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是蜥蜴的1种,又称守宫。西南地区称"四脚蛇"、"巴壁虎",在粤西地区叫"勾镰蛇",因其身体像粤西人常用来割稻、割草用的镰刀(俗称"勾镰");在潮汕地区称"钱龙",因为传说钱龙叫7声家主人就要发财了,不过实际上应写作"檐龙",因潮汕话"檐"与"钱"同音所以常遭误解。体背腹扁平,身上排列着粒鳞或杂有疣鳞。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皮肤褶襞,密布腺毛,有粘附能力,可在墙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
壁虎是蜥蜴的1种,又称守宫。西南地区称"四脚蛇"、"巴壁虎",在粤西地区叫"勾镰蛇",因其身体像粤西人常用来割稻、割草用的镰刀(俗称"勾镰");在潮汕地区称"钱龙",因为传说钱龙叫7声家主人就要发财了,不过实际上应写作"檐龙",因潮汕话"檐"与"钱"同音所以常遭误解。体背腹扁平,身上排列着粒鳞或杂有疣鳞。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皮肤褶襞,密布腺毛,有粘附能力,可在墙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其中壁虎属约20种,中国产8种,常见的有多疣壁虎、无蹼壁虎、蹼趾壁虎。在温暖的地区、丛林、沙漠都有分布,以至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地区的各家各户有檐篷小洞的地方都可以发现其踪迹,但由于壁虎是季节性动物,温度于摄氏11度或以下的环境下仍然活动的话就会死去,所以一般在亚热带地区生活的壁虎,每逢冬季就会躲起来冬眠,故此壁虎比较少见于温带和寒带等寒冷地区。
中文名称
壁虎
亚 目
蜥蜴亚目 Lacertilia
英文名称
Wall lizard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别 称
守宫、爬壁虎、爬墙虎、四脚蛇、巴壁虎、蝎虎、天龙、檐蛇、檐龙
界
动物界
目
有鳞目 Squamata
拉丁学名
Gekko japonicus Dumeril et Bibron
纲
爬行纲 Reptilia
「释名」壁宫(苏恭)、壁虎(时珍)、 弘景曰∶ 蜓喜缘篱壁间。以朱饲之,满三斤杀,干末以涂女人身,有交接事便脱,不 尔如赤志,故名守宫。而蜥蜴亦名守宫,殊难分别。按∶东方朔云∶若非守 恭曰∶ 蜓又名蝎虎,以其常在屋壁,故名守宫,亦名壁宫。饲朱点妇人,谬说也。
时珍曰∶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春秋考异邮》云∶守宫食虿,土胜水也。点 臂之说,《淮南万毕术》、张华《博物志》、彭乘《墨客挥犀》,皆有其法,大抵不真。恐别有 术,今不 在泽中者谓之蜥蜴,楚人谓之蝾螈。
「集解」 时珍曰∶守宫,处处人家墙壁有之。状如蛇医,而灰黑色,扁长官颈,细鳞四足,长者 六、
「附录」十二时虫 时珍曰∶十二时虫,一名避役,出容州、交州诸处,生人家篱壁、树木间,守宫之类也。
大小如指,状同守宫,而脑上连背有肉鬣如冠帻,长颈长足,身青色,大者长尺许,尾与身 等,啮人不可疗。《岭南异物志》言∶其首随十二时变色,见者主有喜庆。《博物志》言∶在 阴多缃绿,日中变易。或青或绿,或丹或黄,或红或赤。《北户录》言不能变十二色,但黄、 褐、青 故得易名 及点臂成志者,恐是此物。若寻常守宫,既不堪点臂,亦未有螫人至死者也。
「气味」咸,寒,有小毒。
「主治」中风瘫痪,手足不举,或历节风痛,及风 惊痫,小儿疳痢,血积 瘰,疗蝎螫(时珍)。
