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Europe)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共45个国家和地区。西临大西洋,北靠北冰洋,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 ,东与亚洲大陆相连。
欧洲的面积是世界第六,人口密度70人\km²,是世界人口第三的洲,仅次于亚洲和非洲,欧洲是人类生活水平较高、环境以及人类发展指数较高及适宜居住的大洲之一。约7.39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5%。欧洲是世界经济发展、科技、教育等各领域水平最高的大洲之一,世界绝大部分发达国家都位于欧洲。
地形以平原为主,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海岸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
中文名称
欧罗巴洲
著名景点
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大本钟等
平均海拔
340米(地势最低的洲)
官方语言
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
邻洲
西邻北美洲、南邻非洲 东邻亚洲
简称
欧洲
人均GDP
28519美元(次于大洋洲和北美洲)
最高山峰
厄尔布鲁斯山5642米
主要国家
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等
英文名称
Europe
主要城市
伦敦、巴黎、柏林、罗马、米兰、马德里、曼彻斯特、莫斯科等
货币
美元、欧元
时区
UTC+1至UTC+6
大陆架面积
318万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
约7.4亿(2014年)
岛屿面积
75万平方公里
主要宗教
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
地理特征
平原为主
下辖地区
西欧、北欧、中欧、东欧、南欧
欧洲的河网稠密,水量丰沛。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长3690公里,第二大河是多瑙河,全长2850公里,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欧洲的十分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和内海,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
欧洲是有常住人口各洲中唯一没有热带气候的一洲,同时寒带气候所占的面积较少,所以气候温和,降水分布较均。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也有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欧洲是世界第六大洲。
欧洲共45个国家和地区,西临大西洋,北靠北冰洋,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 ,东与亚洲大陆相连。
欧洲位于中纬度地区,西边是海。海岸线受海水作用的影响而形成锯齿状,而海洋是控制气候的主要原因。受海洋影响,欧洲气候温和、降雨丰富,相对湿度高并且多云,这一现象包括阿尔卑斯山北方的内陆地区。欧洲大陆东边降雨量则少,相对湿度低,天空晴朗,这一气候现象广及欧亚交接的的广大山麓地区。这些影响沿着南北程带状分布,并且穿过挪威、 丹麦与德国。阿尔卑斯山南面山区移动性的季节以亚热带高压系统为主,因此此地区的雨量,随着季节而有显著的不同,冬季多雨,夏季则干旱。
夏季最高温是在地中海区。雅典7月的平均气温是27℃,西班牙格拉纳达为25℃,而意大利的都灵为23.5℃。夏季平均温度向北方及沿海地区逐渐下降,挪威的特浪索和瓦尔多7月平均气温约为11℃和9℃。冬季时,温度由欧陆西南向东北逐渐下降;因此葡萄牙里斯本一月平均气温为10.5℃,前苏联的阿干折同月平均气温却是-14.5℃,大西洋沿岸冬天的平均气温颇高,例如挪威境内的北极圈沿岸冬季并不比纽约市冷。降雨量多集中在大西洋与地中海沿岸地区,而西北海岸的岛屿降雨量也不少,例如不列颠群岛。西北岸的降雨量多超过2000毫米,降雨量逐渐往东南方的黑海递减。
欧洲共有45个国家和地区。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北欧、南欧、西欧、中欧和东欧五个地区。
