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相关文章 冬葵子配伍应用

冬葵子配伍应用

冬葵子图片

1、冬葵子中医药材

冬葵子中医药材

2、冬葵子原植物

冬葵子原植物


冬葵子的功效与作用

(一)冬葵子的作用...[ 查看全文 ]

2016-04-13 标签:

冬葵子配伍应用的相关文章

  • 标签:营养价值
    冬葵子是什么呢?很多人可能对于冬葵子感到很陌生,但其实冬葵在古代就已经走上了人们的餐桌,那么冬葵的种子冬葵子对人体到底有哪些功效好处呢?下面让我们带着诸多的疑问来看下面这篇文章! 冬葵子是什么 冬葵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种子。冬葵子可入药,功效作用非常多。 别名:葵子、葵菜子、茼麻子。 冬葵是古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菜蔬,又蕲菜、滑菜等。 冬葵子的功...[ 查看全文 ]
  • 姜黄是什么 提到“姜黄”,恐怕知道的人不是很多,可说起“姜黄味道”,可能很多朋友早已不知不觉品味过很多回了。如果你食用过咖喱,那么对了,咖喱中的黄色物质主要便是姜黄。那是一种复杂、浓郁的木质香气,隐约有着花香、柑橘香以及姜味,尝起来有一点苦味,辣味适中,以及带有麝香味的温暖口感,充满了神秘而浓郁的东方风情。 姜黄,盛产于我国南方的一种姜科植物,同时也是药食两用药材,传统医学认...[ 查看全文 ]
  • 钩藤是什么 钩藤 钓藤,吊藤,钩藤钩子,钓钩藤,莺爪风,嫩钩钩,金钩藤,挂钩藤,钩丁,倒挂金钩,钩耳 钩藤 (《本草原始》),钓藤(《本草经集注》)、吊藤(陶弘景)、钩藤钩子(《小儿药证直诀》)、钓钩藤(《滇南本草》)、莺爪风(《草木便方》)、嫩钩钩(《饮片新参》)、金钩藤(《贵州民间方药集》)、挂钩藤(《药材学》)、钩丁(《陕西中药志》)、倒挂金钩、钩耳(《湖南药物志》) 为茜草科木质藤本植物钩藤及华钩藤...[ 查看全文 ]
  • 青皮的功效与作用 (一)功能主治 疏肝破气,散结消痰。治胸胁胃脘疼痛,疝气,食积,乳肿,乳核,久疟癖块。 1、《本草图经》:"主气滞,下食,破积结及膈气。" 2、《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厥阴、少阳之分有病用之。破坚癖,散滞气,去下焦诸湿,左胁有积气。" 3、《纲目》:"治胸膈气逆,胁痛,小腹疝气,消乳肿,疏肝胆,泻肺气。" 4、《本草备要》:&quo...[ 查看全文 ]
  • 败酱草是什么 黄花败酱、龙芽败酱、黄花龙牙 本品为败酱草科植物黄花龙芽,白花败酱(苦斋)P. villosa (Thunb.) Juss.,以根状茎和根、全草入药。根春秋季节采挖,去掉茎叶洗净,晒干。全草夏秋采割,洗净晒干。 洗净,晒干,切碎用。 (1)黄花败酱 全体常折迭成束。要命茎圆柱形,弯曲,长5-15cm,直径2-5mm,顶端粗达9mm;表面有栓皮,易脱落,紫棕色或暗棕色,节疏密不等,节上有芽痕及 ...[ 查看全文 ]
  • 鸢尾的功效与作用 (一)功能主治 消积,破瘀,行水,解毒。治食滞胀满,症瘕积聚,臌胀,肿毒,痔瘘,跌打损伤。 1、《本经》:"主破症瘕积聚,去水,下三虫。" 2、《别录》:"疗头眩。" 3、《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臌胀病。" 4、《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疗痔疮及狂犬病。" 5、《中国药植图鉴》:"敷肿毒。" 6、江西《中草药学》:"通便...[ 查看全文 ]
  • 天香炉是什么 天香炉 紫金种、大香炉、天吊香、仰天盅、细金香炉、小金钟、蜂窝草、山牡丹、金石榴、七星附地、化痰草、紫金钟、向天石榴、九盏灯、葫芦草、细架金石榴、小朝天罐、九里堂根、小红参、七孔莲、小留行、竹叶地丁、小号王不留行、朝天石榴、紫花蛇舌草、金香炉、仰天钟 为野牡丹科植物金锦香的全草或根。 夏、秋季采挖全草,或去掉地上部分,留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直立草本或亚灌木...[ 查看全文 ]
  • 竹沥是什么 竹沥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茎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液汁。 植物形态详"竹茹"条。 取鲜竹杆,截成30—50厘米长,两端去节,劈开,架起,中部用火烤之,两端即有液汁流出,以器盛之。青黄色或黄棕色液汁,透明,具焦香气。以色泽透明,无杂持者为佳。 (1)淡竹通常栽植于庭园。 (2)青竿竹多生于平地、丘陵。 (3)大头典竹生于山坡、平地工路旁。 (1)淡竹分布于山东、河南、及...[ 查看全文 ]
  • 白芥子是什么 辣菜子(《中药志》) 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植物形态详"白芥"条。 主产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河北、陕西、山西等地。以安徽、河南产量为大。 种子呈圆球形,直径1.1—2.5毫米,较黄芥子为大。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光滑。在扩大镜下观察,可见细微的网纹及一暗色小点状的种脐。种皮脆薄易压碎,剥去后有薄...[ 查看全文 ]
  • 白豆蔻是什么 多骨(《本草拾遗》),壳蔻(《本经逢原》),白蔻(《本草经解》)。 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果实。10—12月果实呈黄绿色尚未开裂时采收,除去残留的果柄,晒干。 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粗大有节,近木质。茎直立,圆柱状,高2—3米。叶2列,无叶柄,叶片线状披针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达23厘米,宽7.5厘米,罕达10厘米,先端狭渐尖,基部狭,边缘近波状,两面光滑,叶舌长达7毫米,先端2...[ 查看全文 ]