「发明」 时珍曰∶守宫,旧附见于石龙下,云不入药用。近时方术多用之。杨仁斋言∶惊痫皆心 血不足,其血与心血相类,故治惊痫。取其血以补心。其说近似 蝎虿乃治风要药。故守宫所治风 治血病疮疡。守宫祛风,石龙利水,功用自别,不可不知。
「附方」新十四。
小儿脐风∶用壁虎后半截焙为末,男用女乳,女用男乳,调匀,入稀鸡矢少许,掺舌根 及牙关。仍以手蘸摩儿,取汗出,甚妙。(笔峰《杂兴方》)
(剪去四足,连血研烂),入珍珠、麝香、龙脑香各一字,研匀,以薄荷汤调服。仍先或吐 或下去痰涎,而后 小儿撮口∶用朱砂末安小瓶内,捕活蝎虎一个入瓶中,食砂末月余,待体赤,阴干为末。
每 薄荷汤服三、四分。(方广《附余》)
末少许,薄荷汤调服。继服二陈汤,神效。(《仁斋直指》)瘫痪走痛∶用蝎虎(即 蜓)一 枚 (炙黄),陈皮五分,罂粟壳(蜜炒)一钱,甘草、乳香、没药各二钱半,为末。每服 水煎服。(《医学正传》)
包,煨研),地龙五条(生研),草乌头三枚(生研),木香五钱,乳香末二钱 龙脑五分,合研成膏。入酒糊捣,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乳香酒服三十丸,取效。(《总 录》)破伤中风∶身如角弓反张,筋急口噤者,用守宫丸治之。守宫(炙干去足)七枚,天 南 星(酒浸三日晒干)一两,腻粉半钱,为末,以薄面糊丸绿豆大。每以七丸,酒灌下,少顷 汗 出得解,更与一服,再汗即瘥。或加白附子一两,以蜜丸。(《 用东行蝎虎一条(焙干),大蚕砂五升(水淘炒)。各为末,以小麦面四升,拌作络索,曝干 研 末。每服一二合,煎柏叶汤下,日三服,取效。( 研。每日服半分,酒服。(《 作饼 瘦、下痢,证候全备,及无辜疳毒,如邪病者。用干雄蝎虎一个(微炙),蜗牛壳、兰香根、 靛花、雄黄、麝香各一分,龙脑半分,各研为末,米醋煮糊丸黍米大。每脂麻汤下十丸,日 二服,取效。(《奇效良方》)
每以一星敷上即止,神效。(《青囊》)反胃膈气∶地塘虫(即壁虎也)七个(砂锅炒焦),木 香、 人参、朱砂各一钱半,乳香一钱。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七丸,木香汤下,早晚各一服。
《
粪
「主治」 烂赤眼(时珍)。
「附方」 新一。
胎赤烂眼昏暗∶用蝎虎数枚,以罐盛黄土按实,入蝎虎在内,勿令损伤。以纸封口,穿 数孔出气。候有粪数粒,去粪上一点黑者,只取一头白者,唾津研成膏,涂眼睫周回,不得 揩拭。来早以温浆水洗三次,甚效。(《圣济总录》)
中文别名:天龙、守宫、檐蛇、檐蛇、盐蛇或四脚蛇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爬行纲(Reptilia)
亚纲:双孔亚纲(Diapsida) 、鳞龙次亚纲(Lepidosauria)
目:有鳞目(Squamata) 或为蜥蜴目(Lacertiformes)
亚目:蜥蜴亚目(Lacertilia)
科:壁虎科(Gekkonidae Gray, 1825)
属:壁虎属(Gekko)
种:壁虎
分布:盛产于全世界各温暖地区,至少有些种类即见于每一洲
其身体的颜色和垂直型瞳孔于此习性适应,瞳孔收缩时形成四个小孔。一次产1-2个卵,卵壳脆弱。有些新西兰的种为卵胎生。壁虎的脚趾有将近10亿枝的微小特殊细毛。有些细毛很靠近平面,使壁虎吸附在物体表面,不掉下来[1]。它们在地球上生活了超过五千万年,并且遍布全球。因为它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很多环境下生存,如沙漠和热带地区。在这些地方壁虎呈现出物种的多样性。