养畜业较发达,瑞士的西门塔尔牛、萨能山羊、吐根堡山羊等优良畜种世界闻名。
一般为一国或多国连线旅游,一国包括:英国、希腊、法国等,多国一般指三国、五国或是八国;其中三国旅游的国家有:法国、瑞士、意大利三国,五国的旅游线路有:法国、瑞士、意大利、奥地利、德国五国十五天,八国的旅游线路有:德国、法国、荷兰、卢森堡、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瑞士十五天。
欧洲是对中国游客开放“个人旅游签”、“自由行”最早的区域之一。近几年随着中国游客日益增多,个人取得欧洲国家的旅游签证也越来越容易,再加上欧洲国家采取“申根签证”政策,近几年申根可以去到的国家也越来越多,只需申请一个签证便可以遍游欧洲大部分地区,相当便利。
中国的许多大城市都开通了直飞欧洲的航班,游客到欧洲各国游玩都非常方便。
乘飞机前往欧洲旅游是最快捷的途径。从北京直飞主要的欧洲旅游城市通常要十个多个小时的飞行时间。
飞机
目前与中国有直达航线的欧洲旅游的城市有:
伦敦、巴黎、法兰克福、慕尼黑、杜塞尔多夫、赫尔辛基、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维也纳、米兰、罗马、阿姆斯特丹、马德里。
前往欧洲其他城市可以在上述机场中转。中转非常方便,大多不用出机场。行李在国内可以直接托运到目的地。
TIPS:
1、申根签证国之间的旅行不需再查验护照,视同国内航线。
2、不要将任何贵重物品托运在行李中。
3、有些航空公司的回程机票需要再确认。
【机场】
大城市通常不只有一个机场。如伦敦有五个机场,巴黎两个、柏林三个机场等。
旅行时要确认抵达的机场,中转机场是否是在同一机场等。
【机场交通】
欧洲的绝大多数机场有非常方便的交通连接到市区,主要有:机场快速火车、地铁或轻轨交通。
普通机场也有机场巴士到市区。展会、奥运会等大型活动期间还会开通直达展馆的巴士。
火车
1、火车站
欧洲火车站一般为开放式,旅客可随便进出车站及随时乘车,站台上无人检票。待火车开动后,列车员方在车上检票。若无票,可以现补票,费用不变。
车站内既有人工售票口也有自动售票机,还有餐厅、商店、洗手间、行李房及旅客问讯处等服务。有的火车站还有淋浴室,对于自助旅客非常方便。
游客若有疑问,可到问讯处询问。他们可以告诉你要去的地方及出发时间,还会给你一个计算机打出的纸条,上面有车次、开车时间、站台号、到达时间;若需换车,还有应换车车站名称、车次等,一目了然。
2、行李寄存
车站内的行李部分为大件行李部和自动储物箱。自动储物箱的价格也很便宜,德国为4马克/24小时,荷兰为4盾/24小时,法国尼斯为15法郎/72小时,比利时为60比利时法郎/24小时,卢森堡为60比利时法郎/24小时。
旅客可以在下火车后,先把行李、背包存起来,轻装游览,待临上火车时,再取出来。此方法最适合自助旅游者。
TIPS:在法国乘火车则需在站台上的自动检票机上检票。
欧洲境内交通
飞机
欧洲境内的航班没有头等舱位,最好的是公务舱。
由于欧洲人很少买单程票出行,因此有些线路单程票的价格比往返票还要贵。
在欧洲境内的航空交通也是非常方便,每个大城市都有机场。欧洲城市之间机票费用非常昂贵,如果不事先预定甚至会比中国到欧洲的机票还要贵。
近几年出现的廉价航空公司是当地游客首选,廉价机票有时价格便宜的惊人。这些航空公司通常要通过互联网上订票,凭电子票登机。
【火车种类】
1、国内各城市之间的火车
①IC(InterCity)指连接国内的大城市,相当于快车。白天旅行坐此车可节省时间。
②DE为国营铁路列车,相当于慢车。对于想节省费用的旅客坐此车最好。
2、国际列车
①TEE(TrainsEuropeExpress)指欧洲国际快车,连接各国际城市,适用于跨国旅行。
②IIC(InternationalInterCity)国际主要城市特快车。
③TGV专指法国高速列车(俗称子弹头列车)。
3、慢车及郊区车:
①Nahverkehr简称N,为远郊列车。
②Eilzug简称E,为普通快车。
③D-Schnellzug简称D,为特快列车。到同一目的地,乘D、E车票较便宜。而乘IC、TEE、IIC、TGV车票则较贵。
【如何看火车时间表】
若外语不太好,又想快速查询,可以用此方法:在火车站内均有火车时刻表,一般来说,黄色纸代表离境列车的时间、车次;白色纸代表入境列车的时间、车次。
在时刻表上均标有列车停靠的站台号。
【在乘车时注意事项】
欧洲的火车有一个特点,即不是每列火车的车厢都去一个地方,也可能是同方向,但是不同的终点站。故在上车时,应看清车厢外标出的行驶终点站。特别是在乘夜车时,应更加注意。
如需在火车里过夜,将座位扶手朝上搬,这样就变成一个沙发床,用个小包垫在枕头下面(用小包当枕头),身上再盖上件衣服,大大方方地睡觉,非常舒服。