  • 天仙子是什么 天仙子 莨菪子、山烟、牙痛子、熏牙子 本品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 L. 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果皮变黄色时,采摘果实,曝晒,打下种子,筛去果皮、枝梗,晒干。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有特殊臭味。根肉质、粗大,多分枝。茎高40—80厘米,上部具分枝,全体被白色腺毛。基生叶大,叶柄扁宽而短,叶片长卵形,长14—20厘米,呈不整齐的羽状浅裂,裂片三角形或窄三角形,先端急...[ 查看全文 ]
  • 血见愁是什么 :血见愁 :为双子叶植物药藜科植物大叶藜的全草。 :治月经不调,崩漏,咯血,衄血,尿血,疮痈肿毒。 :内服:煎汤,1—3钱;或熬膏。 :山藿香、大叶藜、杂配藜(《东北药植志》)、杂灰藜、大叶灰菜(《黑龙江中药》)、八角灰菜(《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 喜高温湿润气候,以年平均气温24-25℃最适宜生长,气温隆至17℃以下,生长缓慢,植株能耐0℃短暂低温。雨量要充沛,分布均匀,...[ 查看全文 ]
  • 半边莲是什么 半边莲 急解索,蛇利草,细米草,鱼尾花,半边菊,半边旗,奶儿草,半边花,箭豆草,顺风旗,单片芽,小莲花草,绵蜂草,吹血草,腹水草,疳积草,白腊滑草,金菊草,金鸡舌,片花莲,偏莲,瓜仁草,蛇啄草,长虫草 桔梗科 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干燥全草。 多于夏季采收,带根拔起,洗净,晒干或阴干。 干燥带根全草,多皱缩成团。根细长,圆柱形,带肉质,表面淡棕黄色,光滑或有...[ 查看全文 ]
  • 挂金灯的功效与作用 (一)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治骨蒸劳热,咳嗽,咽喉肿痛,黄疸,水肿,天泡湿疮。 1、《本经》:"(主)产难。" 2、《别录》:"治烦热,定志益气,利水道。" 3、陶弘景:"小儿食之能除热,亦主黄疸。" 4、《嘉佑本草》:"主骨蒸。" 5、《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玉茎痛。攻疮毒,治腹痈,破血,破气。" 6、《...[ 查看全文 ]
  • 千年健是什么 千年健 一包针、千年见 根茎 为天南星科植物千年健的干燥根茎。 生于海拔80-1100m的沟谷密林下、笔林和山坡灌丛中。 国内主产于广西:云南等地。国外产于南洋群岛等地。 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有的略扁,长15—40cm,直径0.8—1.5cm。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粗糙,可见多数扭曲的纵沟纹、圆形根痕及黄色针状纤维束。质硬而脆,断面红褐色,黄色针状纤维束多而明显,相对另一断面呈多数针...[ 查看全文 ]
  • 木贼的功效 甘苦,平。 《嘉祜本草》:味甘微苦,无毒。 《纲目》:温。 《本草正》:味微苦微甘。 入肺、肝、胆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本草经疏》:入足厥阴、少阳二经血分。 《本草汇言》:入手、足三阳经。 疏风散热,解肌,退翳。治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脱肝,疟疾,喉痛,痈肿。 《嘉祜本草》:主目疾,退翳膜。又消积块,益肝胆,明目,疗肠风,...[ 查看全文 ]
  • 入地金牛的功效 辛、苦,微温。小毒。 《本经》:“味苦,温。”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苦,微温。” 《湖南药物志》:“麻,有毒。” 祛风通络,胜湿止痛,解毒消肿。主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跌打骨折,咽喉肿痛,牙痛,胃疼,蛔厥腹痛,疮痈瘰疬,烫伤。 《本经》:“主风寒湿痹,历节疼艨四肢厥气,膝痛。” 《食疗本草》:“主赋风挛急。” 《本经逢原》:“通经脉,去风毒、...[ 查看全文 ]
  • 发际点的位置及图片 发际点位于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也就是人体太阳穴上部发际的“前额发际点”,用手按发角会感到疼痛之处。 发际点的名词解释 头维穴:头,穴所在部位,亦指穴内物质所调节的人体部位为头。 维,维持、维系之意。头维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有维持头部正常秩序的作用。头部为诸阳之会,它要靠各条经脉不断地输送阳气及营养物质才能维持它的正常运行...[ 查看全文 ]
  • 鹅不食草的功效 辛,温。 《履巉岩本草》:"温,无毒。" 《医林纂要》:"辛苦。温。" 《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气分。" 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治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疟疾,疳泻,鼻渊,鼻息肉,目翳涩痒,臁疮,疥癣,跌打。 《本草拾遗》:"去目翳,按塞鼻中,翳膜自落。" 《四声本草》:"通鼻气,利九窍...[ 查看全文 ]
  • “角药”配伍是以三味药物为组合单位的一种药物配伍方法。由于疾病的复杂性以及药物自身性味功用限制,单味药或两味药有时不能适用临证需要,以三味药组成的角药配伍是一种更为复杂的配伍形式,姜良铎教授在临床中运用解表药物组成角药,常取得良好疗效。 姜良铎教授师承于全国著名老中医董建华、郭谦亨、张学文三位老先生,他继承导师的临床用药经验,结合自己的用药体会,思路独特,用药轻灵,配...[ 查看全文 ]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