和壁虎比起来,蜘蛛侠算什么!要知道,游墙功乃是壁虎家族的祖传神功。即使在光溜溜的玻璃墙上,它们照样可以漫步或者静静地等着飞虫路过。而壁虎这一神功的练就主要归功于它的脚!壁虎的每个脚趾下面都有一排排“衬垫”,每个“衬垫”上有成千上万的刚毛,每根刚毛的顶端又分散几百个毛茸茸的“小刷子”。这些“小刷子”形成了非常大的吸附力,使得壁虎每走一步,就像把脚像贴纸一样从墙上撕下来,然后黏到别处。——放心了,粘性甚强的壁虎之脚并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如果把壁虎脚上的力合起来,它能抓起133千克的重物![1]
壁虎的其他生理特征与蜥蜴类似,但是有一点不同,两耳之间什么也没有。我们可以从壁虎的一只耳眼看进去,直接通过另一只耳眼看到外面。壁虎的中枢神经系统位于脊髓中。
壁虎的断尾,是一种“自卫”。当它受到外力牵引或者遇到敌害时,尾部 肌肉就强烈地收缩,能使尾部断落。掉下来的一段,由于里面还有神经, 一些时候尚能跳动。这种现象,在动物学上叫做“自切”。
壁虎盛产于全世界各温暖地区,至少有些种类即见于每一洲。带斑壁虎(Coleonyx variegatus)为分布最广的北美种,可长至15公分;体浅粉红色至黄棕色,并带深色带斑和斑点。蛤蚧(Gekko gecko)则为最大的壁虎,长可达25~35公分(10~14吋);体灰色,杂有红色或乳白色斑点和条纹;原产东南亚,宠物店常有出售。
最大的壁虎——大壁虎。大壁虎是最大的一种壁虎,体长大约12—16厘米,尾长10—14厘米,体重50—100克。外貌与一般壁虎相似。体色变异较大,基色有黑色、黑褐色、灰褐色、深灰色、灰蓝色、绣灰色、青黑色、青蓝色等;头部、背部有黑色、褐色、深灰色、蓝褐色、青灰色等横条纹;躯体上散布有6—7行横行排列的白色、灰白色或灰色的斑点,和砖红色、紫灰色、棕灰色,密布桔黄色及蓝灰色小圆斑点,以及不规则的宽横斑。背部疣粒状的小鳞片之间还杂有均匀散布的粗大疣鳞。尾巴较圆而长,但长度不及体长,有6—7条白色环纹,基部较粗,容易折断,能再生,但再生的尾没有白色环。四肢不很发达,仅能爬行。指(趾)膨大,底部有单行褶皱皮瓣,能吸附墙壁。雄性后肢的股部腹面有一列鳞,具有圆形的股孔,叫做股窝,数目为14—22个,雌性没有或者不明显。
大壁虎栖息在山岩或荒野的岩石缝隙、石洞或树洞内,有时也在人们住宅的屋檐、墙壁附近活动。听力较强,但白天视力较差,怕强光刺激,瞳孔经常闭合成一条垂直的狭缝。夜间出来活动和觅食,瞳孔可以扩大4倍,视力增强,灵巧的舌还能伸出口外,偶尔舔掉眼睛表面上的灰尘。它的动作敏捷,爬行的时候头部离开地面,身体后部随着四肢左右交互地扭动前进,脚底的吸附能力很强,能在墙壁上爬行自如。原来认为它的脚下有吸盘,其实其趾端膨大的足垫并不是吸盘,而是在足垫和脚趾下的鳞上密布着上百万根一排一排的成束的同人类头发丝粗细的象绒毛一样微绒毛,被称为蜷曲脚趾,如同一只只弯形的小钩,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抓牢物体,可以在墙壁甚至玻璃上爬行,微绒毛顶端又分支出成千上万的刚毛,俗称细毛,属纳米级,可与墙壁,玻璃等内部微细的结构形成很强的作用力。
主要捕食蝗虫、蟑螂、土鳖、蜻蜓、蛾、蟋蟀等昆虫及幼虫,偶尔也吃其他蜥蜴和小鸟等,咬住东西往往不松嘴。它的尾巴易断,但能再生,这是由于尾椎骨中有一个光滑的关节面,把前后半个尾椎骨连接起来,这个地方的肌肉、皮肤、鳞片都比较薄而松懈,所以在尾巴受到攻击时就可以剧烈地摆动身体,通过尾部肌肉强有力的收缩,造成尾椎骨在关节面处发生断裂,以此来逃避敌害。由于尾巴是以糖原的形式而不是单纯以脂肪的形式贮存能量,而糖原比脂肪更容易释放能量,所以刚断下来的尾巴的神经和肌肉尚未死去,会在地上颤动,可以起到转移天敌视线的作用,因此在民间还流传着大壁虎的断尾巴会钻到人的耳朵里去的荒谬说法。