若怕半夜东西被偷,可在列车员检票后,用自备的弹簧锁将包厢门锁住。
TIPS:在欧洲各国之间来往,如同在一个国家不同省之间一样。列车员只看一下火车证,护照都不看。
对于到欧洲旅游的游客来说,住宿是旅途中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出国旅行,人生地不熟,需要衡量与考虑的因素更多。
一般有三套住宿方案:
方案一、自己要是有在当地的同学或朋友的话就住他(她)家吧。
此方案花费基本为零,还可顺带解决一两顿餐的问题。
方案二:当一个沙发客,事先网络联系好。
前提是胆大心细,充分相信对方的前提下,学会保护自己,有一套“备用逃跑方案”。
方案三:住青年旅社、宾馆、酒店,能跟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交流经验。
欧洲的美食以精致著称,瑞士的芝士火锅和巧克力、波兰的烤肉、意大利海鲜面、翡冷翠的牛排、法国的葡萄酒鹅肝、德国的香肠和面包、比利时的啤酒……西班牙、希腊等国的美食也已是声名鹊起。
遍游欧洲各国,在欣赏秀丽风光之余,四方探寻特色美食,在舌尖上品味欧洲。
安全须知每到一站一定要记下所住酒店地址、电话,以备万一走失可找到住所。
随时提高警惕,不要与陌生人搭讪,现金、证件或贵重物品一定要贴身携带,千万不可放进托运行李内。
欧洲整体治安不错,但某些国家也存在治安隐患,尤其景区、酒店大堂、百货公司、餐厅等游客聚集的地方更是偷窃行为多发地,建议务必结伴而行。
乘车须知
欧洲人环保意识非常强,为了避免空气污染,法律规定司机停车时不允许开空调。
车上禁止吸烟,并尽量不要在车上吃带果皮的食物、冰淇淋等,如一定要食用,请将剩下的果核用纸包好放入垃圾桶,不要随意丢在车上。
欧洲法律对于司机、导游的工作时间有严格的限制,如果您有额外服务的要求,需要征得当地导游司机的同意,同时要支付一定的额外费用。
欧洲的火车(高速火车除外),速度较慢,停站较多,车厢较小,且不供应饮用水,同时特别注意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餐饮须知
不论在中餐厅或是西餐厅内用餐,请保持平静心情享用,勿大声喧哗。
入住酒店须知
欧洲酒店内无热开水供应,但冷自来水通常可以直接饮用。由于亚洲人的体质与欧洲人不同,建议您抵达欧洲的前两天不要饮用冷自来水,以防遇到水土不服。入住酒店沐浴时,注意要将浴帘垂落在浴缸里,如不慎浸湿地毯,可能要赔偿300欧元至1000欧元。酒店内毛巾有大小不同数种,一般最大的用来洗澡擦干用,最小的用来洗脸擦手用,最厚的是脚垫。
礼仪须知
欧洲人很注意公共卫生及礼仪。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丢杂物和烟头、高声说话和喧哗、插队等行为都被视为不文明的行为。德国国家政府规定:公共场合禁止吸烟。如被查到将会受到当地相关执法部门的重罚,罚额高达500-1000欧元不等,请一定要严格遵守规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护照销签须知按照使馆规定,所有游客回国后,需将护照原件和全程登机牌原件等交予使馆办理销签手续。护照销签的时间取决于各使馆的工作进度,通常在10—30天左右不等;按照使馆规定,部分客人可能会被通知前往使馆进行面试销签,面试销签关系到使馆给予您良好的记录。同时,在没有得到使馆通知前先不要预订回程机票或火车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小费参考欧洲各国均有付小费的习惯,是国际礼仪之一,是对服务人员工作的一种肯定与感谢。如有其他特殊服务必须支付相应费用和小费(比如:行李搬运、洗衣、收费电视、长途电话、非团队的自身用餐等)。小费数目不必太大,一般情况下,游客可按明码标价的5-15%作为参考。除了零钱凑整,小费不能用零钱。用2欧分,5欧分这样的零钱付小费,会被视为特别不讲礼貌的行为。欧洲各国各地,付小费的规矩不尽相同,最好入乡问俗。
欧洲的全称是欧罗巴洲,英文为Europe。关于欧洲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一些传说。在希腊神话中,德墨忒尔(Demeter)是专管农事的女神,她保佑人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在有关这位女神的画像中,人们总是把她画成坐在公牛背上。古代,公牛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耕畜,女神既然主管农事,自然就要坐在公牛背上了。这位女神的另一个名字叫欧罗巴,人们出于对女神的敬意,就把欧罗巴称为大洲的名字。此外,还有一个广泛流传的传说:“万神之王”宙斯看中了腓尼基国王的漂亮女儿欧罗巴,想娶她作为妻子,但又怕她不同意。一天,欧罗巴在一群姑娘的陪伴下在大海边游玩。宙斯见到后,连忙变成一匹雄健、温顺的公牛,来到欧罗巴面前,欧罗巴看到这匹可爱的公牛伏在自己身边,便跨上牛背。宙斯一看欧罗巴中计,马上起立前行,躲开了人群,然后腾空而起,接着又跳入海中破浪前进,带欧罗巴来到远方的一块陆地共同生活。这块陆地以后也就以这位美丽的公主的名字命名,叫做欧罗巴了。
