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降低快门速度
出现动态模糊效果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相机快门打开的时间足够长,让相机的影像传感器能够看到拍摄对象的持续动作、而不只是动作某个瞬间。因此捕捉动态影像的第一条技巧就是,选择较慢的快门速度。如果快门速度很快(比方1/4000秒),那基本上不太可能会拍出动态效果(除非拍摄对象运动极快);而如果选择较长的快门时间(比如5秒),那么拍摄对象不用移动太长距离,就能看到模糊的效果了。快门速度到底应该设置成多少? 当然这得看拍摄对象的速度了。在相同的快门速度下,一只爬行的蜗牛和一辆开动的汽车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
在确定快门速度时还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在拍摄的场景中有多少光线。更长的快门时间就意味着会有更多光线通过镜头进入相机,这可能会导致过曝。那么,到底应该把快门速度设置成多少才能在影像中表现出动感呢?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根据拍摄对象运动速度的不同、所希望的动态模糊的程度以及拍摄对象的光照情况,快门速度的设定显然也会大不相同。其中关键就在与尝试不同的快门速度所带来的效果(在这一点上,数码相机是理想之选,可以想拍多少就拍多少,不会增加一分钱的成本)。
2. 保持相机稳定...[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