断尾以后,自残面的伤口很快就会愈合,形成一个尾芽基,经过一段细胞分裂增长时期,然后转入形成鳞片的分化阶段,最后长出一条崭新的再生尾,但与原来的尾巴相比,显得短而粗。不过,大壁虎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断尾,因为断尾毕竟是它身体上所受的严重损伤,不仅失去了尾巴上储存的脂肪,而且还因此而失去了它在同类中的地位。尤其是在求偶时,尾巴完整的大壁虎对于失去尾巴的大壁虎有着极大的优势。大壁虎通常在3—11月份活动频繁,12月至翌年1月在岩石缝隙的深处冬眠。
大壁虎的繁殖期为5—8月,5月开始交配产卵,但以6—7月产卵最多。每次产2枚卵,白色,外面有革质鞘,比鸽子的卵略小,呈圆形,卵重5—7克,可以粘附在岩洞的墙壁或岩石面上,孵化期为35—45天,有时需要更长的时间。刚出壳的幼体的体长大约为8厘米。 世界上最小的壁虎一种名叫雅拉瓜壁虎的小动物,其体长只有1.6厘米,是2.3万种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中最小的。
侏儒壁虎是2006年在圭亚那中部地区发现的。因身材矮小,反应迟钝而得名,多生活在茂密的热带雨林地区,侏儒壁虎生活在亚马逊河热带雨林边缘地带是世界上最小的动物之一 。
侏儒壁虎身长只有0.6英寸(约1.5厘米),一般从头到脚长度只有2到4厘米,而且还是把尾巴算在内的情况下。这种濒于灭绝的动物生活在多米尼加侏儒壁虎共和国的贾拉古拉国家公园以及伊斯帕尼奥拉南部海岸的比塔岛也存在。
由于个头非常小,这种生活在巴西的物种常常受到雨水的困扰,哪怕是小小的水洼都足以使其溺毙。因此这种侏儒壁虎进化出皮肤防水的本领,这也使得它们遇到水洼时能够在水面行走。
侏儒壁虎并不是通过水面来逃生的,对它们而言,一个小水洼也好似宽阔的湖泊。由于它们的个头非常小,因此它们能在水面上漂浮,它们不会打破水的表面张力。西蒙所带领的拍摄团队是在巴西亚马逊河热带雨林边缘地带遇到这种世界上最小的动物之一的。
侏儒壁虎有防水皮肤,好像雨衣一般。西蒙表示,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假设,由于侏儒壁虎的个头非常小,它们必须进化出一种水上漂浮的本领,以防下雨时被淹死。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和英国伦敦国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宣称,现已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壁虎化石,其部分身体1亿年前琥珀中惊现最古老的壁虎化石永远完好地保存着,十分逼真地被包裹在1亿年前的琥珀之中。
这块琥珀挖掘于缅甸境内的胡冈谷地(Hukawng Valley),远古时期壁虎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热带雨林为壁虎提供了大量的攀爬机会。
人们更多地了解到壁虎在白垩纪时期如何与恐龙共同生活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刚出版不久的《动物学分类》杂志上。
该壁虎化石脚趾垫的足部薄层分析,这只壁虎很可能是一只体型不大的幼年壁虎,相对成年该远古壁虎物种而言,成年体可达到1英尺长度。现代壁虎的体长不会超过16英寸。尽管数百万年前的远古壁虎物种体型要比现代壁虎大一些,但是当前发现的琥珀中远古壁虎的体长却不足1英寸长。这项考古研究中发现了一种远古时期新物种壁虎,它现已灭绝消失,研究人员被其命名为“白垩纪壁虎”。