东南欧和地中海地区的一部分仍然在日益陷入包围之势的罗马帝国控制下,不过是由君士坦丁堡而不是罗马统治。在查士丁尼皇帝治下,罗马军队在大部分地中海地区恢复了帝国统治,但是这次扩张的领土在6世纪晚期开始被侵蚀。君士坦丁堡对西方领土的控制减弱,更多的日耳曼人入侵和建立王国。东地中海领土的大部分在整个6世纪仍然在君士坦丁堡的基督教皇帝手中。历史学家一般把这个罗马帝国的残余称为拜占庭帝国。
一个出乎意料的对其权力和领土的严重威胁———阿拉伯半岛和刚刚统一和改信新教的各伊斯兰民族——在七世纪出现。原罗马帝国在中东和北非的省份,被阿拉伯帝国占领,并伊斯兰化。
在西欧,很多新国家只有拉丁语作为书面语言,有些还保留了罗马的习俗,并有普遍的基督教信仰。拉丁文圣经武加大译本在410年出现。很多西方的基督教地区被收归法兰克人,特别是查理曼大帝治下。查理曼于800年被教皇加冕为王。他的领土两代之后就被分割,欧洲受到三个集团的攻击:斯堪的纳维亚的维京人、北非的穆斯林,和匈牙利的马扎尔人。对于这些攻击的反应各不相同:某些地区联合起来抵御威胁,其他地方则各顾各。从十世纪中期开始,穆斯林和马扎尔人对西欧的威胁消除了,但是维京人仍然是侵犯和威胁不列颠群岛最久的。
公元1054年的东西教会分裂加剧了在451年迦克墩公会议上就已经出现的矛盾,随后旨在把东方从穆斯林占领中解救出来的十字军东征开始削弱拜占庭帝国。但是,十字军们并不只限于夺回东方的穆斯林土地:教皇的权力此时也在西班牙,法国南部,立陶宛与其他的异教地区稳固下来。封建社会在蒙古入侵者突破欧洲前沿地区后开始解体,而且与其他地区不断增长的贸易首先给南欧,随后是大部分欧洲带来了黑死病[1]。复杂的封建等级制度发展了起来,新国家的大多数贵族由于通婚互相是近亲。
依靠从西班牙和中东的穆斯林和犹太学者,以及自身的修道院典藏那里重新学习到的知识,通过重新发现希腊和罗马的知识以及从穆斯林世界学习的很多关键性的创新(包括大学、科学医疗、印刷术、行业公会、引用索引和天文学),欧洲从中世纪苏醒过来——今天学者穿的博士帽服是从博学的穆斯林学者在毕业时的着装演变过来的。1492年西班牙的收复失地运动和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打开欧洲至美洲的殖民大门同时终结了十字军东征与开始了向西的美洲殖民。
在文艺复兴之后知识获得了尊重,开始挑战传统的科学和神学教条。新教改革开始,德国神父马丁·路德挑战教皇的权威。同时亨利八世混乱的感情生活、对生儿子的渴望、以及政治上的野心使英国教会同样脱离教皇管制,也让英格兰在随之而来的德意志和西班牙之间的宗教战争中得以采取更灵活的结盟政策。但是,宗教战争一直持续到三十年战争[2],这场战争结束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光荣革命确认了这个协议。
从英国开始,新大陆的资源流入,加上工业革命,使得更依赖于制造业和贸易,而不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新型经济成为可能[3]。早期的大英帝国在美洲的殖民地起义,建立了代议制政府,帝国分裂。欧洲大陆的政治改革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鼓舞,人民大呼“自由、平等、博爱”。随后的法国领导人拿破仑·波拿巴通过直到1815年的战争征服和改革了欧洲大陆的社会解构。随着越来越多的小有产者获得投票权,在法国和英国,社会主义和工会运动风起云涌,革命在1848年席卷欧洲。最后的农奴制残余在1848年的奥匈帝国被废除。俄国农奴制在1861年被废除[4]。巴尔干国家开始从奥斯曼帝国重获独立。
在普法战争之后,意大利和德国由各诸侯国分别统一于1870年和1871年。在追求建立帝国的过程中爆发了全球性的冲突,直到这种野心到达顶点,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无希望的战争和赤贫中,1917年俄国革命许诺给予“和平、面包和土地”,东欧以及世界的政局向激进化转变直至今日。德国战败,订立凡尔赛条约,付出了经济崩溃的代价,在大萧条中一览无余,导致重新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战胜了法西斯主义,西欧形成了自由贸易区,通过铁幕与苏联分隔,后者形成了共产主义警察国家体系。柏林墙1989年倒塌后,欧洲签订了一个新的联盟条约,至2007年为止,包括了27个欧洲国家,超过4亿人口。二战后的军事组织北约也扩大到包括了俄罗斯的邻国——这是欧洲自从一世纪罗马帝国以来一体化最显著与最具军事优势的时期。
