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相关文章 为什么相机的ISO感光度不是真的感光度

为什么相机的ISO感光度不是真的感光度

为什么相机的ISO感光度不是真的感光度

  没有准则的准则

  摄影师一般会认为ISO感光度(无论是数码的还是胶片的)是用来表征传感器或胶片光子捕捉效率的物理量。其实不是。准确来说,感光度实际上是和在特定照明环境中,特定对象以何种程度曝光能获得最好看的照片(根据大众审美)有关的。这其实是一个有很大灵活性的准则。

  即使在胶片时代,这也是一个很随意的东西。拥有长期摄影经验的读者不妨回忆一些上世纪50年代,负片的感光度(当时还是ASA)突然间成倍增加。胶片没有改变,但使用上变了。

  在提高曝光时,黑白负片会变得颗粒更多,锐度下降。在大画幅为王的时代这并不十分重要,而ASA更利于产生较宽的阴影细节范围。当小尺寸胶片成为主流之后,颗粒和锐度的问题开始变得重要起来。照片视觉效果的平衡点开始从阴影细节优先变成获得更少的颗粒和更好的锐度。

  这实际上是一个取舍的过程,而不是对物理事实的客观选择。有些摄影师仍然坚持在拍摄时过曝一挡,来获得更好的阴影细节,而且他们乐于接受更多的噪点和更低的锐度。一如既往地,个人的曝光指数(E.I.)比制造商的额定值更重要。

  甚至胶片阴影速度(shadow speed)都是很随意...[ 查看全文 ]

2016-04-02 标签:

为什么相机的ISO感光度不是真的感光度的相关文章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