在9700万-11000万年前的低白垩纪时期,壁虎的尸体早已成为热带雨林中小型恐龙或其他掠食动物的可口美味。[3]
意大利科学家1971年在克罗地亚的小岛上放生了5对壁虎,30年后,科学家惊讶地发现,这些爬行动物完成了其它小岛的壁虎生物需要上百万年才能实现的基因变异。
在壁虎被引入到小岛后不久,克罗地亚便陷入连年炮火,实验因此中断。2004年,小岛重新对实验人员开放,这样,也才有了今日的惊天大发现。“我们一开始都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找到那些小家伙,也不知道引种是否成功。”实验设计者伊斯奇科教授告诉记者。在短短的几十年间,这些只有13厘米长的小家伙已经演化出全新的消化系统、更大的脑袋和更具攻击性的撕咬。1971年,科学家将5对成年意大利壁虎带到这个名为马库鲁的亚得里亚海小岛,现在其种群规模已达5000只以上,而且基因检验证明,它们就是那五对壁虎的后代。
最后他们找到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小壁虎们。
引进的壁虎消灭了岛上原有的蜥蜴物种。在肉食性消化系统的基础之上,它们演化出全新的草食性消化系统,如帮助纤维消化的盲肠瓣,以此适应岛上茂盛的植物环境。同时,这些壁虎的脑袋变得更大,撕咬也更加凶悍。而环境的变化也使得壁虎快速繁衍,并丧失了部分领土防御行为。
总而言之,这些壁虎在其生命周期的30世代之内,完成了其它生物上百万年才能完成的进化过程。
最终将引发争议的,可能是对这一现象的解释。达尔文的进化论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究竟是基因突变还是适者生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蒙特利尔大学的亨德利教授对记者说:“这也许是进化的一种,也许不是。我们唯一可以肯定地是,这些壁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下一步要讨论的,是这样的巨变究竟有怎样基因基础。”
近几年来,随着野生壁虎资源的逐步枯竭,人工规模化发展全国还没有起步,而壁虎的深加工产品开发不断深入,一方面是壁虎的用量不断加大,近年来从鲜壁虎中提取成分,制成抗肿瘤口服液,中药配方及中成药的研制开发,造成壁虎市场用量倍增,从80年市场年用量10吨左右,升为目前的20吨左右。另一方面却是野生壁虎的加速枯竭,导致壁虎的市场更加紧俏,壁虎市场价格已由原来的每公斤40多元上升至每公斤200多元,在有些药材市场上还有价无货。壁虎价格的暴涨更加刺激了野生壁虎的捕捉,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专家指出,发展壁虎养殖已成当务之急,适时发展壁虎养殖将获取丰厚回报。
如采取恒温养殖壁虎,管理得当母壁虎每周产卵一次,每次壁虎产卵两粒左右,如采取自然常温养殖壁虎,壁虎的产卵期可达三个月。如采取恒温养殖壁虎,母壁虎全年均可产蛋。年产卵可达40枚以上。壁虎生长快采食量小、生长迅速,刚孵化出来的小壁虎体长即达6厘米,适宜条件下3个月即可发育为成体壁虎,当年养殖壁虎,当年即可获利,一间15平方米左右的普通农房养殖壁虎,如采取恒温养殖壁虎可年产壁虎干品100公斤,轻松获利万元以上。如规模化养殖壁虎效益将更为可观。