11~17世纪,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奠定了现代高等教育的模式。
欧亚:欧洲各国在帝国主义时代曾多次入侵位于东亚的中国,现在已与中国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中华民国在欧洲仅与梵蒂冈有邦交,但与欧洲各国均有深厚的经贸关系。欧洲各国在亚洲各地曾建立广大的殖民地,例如:英国拥有印度、香港、马来西亚等;法国拥有印度支那,即今日中南半岛东部地区;葡萄牙管治澳门和东帝汶;荷兰曾拥有东印度群岛,亦即今日的印尼。也因此东南亚国家与欧洲国家的关系非常深厚,由于这般深厚的关系,今日国际关系中,欧洲对于东南亚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在曾受西班牙统治,以天主教为国教的菲律宾,教宗所指派的枢机主教亦有政治及社会上的影响力。东北亚的日本曾与德国、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组成轴心国,现在日本、韩国与欧洲各国主要是以经济关系为主,政治上的结盟已渐次减少。
欧美:欧洲与美国虽然在文化、民风等各方面,有著浓厚的历史渊源和联系,但大致上于二十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和欧洲有一种较紧密的盟友关系。在此之前,由于美洲在17世纪时期,曾是欧洲国家流放异见人士和囚犯的地方,所以,在美国开国1786年的初期,与欧洲殖民主义者,尤其是曾经统治过美国的英国,有著对立的关系。其后由于美国和欧洲长时期实施政治互不干预的政策,两者在18至19世纪各自发展。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令欧洲元气大伤,但美国经济却有高度增长,西欧诸国均需要美国的经济援助,自然靠近美国。再加上东欧诸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因而与美国关系降落冰点。冷战时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威胁加强了除东欧外其他欧洲国家与美国的亲密度。但是在冷战结束后,威胁消失,欧洲(主要是欧盟成员国)与美国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欧洲更需要有自己的声音,因此某些欧洲国家在九一一事件、伊拉克问题、以巴冲突等方面与美国产生了不同意见,甚至有较大的分歧,但是其根深柢固的盟友关系还将保持不变。英国却在上述事件中更加靠拢美国,与美国结成极为坚定的同盟关系,但也遭人取笑这个美国原属的殖民主几乎反倒成了美国的附庸。西班牙、波兰等在美伊第二次战争时对美国的强力支持,使得美国称赞这些国家为新欧洲,但随著恐怖份子对西班牙发动攻击,西班牙已退出她与美国间的盟约,从伊拉克撤军。
欧洲与中东:地理上,欧洲与中东是紧邻,历史上,欧洲与中东的关系一向紧张,基本上是由于两者在宗教理念上的根本不同:欧洲大部分国家以基督教为主要信仰,而中东阿拉伯国家多以回教为国教。中东多个地区曾经在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英国和法国的委任统治地。欧洲帝国主义统治者在区内制造民族矛盾,导致今时今日中东地区的政治动荡。横跨欧洲与小亚细亚的回教国家土耳其本身与传统欧洲各国的关系就非常微妙,她既终结了拜占庭帝国,现在又极渴望加入欧盟。另外,欧洲各国对于阿拉伯世界遭到美国的控制与攻击产生同情,因为欧洲亦希望得到阿拉伯国家所拥有的石油资源。二次大战纳綷德国虽曾屠杀犹太人,但仍有许多视阿拉伯人为宿敌的犹太人居在欧洲,并发挥影响力。
欧非:欧洲和北非的关系,跟她与中东的关系差不多,因为北非与欧洲隔地中海相望,而北非亦是回教国家地区。历史上,只有中世纪时期,阿拉伯帝国曾经统治过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南部。自欧洲殖民主义兴起,非洲各地成为欧洲的殖民地,法国在中非﹑西非和北非建立的法属西非洲殖民地,是非洲大陆当时最大的殖民地。欧洲殖民主义者在非洲争夺自然资源,情况直至1950年代开始非洲国家各民族的独立运动浪潮,多个国家纷纷独立,才有所改进。欧洲和非洲亦循著经贸的方向发展。
欧澳:跟美国一样,欧洲开发澳大利亚的初期亦以流放囚犯的作用。但由于欧洲和澳大利亚在地理上相距甚远,令到两者有著各位发展的空间,但在经济﹑文化和宗亲的联系上,澳大利亚和欧洲仍然有著很紧密的联系。
