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相关文章 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

1999年11月30日,我国国家残疾tulaoshi.com人联合会、卫生部、教育部等10个部门已联合发文:“卫生部门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并计划将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康复的目标。”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对每一个新出生的小儿,在住院期间进行的听力学检测。根据检查结果,将全体受试者分为通过筛查和未通过筛查两个群体。未通过筛查人群为可疑听损伤人群,必须接受进一步的检查,最终确定是否真正存在听损伤,以及听损伤的程度和性质。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技术,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一般仅用 5~10分钟就可以完成测试。新生儿在出生48小时以后,要接受初次听力筛查;未通过初筛者,在42天左右接受听力复查;42天复查仍未通过者,在3个月左右进行听力诊断性检查。确诊为听损伤的患儿应及时到的专科进行相应的医学干预。


[ 查看全文 ]

2015-09-01 标签: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相关文章

  • 标签:育儿知识
    导语:刚刚出生的婴儿,怎么知道他的听力是否正常?做听力筛查会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可是对于听力筛查,爸爸妈妈们还是不太明白,听力筛查真的很重要么?还是来听听专家的解答吧! 一、为什么要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 良好的听力对于孩子感知外界信息,促进神经发育,尤其是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所谓的“聪明”,首先应该是耳聪目明。如果听力丧失,将会导致耳聋性哑巴,严重影响孩子...[ 查看全文 ]
  • 标签:育儿知识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对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或遗传代谢性疾病进行筛查。1994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就提出要开展新生 儿疾病筛查,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新生儿疾病筛查为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2002年7月卫生部与中国残联制定了《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 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规定新生儿疾病筛查为三级预防措施。 我国于1981年开始新生儿疾病筛查,现许多省市...[ 查看全文 ]
  • 标签:育儿知识
    导语:国外研究表明当胎儿在觉醒状态,听到母亲腹壁外的格格声时,头会转向声音发出的方向。如何考察新生儿听力的发育状况呢?新手父母可参考以下指标。 美国著名儿科医生布雷寿顿曾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妊娠7个月的母亲,在B型超声的荧光屏前,观察胎儿对声音的反应。 当胎儿在觉醒状态,听到母亲腹壁外的格格声时,头会转向声音发出的方向。原来在小儿出生前几个月,他们听的能力已经发育得很好,能...[ 查看全文 ]
  • 宝宝出生后,就开始张着小嘴嗷嗷待哺了。可是,母乳喂养的新妈妈因为看不见宝宝究竟吃了多少奶,总怀疑自己的奶水不足,宝宝没吃饱。因此,怎样通过观察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是需要新妈妈尽快掌握的。 宝宝吃饱了的4个信号 1。每天要吃8~12次母乳,每次吃完母乳后,妈妈至少有一侧乳房已排空。 2。在吃母乳时,宝宝会发出有节律的吸吮声,并伴...[ 查看全文 ]
  • 1、抬头训练 目的 : 锻炼颈部肌肉,扩大视野,促进智力发育。 方法: 宝宝在空腹清醒状态下,四肢自然舒展,匍伏在妈妈的胸腹前,妈妈一边向后仰,一边说“宝宝抬头”等,直至仰卧在床,宝宝在移动过程中就会自然地将头抬起。还可在移动过程中在宝宝头的两侧摇铃或拨浪鼓,训练其抬头并转头。每天4-5次,每次1分钟-3分钟。在起初训练时,要将您的手放在宝宝头...[ 查看全文 ]
  • 新生儿的指甲长得特别快,1~2个月大的新生儿指甲以每天0.1毫米的速度生长,若手指甲长了若不及时剪短,指甲会藏污纳垢,也可能会因抓破皮肤而引起感染。长的指甲还容易折断,甚至伤了自己的手指头。新生儿如果感觉皮肤痒或有其他不适,就会用手抓,如果指甲长,就很容易抓破自己娇嫩的皮肤。 定期为宝宝剪指甲,这是保持皮肤清洁的方法之一,也有助于防止“病从口入”。但父...[ 查看全文 ]
  • 下面提供父母几招辨别宝宝发烧的方法: 1.用触觉的方式,可发现宝宝的身体及额头温度比平常高。 2.以量体温的方式确知。如果宝宝体温超过摄氏37.8℃,即表示已发烧。 3.宝宝发烧时的外表特征:脸部潮红、嘴唇干热,并显现哭闹不安。 4.若已发烧一、二个小时,或因疾病引起之发烧,通常会影响宝宝食欲。 5....[ 查看全文 ]