壁虎养殖不需要太多的紫外线。壁虎一般也不需要使用日光灯来饲养,因为大多数壁虎都是夜行性动物。但也有人用日光灯来提供自然日夜环境,试想虽然它们不会在日间活动,但也可给它知道在日间是休息的时间。切记要提供山洞给壁虎躲藏,否则会给壁虎造成很大的压力。壁虎主要食物为昆虫(如蟋蟀、面包虫等),成体壁虎可给小老鼠以补充蛋白质。壁虎的饲养箱不用太高,因为壁虎不太喜欢向上爬,但最好还是用通风盖顶。壁虎一般都是从食物里吸取所需的水分,在饲养箱里放一个小小的水盆便可,壁虎会自动去喝水,也可轻微喷水在饲养箱的墙壁上。每天轻微喷一次水在壁虎饲养箱内来保持湿度,可防止湿度不够而造成壁虎脱皮困难。山洞内放草苔也可增加湿度。
眼部感染
眼部感染是常见的豹纹疾病,症状包括:眼肿胀、眼睛流水、浑浊、睁开无力。眼部感染可能是由于沙尘进入眼睛或者是擦到硬物等原因而致;眼部感染比较难治,最好能够请兽医进行检查,或者再找另一个兽医!以下的方法你可以尝试,但不一定有用,因为你不清楚它眼睛感染的确切根源是什么。你可以用盐水将感染的眼睛冲洗干净;测量饲养箱的温度是否到位,它可能得了呼吸道感染,使得眼睛无力无法睁开;将守宫短时间暴露在阳光中,一直缺少自然光照可能使得体内缺少某种元素;少量注射抗生素药物;适当地给守宫补充维他命B-12,提高它的食欲和体能,对恢复会有帮助。
皮肤感染
皮肤感染通常由两个原因所致:1. 垫材过于潮湿。当垫材过湿时,守宫的腹部会一直处在湿润的状态,再加上会时常和垫材发生摩擦,腹部的皮肤容易擦伤并且受到细菌或者真菌的感染,症状表现为在腹部出现棕色或黑色的斑点。2. 皮肤擦伤或者蜕皮不完全。脚趾部位因为垫材潮湿和老皮残留尤其容易被细菌感染,症状表现为皮肤红肿、腐烂、流浓。发现以上的症状,你可以尝试将守宫转移到干净的环境中;用餐巾作为垫材,将少量的聚维酮碘或者新芽袍素涂抹于患处,起到消炎的作用。
消化道疾病
排泄物的状态会因摄入食物的种类,饮水的多少会稍有变化。如果你观察到排泄物呈偏液体状、松散、甚至于含有血液或者排泄物呈绿色,其中含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那么你的守宫多半是得了腹泻。腹泻可能因小肠发炎或者是体内寄生虫等所致。发现腹泻后可以尝试停止给守宫喂食,观察情况。如果守宫仍旧表现出疲态,你可以尝试给守宫少量塞食生姜水。
如果你多次观察到守宫的排泄物呈松散的沙石状,而且你使用的或者最近使用过沙质(细小颗粒)的垫材,那么这很可能是因守宫啄食垫材而致。守宫啄食垫材多数是因为体内缺钙;可以给守宫服食一些钙粉以及维生素A,并且更换更为安全的垫材。
【别名】守宫、蝘蜒(《尔雅》),蠦缠(《方言》),蝎虎,壁宫(《唐本草》),辟宫子(《圣惠方》),地塘虫(《摘元方》),天龙(《饮片新参》),爬壁虎(《四川中药志》)。
【来源】守宫科动物无疣壁虎Gekko subpalmatus Gunther,以干
壁虎燥全体入药。夏秋捕捉,摔死或开水烫死,晒干或焙干。
为壁虎科动物无蹼壁虎或其他几种壁虎的全体。
其他尚有多疣壁虎,分布我国中部:无疣壁虎,分布我国东南一带;蹼趾壁虎,分布于两广。皆可入药。
夏、秋捕捉,可于夜间用灯光诱捕。捕得后用竹片贯穿头腹,将尾用绳固定于竹片上,然后用微火烤干。采集加工时,应注意勿使尾部脱落。
【性味归经】咸,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活络,散结。骨髓炎,淋巴结结核,肿瘤。定惊,解毒。治中风瘫痪,历节风痛,风痰惊痫,瘰疬,恶疮。
①《纲目》:治中风瘫痪,手足不举,或历节风痛,及风痉惊痫,小儿疳痢,血积成痞,厉风瘰疬;疗蝎螫。
②《四川中药志》:驱风,破血积包块,治肿痛。
【用法用量】炒研细粉,每服1.5~2.5克;或2.5~7.5克,水煎服。
【备注】(1)东北和华东地区产一种无蹼壁虎Gekko swinboana Gunther,亦同供药用。
【注意】《本草汇言》:病后血虚气弱,非关风痰风毒所感者,宜斟酌用之。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来源】为壁虎科动物无蹼壁虎(守宫)Gekko swinhonis Guenther或其他几种壁虎的全体或鲜品加工成的壁虎组织注射液。
