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相关文章 亲子交流:家长应用“我”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亲子交流:家长应用“我”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语言是指以“我”字打头的表达方式,包括三个部分:(1)家长确切的情绪感受,(2)孩子惹恼家长的具体行为,(3)为什么这样的行为会使家长难受。例如,上初三的大鹏在家乱丢东西,妈妈看了很恼火,她说:“我很生气,你把房间弄得又脏又乱。我费了很大劲把家里收拾干净,你一点不尊重我的劳动。”“我”语言的焦点在家长自身的情绪感受,和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

  “我”语言的使用可以帮助家长理智地对孩子讲清楚自己的期望和要求,让他们理解并尊重父母的感受,学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为他人着想,从而更自觉地改变行为。

  在使用“我”语言时,家长需要分析自己的情感,从而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确切感受和引发这种感受的根源。当家长冲孩子发火时,点燃怒火的可能是孩子引起的失望、害怕、担忧、或伤心;也有可能是家长在工作或其他事情上的不顺心导致的焦虑或烦躁。如果家长学会使用“我”语言,可以避免或把孩子当出气筒乱发脾气。

  家长在组织“我”语言时除了需要检视自己的情感和孩子的行为,还需要分析孩子的行为对自己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时,家长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并未对自己产生消极影响,没有理由对孩子的行为感到不快,也不必要求孩子改变行为。比如,冬妮的妈妈不喜欢女儿的时髦发...[ 查看全文 ]

2015-10-13 标签:

亲子交流:家长应用“我”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的相关文章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