  • 婴儿安全睡眠 美国国家孩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院指出,研究显示成年人与婴儿同睡一张床,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不安全的。但是每年约有数百万个婴儿,与他们的母亲睡在一起,以往如此的做法在美国是相当普遍的。由于婴儿与父母同睡越来越平常,因此我们应该更重视其安全问题。 同睡的危险 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反对婴儿与成年人同睡,主要的...[ 查看全文 ]
  • 可疑原因一:结膜炎症 宝宝出生后,很多家长怕孩子着凉,所以家里室温往往较高,细菌也容易繁殖,加上新生儿会不自觉地用手揉眼睛,易出现眼睛分泌物增多、眼睑结膜充血等结膜炎症状。若是严重的细菌感染,或是感冒发热发生,则分泌物增多、泪水增多、眼球充血等症状会更明显,还可导致眼睑皮肤红肿。 应对方法 ★局部滴抗生素眼药水和眼膏...[ 查看全文 ]
  • 夏季初到,妈妈们就开始琢磨起怎么给宝宝的小屁屁减负的问题了。开裆裤理所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又透气又方便,但是,专家却认为,夏天,宝宝的小屁屁还是包着好,但是方法和材料的选择有讲究。 布尿布捂出的尿布疹 宝宝有尿布疹是因皮肤在闷热的环境下与尿液接触过长时间而导致的。布尿布需要时常检查和频繁更换,否则容易出尿布疹(也称“尿布性皮炎”)。门诊发现,...[ 查看全文 ]
  • 在有新生儿的家庭里,如何给新生儿用药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因为怕会伤害到孩子。所以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新生儿用药该注意什么。 新生儿用药该注意什么 1.防止不良反应 新生儿对药物的吸收,排泄都有特定的位置,如新生儿的肝脏,对药物的转化和解毒作用非常差;肾脏的排泄功能不健全,假如用药不慎,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如果用药时间持续过长,还可因药物在新生儿身体内蓄积,使孩子...[ 查看全文 ]
  • 适合新生儿的尿布叠法: 1、一般尿布都是正方形的,首先将尿布对折,成长方形。 2、接着再对折一次,成正方形。 3、然后将尿布表层从右向左拉开,成三角形。 4、接下来翻转尿布,将垂直的一边折入三分之一。 5、再往里折一次,尿布就折好了。给婴儿垫上尿布以后,可以在外面加一个固定扣带。   [ 查看全文 ]
  • 创造环境让3个月婴儿学会入睡 婴儿常会在瞌睡时哇哇大哭,民间叫“吵瞌睡”,其实就是入睡困难的表现,大多数3个月以前的小婴儿没有学会怎样入睡,需要家长创造一个符合睡眠卫生的环境:安静、通风、温度湿度适宜、睡具柔软、厚度适中。并且,给予适度的轻拍、摇晃或摇篮曲等帮助入睡,一般3个月后,宝宝就会自觉顺利入睡了。 睡眠觉醒频繁使睡眠“碎片化”,将影...[ 查看全文 ]
  • 口对口喂食 看似爱实是害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总住院医师赵庭鉴提醒,家长的口腔环境里也存在很多细菌,也许这些细菌对于大人来说并不构成威胁,但是这些细菌对于孩子来说却有可能是病源,因此家长口对口喂食,易将细菌传给宝宝,增加宝宝患病的机会,尤其是某些经唾液传播的传染病如甲型肝炎、肺结核等。 喂奶后宝宝平躺引胃食管反流 ...[ 查看全文 ]
  • 新生儿补钙吃什么好 1、牛奶。 牛奶是最佳的补钙食品,所以除了母乳喂养外,母亲们也能够恰当喂养宝宝一些牛奶。 2、骨头汤。 骨头汤中含有丰厚的养分,不只能减缓中老年人骨骼老化,也有利于骨骼成长。所以婴儿补钙能够多喝骨头汤。 3、新鲜的果蔬。 新鲜的生果和蔬菜,如菠菜、韭菜、茭白及橡胶、苹果、菠萝等果蔬同样对补钙有所协助。婴儿补钙,母亲们能够为宝...[ 查看全文 ]
  • 指甲色泽 通常是淡粉红色,但若使用指甲油、去光水,也会使指甲变黄。 指甲的韧度 用其他手指按压指甲尖端,若能略为弯曲表示硬度刚好,若太软也表示指甲不健康。 指甲板是否光滑 有时从侧面观看会发现沟痕,那就要多滋养指甲,让情况改善。 周围皮肤 ...[ 查看全文 ]
  • 首先将沐浴中需用的物品备齐,包括消毒脐带用物、鞣酸软膏、干净的婴儿包被、衣服、尿片以及小毛巾、大浴巾、婴儿爽身粉等。同时修剪自己的手指甲,以免擦伤宝宝,再用肥皂洗净双手,就可开始给宝宝沐浴了。洗澡的顺序一般是脸、头、身体、背、臀部,特别注意皮肤皱褶处如耳后、颈部、腋下、大腿根等部位的清洁。 给新生儿洗澡注意以下几点: 1、给宝宝洗澡时,动...[ 查看全文 ]
  • 呼吸特点 新生儿以腹式呼吸为主,每分钟40~45次。 睡眠特点 在新生儿期,新生儿除哺乳时间外,几乎全处于睡眠状态,新生儿每天约需睡眠20小时以上。睡眠的数量和质量某种程度上决定这一时期他的发育良好与否。因此,做好新生儿睡眠护理工作也很重要。 整个新生儿期睡眠时间不一样。早期新生儿睡眠时间相对长一些,每天可达...[ 查看全文 ]
  • 洗衣也防“传染病” 洗涤婴幼儿衣物,不可与成人的“一锅烩”。因为成人活动范围广,衣物上的细菌也更“百花齐放”,同时洗细菌会传染到孩子衣服上。这些细菌可能对大人无所谓,但婴幼儿皮肤只有成人皮肤厚度的1/10,抵抗力差,稍不注意就会引发宝贝的皮肤问题;而孩子的内衣最好用专门的盆单独手洗。 “专用”不是可有可无 婴幼儿衣物专用洗涤...[ 查看全文 ]
  • 一、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是极其常见的皮肤病。几乎所有的宝宝满月后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常常能见到一些宝宝的脸蛋上、眉睫间长有成片小疙瘩,严重时有些还流水、结痂。 中医认为“奶癣”为胎中遗热遗毒,出生后饮食失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外受风、湿、热邪所致。西医则认为此症多见于肥胖渗出性体质的婴儿,尤其是人工哺育的婴儿,营养...[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