形态
无蹼壁虎:全长约12厘米,体与尾几等长。头扁宽;吻斜扁,比眼径长;鼻孔近吻端;耳孔小,卵圆形;吻鳞达鼻孔,其直后方有3片较大的鳞。头、体的背面覆以细鳞,枕部有少数较大之圆鳞,躯干部圆鳞交错成12~14纵行;胸腹鳞较大,成覆瓦状;尾背面的鳞多少排列成环状,每隔9~10排为一排整齐而略大之鳞。尾腹面中央的1纵排鳞较宽。指、趾间无蹼迹;指、趾膨大,底部具有单行褶襞皮瓣;除第1指、趾外,末端均有小爪。尾基部较宽厚。体背灰棕色;躯干背面常有5~6条深宽纹;四肢及尾部有深色横纹。尾易断,能再生。
【分布】喜栖于墙壁间、屋檐下等隐僻处,夜间出没于天花板及墙壁上,鲜用或捕食蚊、蝇等昆虫。分布于华北、华东及西南一带。
【采制】夏、秋季捕捉,可于夜间用灯光诱捕。鲜用或捕得后用竹片贯穿头腹,尾用绳固定于竹片上,然后用微火烤干。采集加工时,应注意勿使尾部脱落。
【成分】含蛋白质、马蜂毒样的有毒物质及组织胺样物质。
【药理】①同属无疣壁虎体外试验表明,壁虎水溶液对人体肝癌细胞的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②本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F,已证明维生素F有一定的抗癌活性[12:547]。
用于治疗食道癌、肠癌、原发性肝癌、肺癌等。
⑴治疗原发性肝癌、肺癌:壁虎注射液,每支2ml,含生药2g。肌肉注射每次4~6ml,每日2次。共治肝癌48例,总有效率为54%;治肺癌27例,显效2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9%[11:103]。
⑵治疗食管癌:用壁虎50g(夏季用活壁虎10条),泽漆100g,锡块50g,用黄酒100ml浸泡5~7日,滤去药渣,制成壁虎酒。每日3次,口服,每次25~50ml。共治疗食管癌患者42例,治愈率为30.95%,总有效率为92.86%[16:1128]。每日用壁虎1条和米适量炒至焦黄,研成细粉,分2~3次以少量黄酒调服。治疗4例,临床症状均消失。钡餐造影复查,1例食道下段狭窄消失,但边缘仍欠整齐;1例食道下段狭窄较前为轻;1例见癌灶消失;1例食道中段仍然狭窄,但脱落细胞检查阴性。
古代,用其作成“守宫砂”,用于为女子试贞。其真假现在未知,但在当时确实起到一定作用。现在有人怀疑其准确性,认为其荒谬。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被利用来束缚女性,成为封建社会的枷锁。
取壁虎剔除肠杂,用2%氯胺浸洗3分钟后,在2~4℃下冷藏7昼夜,研成肉泥,加入蒸馏水(1:5~1:10),置室温下浸渍3~8小时,然后煮沸5分钟(急火),过滤后分装
壁虎小瓶,再煮沸消毒20分钟。溶液颜色澄黄,比重1.006,pH4.0,行皮下或肌肉注射。一般每一疗程为60~80毫升,约分30次注射完毕,先从0.3毫升开始,逐渐增加为0.5,0.7,1.0,1.5,2.0,2.5,3.0毫升,以加到患者恰能忍耐为度。一疗程完毕后,休息3周,可再继续第二个疗程,用量可自1毫升开始。18岁以上用成人量,小孩按年龄酌减。用药后患者睡眠可明显改善,食欲增加。此药用于骨折病人,能促进骨痂生长,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能减轻疼痛,其他如肺结核、淋巴结结核、皮肤病、眼病等也有一定疗效。临床常根据不同病症配合其他药物应用。