政治方面:土耳其,哈萨克等国为欧安组织成员国,塞浦路斯则为欧盟成员国。前苏联时期,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曾属于过欧洲国家,解体后归于亚洲。
体育方面:这些国家全部加入了欧足联。
军事方面:土耳其加入了北约,并加入其导弹防御系统,哈萨克和阿塞拜疆加入了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并加入其防空一体化。
按照各国综合实力可分为三类(左图示意):
第一梯队:深蓝色标识的国家,这些国家都有很强的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他们是:
俄罗斯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
第二梯队:浅蓝色标识的国家,这些国家有着较强的国力和地区影响力,经济较为发达或中等发达,军事方面也有着一定影响力,他们是:
西班牙,荷兰,丹麦,瑞士,挪威,瑞典,芬兰,波兰,比利时,乌克兰,葡萄牙,希腊,爱尔兰。
第三梯队:泛绿色标识的国家,这些国家大多为地区性小国,即便有些国家人均生活水准超过第一,第二梯队国家,但是按综合水平均不如前列国家,制约他们的可能会是狭小的领土或者其他,他们是:
马其顿,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黑山,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科索沃(未获得国际普遍承认),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摩尔多瓦,奥地利。
世界上最出名的足球五大联赛都在欧洲。
英镑,英国法定货币。
瑞士法郎,瑞士法定货币。
挪威克朗,挪威法定货币。
自十七世纪以来,欧洲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十九世纪,欧洲爆发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欧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中心。但经历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欧洲逐渐衰落。欧洲推动人类历史进程贡献巨大。现代文明的一切均是由欧洲人奠定。欧洲经济发展水平居各大洲之首,工业、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金融保险等在世界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在科学技术的若干领域内也处于世界较领先地位。
欧洲联盟(英文:European Union;法文:Union européenne),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 (European Co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其实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
英语:国际通用语言,欧洲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居民会英语
。
印欧语系:属此语系的居民占全洲总人口的95%,包括斯拉夫、日耳曼、拉丁、阿尔巴尼亚、希腊、凯尔特语族的民族。
突厥语系:分布于南欧与东欧,包括土耳其、哈萨克、阿塞拜疆、鞑靼等民族。
乌拉尔语系:芬兰语族和乌戈尔语族。
法语:法国及其附近的国家[2]
官方语言有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捷克语、克罗地亚语、希腊语、拉丁语、波兰语、荷兰语、拉脱维亚语、爱沙尼亚语、丹麦语、瑞典语、芬兰语、爱尔兰语、挪威语、保加利亚语、罗马尼亚语、匈牙利语、斯洛文尼亚语、立陶宛语、马耳他语等23种语言。欧洲是世界上语言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其中90%以上语言都是以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为基础构成的。
欧洲居民中的99%属欧罗巴人种(白种人),是种族构成比较单一的洲。东欧还分布有白黄混血的哈萨克人(突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