)是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常见病原体为细菌,但也可为霉菌、病毒或原虫等其他病原体。 在目前来说,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的重要疾病,其发生率占活产儿的1‰-10‰,出生体重较轻,发病率越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可达164‰。病死率13‰-50‰。本病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处理不及时,可导致败血症休克(septicshock)和多器...[ 查看全文 ]
  • 宝宝出生后,就开始张着小嘴嗷嗷待哺了。可是,母乳喂养的新妈妈因为看不见宝宝究竟吃了多少奶,总怀疑自己的奶水不足,宝宝没吃饱。因此,怎样通过观察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是需要新妈妈尽快掌握的。 宝宝吃饱了的4个信号 1。每天要吃8~12次母乳,每次吃完母乳后,妈妈至少有一侧乳房已排空。 2。在吃母乳时,宝宝会发出有节律的吸吮声,并伴...[ 查看全文 ]
  • 新生宝宝的身体各方面发育还不成熟,很多新生儿都会患上败血症,所以在前期一定要留心观察新生宝宝的症状。 新生儿容易患败血症的原因 1、新生儿的皮肤、黏膜薄嫩,容易破损。未愈合的脐部是细菌入侵的门户。更主要的是,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感染不易局限。当细菌从皮肤、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后,极易向全身扩散而导致败血症。 2、母亲患感染性疾病时,某些细菌及其毒素,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此种情...[ 查看全文 ]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