将壁虎焙干研末,装入胶囊。每天3次,每次3粒,用黄酒送服。已溃的可用壁虎干燥粉,掺于创口上,外以普通膏药贴敷。临床治疗4例(3例未溃,1例已溃),均获治愈。
附方
①治瘫痪,手足走痛不止(非痛勿用):御米壳(蜜炒)5克,陈皮25克,壁虎(炙黄)、乳香、没药、甘草各12.5克。上为末。每服15克,煎服。(《医学正传》如神救苦散)
②治历节风,疼痛不可忍:蛴螬(湿纸裹煨熟,研)三枚,壁虎(研)三枚,地龙(去泥,研)五条,乳香0.5克(研),草乌头三枚(生,去皮),木香25克,麝香(研)5克,虎脑(研)2.5克。上八味,将草乌头、木香捣罗为末,合研匀,为丸,如干入少酒煮面糊,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临卧乳香酒下。(《圣济总录》麝香丸)
③治破伤风,如角弓反张,筋脉拘急,口噤:辟宫子七枚(微炙),天南星50克(炮裂),腻粉50克,白附子50克(炮裂)。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研下七丸,以汗出为效,未汗再服。(《圣惠方》)
④治久年惊痫,心血不足:守宫50克,珍珠、麝香、片脑各一字(研细)。上将守宫一个,以铁钤钤定,剪去四足,连血细研,入珍珠、麝香、片脑各一字许,研细,薄荷汤调作一服。先须用夺命散,逐下痰涎,或用吐法,次服此药。(《奇效良方》守宫膏)
壁虎⑤治心虚惊痫:褐色壁虎一枚。连血研烂,入朱砂、麝香少许,薄荷汤调服。继服二陈汤。(《仁斋直指方》)
⑥治疠风:蝎虎一条(焙干),大蚕沙五升(筛净,水淘二遍,晒干),白面四斤或五斤,拌蚕沙为络索,晒干。上为末,每服一、二合,熬柏叶汤调服,食前,日三服。(《卫生宝鉴》祛风散)
⑦治瘰疬初起:壁虎一枚,焙研。每日服半分,酒服。(《青囊杂纂》)
⑧治痈疮大痛:壁虎焙干研末,油调敷之。(《医方摘要》)
⑨治反胃膈气:地塘虫七个(砂锅炒焦),木香、人参、朱砂各7.5克,乳香5克,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七丸,木香汤下,早晚各一服。(《摘元方》)
《纲目》:守宫,旧云不入药用,近时方术多用之。杨仁斋言,惊痫皆心血不足,其血与心血相类,故治惊痫,取其血以补心,其说近似而实不然。盖守宫食蝎虿,蝎虿乃治风要药,故守宫所治风痉、惊痫诸病,亦犹蜈、蝎之性能进经络也。且入血分,故又洽血病疮疡。守宫祛风,石龙利水,功用自别,不可不知。
自古以来,民间流传壁虎之尿甚毒,入眼则瞎,入耳则聋,滴到人身上就会引起溃烂,吃了壁虎爬过的东西便会中毒死亡。因此,古时将其列入「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之一。壁虎尿液如接触皮肤,需立即清洗,否则经皮肤吸收后,轻则皮下组织充血、水肿、出血、坏死和肌层中性白细胞浸润;重则损伤脑筋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的严重不良性改变,呼吸麻痹,最后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捕捉时不可不慎。这个是传说来的。
过去古人把壁虎叫守宫, 说“守宫极淫,喜水,每遇水辙交。其精剧毒,人食之化为脓水”。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就有记载这样的故事,说是夏天,一家的女人晚上给自己的两个孩子洗澡,旁边桌子上有白天喝剩的茶水,孩子口渴,就拿给他们喝了。谁知道一会的时间孩子就不见了,盆里的水变成又浑又腥的。 所以自古隔夜茶都不许喝的,怕晚上有壁虎在水边交配,壁虎的精液落入水中有剧毒。
现在我们都知道这是瞎说了, 壁虎是一种爬行动物,除了有些品种是带毒的以外,大多数都没有毒。